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
摘 要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本文分別從鐵路企業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指明堅持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對于破解鐵路改革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實現鐵路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鐵路發展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在中國革命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對于破解鐵路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實現鐵路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促進鐵路發展必須堅持實事求是
鐵路企業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和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其改革發展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圍繞建立現代物流企業這一改革目標,鐵路企業應立足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宏觀背景、立足于深化國企改革的政策方向、立足于運輸市場激烈的競爭形式、立足于鐵路行業特性的具體實際,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進行積極探索和大膽實踐。
鐵路企業應以“是否有利于國有資產增產保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作為檢驗鐵路改革成效的標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的步伐,努力走好新時期鐵路長征路。鐵路企業改革發展應該避免“跨步走”,鐵路企業雖然設定了建立現代物流企業的改革目標,但在實踐的過程中應結合鐵路的實際狀況設定一個個小目標,實現循序發展、逐步跨越,避免目標設定和具體實踐脫節,防止出現“還不會走就要跑”的問題;鐵路企業改革發展應避免“一刀切”,鐵路總公司下屬有十八個鐵路局,各局的具體情況各有不同,因此制定鐵路改革發展的措施和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各鐵路局的具體情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下放一定的改革自主權,避免管得過嚴過細、出現措施“水土不服”的現象;鐵路企業改革發展應避免“形式化”,鐵路總公司的頂層設計往往立意是好的,但有些措施和辦法在執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出臺的相關文件傳達到基層后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因此應加強對鐵路企業執行力的監督和管理,真正做到上傳下達、令行禁止。
二、促進鐵路發展必須堅持群眾路線
鐵路作為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與人民群眾接觸最廣泛、聯系最密切的大眾化交通運輸工具,擁有其他交通工具無法替代的社會功能和地位,鐵路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直接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鐵路企業具有優良的傳統和較強的政治優勢,在堅持群眾路線、重視群眾工作方面總體是好的。鐵路企業應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走群眾路線應以服務人民為宗旨,鐵路企業應明確“服務是鐵路本質屬性”的基本定位,牢固樹立“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理念,自覺踐行 “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走群眾路線應以人民需求為導向,鐵路企業應通過調研、訪談、意見征集等方式和手段,對外摸清旅客和貨主的需求,對內摸清干部和職工的需求,以廣大旅客和貨主的需求作為鐵路企業改進產品服務的指向標,以廣大干部和職工的需求作為鐵路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的引路燈;走群眾路線應以人民滿意為標準,鐵路企業應把人民的利益始終放在第一位,將“讓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判鐵路企業改革發展成效的根本標準,并將其作為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努力得到人民的普遍認可。
三、促進鐵路發展必須堅持獨立自主
建國初期中國的鐵路運營里程僅為2.2萬公里,1978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增加到5.2萬公里,至2016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4 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國高鐵已經成功走出國門,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名牌。高鐵“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要想解決鐵路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必須堅持獨立自主。
堅持獨立自主,并不是要鐵路企業 “閉門造車”,而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的調動鐵路各級組織主觀能動性,破解鐵路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要堅持獨立自主,鐵路企業應注重自我轉變,真真正正地實現變“鐵老大”為“店小二”,變“等市場”為“找市場”,以市場作為鐵路經營發展的風向標,以旅客和貨主的需求作為鐵路發展的指南針;要堅持獨立自主,鐵路企業應注重自我激勵,針對鐵路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廣泛地匯集民意,集中民智,充分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廣大鐵路干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轉化為推動鐵路改革發展的動力;要堅持獨立自主,鐵路企業應注重自我創新;將創新作為引領鐵路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大力推進在安全、運輸、管理、建設、技術等方面的創新,在創新中破解鐵路發展的問題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