李敏敏
開展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現階段的高中音樂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然而,我國現有的高中音樂鑒賞課還存在許多問題,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的有效性,成為音樂教師首要思考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但是,音樂鑒賞課程改革的推進比較緩慢,如何才能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效率,成為高中音樂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教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提高我國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有效性:第一,高中音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策略,積極采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第二,高中音樂教師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音樂鑒賞能力。
一、改變傳統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有效性
1.明確教學目標,進行有效備課
在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不能在課堂上照搬教材內容,而是要對教材進行有效分析,了解作曲人的生活年代、作者創作時的生活背景和現狀,明白作者在歌曲中想要表達的內容和體現的情懷。另外,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首音樂作品的內涵,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反復聆聽每一段音樂,并要求學生記錄好自己對音樂的感悟。因為只有明白了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教師才能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上講解得更加生動有趣,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引發學生思考。
2.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進行有效互動
課堂教學活動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因為師生的互相溝通、交流是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的重要板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進行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學習。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溝通,才能促使音樂品鑒行為在教師和學生的互相交流中開展,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的有效性。
3.多元化教學,增加教學的豐富性
想要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形成多元化教學。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集聲音、視頻于一體的優勢,完整地體現音樂表現形式和音色的剪裁,讓音樂變得更加立體和鮮活,有效豐富教學內容,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情感體驗。
二、案例分析
高一年級音樂鑒賞《草原小姐妹》之《草原放牧》是一篇感情濃烈的琵琶協奏曲,這首作品是作者為了嘗試琵琶作為主奏,與西洋管弦樂隊結合所創作的。它是一首表現社會主義革命、以現實主義為題材的歌曲,作品根據蒙古族少年龍梅和玉榮冒著暴風雪保護公社羊群的真實事件創作的,表現出她們舍己為人、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在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播放音樂的同時,運用多媒體投放蒙古草原的圖片,并向學生介紹草原的風情和文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另外,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當時草原風貌的紀錄短片,配上《草原放牧》這首協奏曲,讓學生從音樂的速度、節奏、旋律以及音色的力度等方面去感受,讓學生體會音樂中那對草原小姐妹對草原的熱愛。
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一些與鑒賞音樂相關的問題,考查學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課堂所學內容。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教師不能用“對”或“錯”進行總結性評價,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回答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等綜合因素,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同時,在評價學生觀點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有效性,教師必須有效設計音樂鑒賞課的教學步驟,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高中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