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仔
摘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攻克應用題教學意義重大。本文探討了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不僅占有較大比重,而且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難點,它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考查小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訓練小學生解答應用題,有助于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和意義。但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教師費時費力教,學生學習效果甚微的情況。因此,改革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勢在必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幾點經驗,以期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教會小學生如何審題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是教師教學的重點。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弱,不愿意閱讀文字型的題目,所以在解答應用題時,不能抓住題目的重點,導致答題失誤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審題能力,提高小學生的答題效率。如在解答“小紅和妹妹在農場幫忙摘蘋果,妹妹一共摘了五筐蘋果,小紅一共摘了三筐蘋果,請問他們一共摘了幾筐蘋果?”這道應用題時,學生一看題目就能算出答案,但如果教師增加一點難度,把題目改編成“兩個孩子在農場幫忙摘蘋果,妹妹摘了五筐蘋果,小紅比妹妹少摘了兩筐蘋果,兩個人一共摘了幾筐蘋果?”這時,小學生要想解答這道應用題,就必須認真讀題,避免混淆已知條件,才不會因為看到兩個數字就慣性相加,而導致答題錯誤。
二、提高小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尚不夠完善,在解題時喜歡套用教師給出的公式,當遇到教師講解過的題目,學生就會做,一旦題目稍加變化,就不會答題了。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方式就會受到限制。新課程改革要求:“在解題時,學生要以不變應萬變,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學習知識,不是為了解決一道題目,而是要在遇到各種題型變化的時候能夠自如解答,找到解題的最佳方案。因此,在設置應用題時,小學數學教師應注意變換提問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如對于“桶里有20個綠色的球,25個黃色的球,綠色的比黃色的球多幾個?”這道應用題時,教師可以變換題目的提問方式,如“桶里有20個綠色的球,25個黃色的球,綠色的比黃色的球少百分之幾?”或者“桶里有20個綠色的球,25個黃色的球,黃色的球比綠色的球多百分之幾?”教師變換提問方式,能夠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發現數學應用的價值。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傳統的小學數學應用題基本都是簡單的文字描述,比較枯燥乏味。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被引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使乏味的數學知識靈活化和生動化,有效提高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效率。如教師可以播放游樂場的視頻,然后列舉如下條件:“學校組織900名師生一起去游樂場,每輛校車可以乘坐48人,游樂場的門票價格是30元/人,二年級有90人。”讓學生根據以上條件自己編寫應用題。這樣一來,枯燥的數學條件知識就變得生動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四、重視教學過程的反思
數學課堂是數學知識教學的載體,也是最基本的知識傳授方式,但完成一堂課并不表示數學知識教學的結束,完整的數學教學過程還應包括后期的數學課堂反思。教師反思教學過程,能讓教師總結自己在課堂上的教學表現,并及時予以完善;學生的學習反思,能讓學生總結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收獲了哪些知識,還存在什么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
五、結語
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的思維能力影響了學生解答和分析應用題的能力,所以教師要不遺余力地幫助學生,從審題開始,不斷提高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教學形式。
參考文獻:
[1]畢德美.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3,(93).
[2]周吉瑜.也談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