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超
摘 要 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過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啟迪思想、啟發覺悟,提高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為實現當前和長遠的發展目標而奮斗。以人為本,將心比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
關鍵詞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2
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原則。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在某些領域的尷尬處境,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打鐵還需自身硬,要讓廣大干部職工、人民群眾看到我們的作用和價值,不再對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人員持有偏見,進而對我們重拾信心,才是走出困境的最好辦法,而以人為本正是我們的制勝法寶。
一、以人為本,強化政工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政工隊伍是完成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亦是我們許多單位政工部門的當務之急。以人為本思想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工作方法,更要將其靈魂注入到政工隊伍自身的建設之中。
(一)加強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1.完善管理機制。對政工人事制度進行改革探索,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已較為成熟的選拔政策,積極探索建立政工干部選拔任用新機制。在保持干部隊伍穩定的同時,優先提拔和任用有經驗的優秀政工干部。
2.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建立健全責任明確、符合實際的政工干部崗位職責規范,落實崗位責任制,探索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從而科學、準確、全面的評價政工干部的現實表現、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并將此作為獎懲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激勵政工干部奮發有為,不斷進取。
3.明確崗位職能。如何設定崗位職能更加合理呢?舉個例子,哲學是其他所有科學的“科學”,對其他科學具有指導意義。思想政治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系如同哲學與其他科學的關系一樣,所以應區別于其他工作,重新設定一個評價體系。筆者認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職能包括:(1)導向職能。用黨的政治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來引導、啟發廣大干部職工,激發起他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幫助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自覺規范履職行為和生產生活行為。(2)調節職能。用廣大干部職工易于接受的方式,對他們的情緒進行有效疏導,協調處理好內部人際關系,及時化解矛盾,實現內部關系和諧。(3)凝聚職能。我黨歷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的科學論斷,政工人員要做好這條生命線的建設者、維系者、守護者,發揮好深入群眾、團結協作、凝聚人心的作用。
(二)加強政工干部教育培訓
1.關心交心,保持政工隊伍穩定性。要通過單獨談心、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全面了解政工干部的思想動態。領導要帶頭加強對政工干部的關懷,和他們成為知心朋友,改“居高臨下”的訓導為“促膝而談”的交流,充分體現對政工干部的尊重;同時必須把他們福利待遇不打折扣的落到實處,真正做到對政工干部思想上關心、工作上支持、學習上引導、生活上照顧,讓政工干部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2.強化自身認知,自主提升能力。除了通過培訓增強政工干部業務能力外,組織上還要通過教育引導,增強他們的崗位榮譽感和使命感,改灌輸式學習為自發式求知,同時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知識獲取渠道,探索建立以日常培訓為主,主流媒體、考察調研、掛職鍛煉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立體化教育模式,根據崗位需要,自主提升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
3.重視德行,德才兼備。在培養選拔政工干部時,除了業務能力,更要注重對其道德品質的考察和責任感、使命感的塑造。政工干部不只是黨和國家政策的宣講者,更是黨和國家對全體干部職工關懷的傳播者。通過選拔培養具備較高道德品質的政工干部走上工作崗位,在工作中傳播正能量,進一步提升政工干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讓大家從內心理解、接受、支持我們的工作。
二、將心比心,積極開展工作
(一)善于溝通,以情感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心靈間的溝通,情感間的交融。我們要以滿腔熱情去溫暖人心,贏得信任,因此溝通是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古語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善于溝通的政工干部,懂得溝通的目的在“和”而非“同”。
溝通中,要做到與工作對象交心,用心傾聽,換位思考,讓群眾感受到我們的真心。同時,保證溝通渠道暢通,可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的優勢,使其成為上情下達和下情反饋的傳送帶和潤滑劑,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單位整體的工作效率,還能為工作對象解決實際問題,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好感。切忌在溝通中高高在上,站在工作對象的對立面,不講方式方法,簡單應付,這樣不但會使我們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還有可能產生負面效果。
(二)做好宣傳,以理服人
新時期宣傳工作要以人為本、務求實效。筆者認為宣傳工作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改善:
一是將注意力由宣傳主體向受眾轉移。傳統的宣傳工作從政府主體出發,政工干部往往想的是“我要說什么”;而現在則需要更加關注受眾的感受,把黨和政府的指示精神和群眾對信息的需求結合起來,既清楚自己“該說什么”,更清楚群眾“想聽什么”。二是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傳統的宣傳工作是“我說你聽”,缺少溝通和反饋渠道,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在工作中探索“發布-溝通-反饋”模式,提高互動性,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受眾感受,及時調整工作策略。三是把握好直接與間接的關系。工作中必須直截了當的闡明立場,指出對錯;同時以講故事等溝通方式和技巧來傳達觀點, 避免簡單說教和過度宣傳的負面效果。
所以,做好新時期黨的宣傳工作,要以理服人,用科學有效的宣傳方法讓大家從心底里接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發揮好群眾在宣傳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宣傳引導和自我教育并重,讓黨的形象在人民群眾當中有口皆碑。
(三)按規定辦事,不當“老好人”
工作中難免遇到群眾的誤解,甚至各種不和諧的聲音,作為政工干部,對不正之風和錯誤言行,要敢于批評和抵制,決不能聽之任之當“老好人”。我們這里說的“老好人”,看起來寬厚誠實、與人為善,實則棄原則而保情面、忘公益而保私利,犧牲黨和人民的利益只為成全自己。
筆者認為“老好人”現象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干部自身看,少數人放松了自我要求、喪失了遠大理想、忘卻了自己的初衷,工作中瞻前顧后、生怕得罪人,說到底是利己主義思想作怪。從干部選拔看,時下很多地方過分推崇民主測評這種以票取人的方式,將堅持原則的正直干部擋在門外,讓八面玲瓏的“老好人”有機可乘。從干部管理看,考核考察的標準單一和獎懲機制的不科學、執行不到位,使講原則的干部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老好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批判。
從根本上解決“老好人”問題,應遵循《黨章》等法規制度。一是廣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講清“老好人”的危害性,勉勵政工干部加強自身黨性修養提升,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二是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干部選拔體系,針對某些容易“得罪人”的崗位,除民主測評外,將業務成績等硬性指標增加考核權重,避免敢說敢干的干部所取得的成績被民主測評“一票否決”;三是完善干部管理制度,考核干部不僅要看人緣,更要看業績,看水平。那些好評一片但實績全無的干部,要堅決批判,樹立有為才有位,“老好人”不吃香的正確指導方向。
加強政工隊伍建設是做好政工工作的有力保障,而做好政工工作又對政工隊伍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二者互為表里,并最終統一于以人為本。讓我們秉持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精神,腳踏實地,用“心”做好政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