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目前正處在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關鍵時期,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對我國快速推進新農村建設。而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就是提高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農業機械化。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規模化經營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保證農機化事業健康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我們必須要時刻繃緊農業機械安全生產這根弦,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
關鍵詞 農機 監管 安全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一、當前農機監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農機手安全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
目前,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不斷加快,留在農村務農的人員,往往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農業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又加上鄉村經濟條件相對落后,農機駕駛員違章載人的現象較為突出,廣大機手文化技術水平較低,安全意識較差, 違法載人,無牌行駛,無證駕駛,脫離車檢等違法行為嚴重,造成農機安全事故的隱患增加。給農機生產造成了極重的安全隱患,使農機安全監管工作壓力日益彰顯。
(二)農機監理工作任務重、難度大
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當前存在點多、線長、面廣,工作量大等問題。農用車分布在廣袤的農村,有些地方交通條件差,安全隱患很多。目前廣大農村鄉村道路路面窄,路況差,缺少道路警示標志,道路上無公安交警人員一線管理,農機安全監理人員,因沒有農機執法統一標志,降低了農機執法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很難針對農機作業的特點進行重點防范,重大農機事故隱患將再度加重。
(三)各級政府對農機監理工作重視不夠
一些地方政府重視不夠,沒有把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沒有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沒有對農機安全生產給予相應的投入。致使監理人力裝備差,辦公手段落后,效率低。給農村的農機安全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直接制約著農機監理工作的開展。
(四)安全監管執法力度不強。
由于主客觀原因,農機監管部門在實際安全執法工作中,經常出現政策多變、機構不穩定和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這些現象,使農機監理工作困難重重,嚴重制約著農機監理工作的正常開展,也必然會導致農機安全監管執法力度不強。而部分農機安全監管人員法律意識不強,業務能力不高,思想傳統守舊,也大大影響了監管職能的正常履行。
二、做好農機安全監管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要抓好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農機監理部門要本著“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目的,根據工作實際,采取多種措施對農機手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教育; 利用新聞媒體、發放宣傳材料,舉辦農機教育安全講座、播放農機安全知識錄像等方式,對機手、群眾進行農機安全教育。
(二)要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責任意識
隨著物質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廣大農民關注生命,保護人身安全的意識在不斷增強。所以,廣大安全監管人員樹立“以民為本,幫民解難,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服務意識,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生產一線,傾聽農民心聲,了解農民需要;同時要切實加強隱患排查,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切實加強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提高農機安全監管能力,努力推動農機安全快速發展。
(三)要抓好規章制度建設,增強法制意識
農機監理作為安全生產的執法機構,要依照國家和地方農機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對農業機械及其操作使用者進行嚴格、科學的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糾正違章,杜絕事故,使農機生產安全、有序進行。要全面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農機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四)要提高監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能力
農機監理人員是行使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的執法者,要做好農機監理工作,監理人員除要求具備一般文化知識之外,還應掌握一定的農機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文明監理,秉公執法.因此,農機監理人員必須采取多樣化方式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業務素質和綜合執法能力。
(五)要注重部門之間協調配合
農機監理部門一定要注重增強與其他部門的協調配合,這樣才能從各個方面進行農機安全管理,提高工作質量,有效地實施工作計劃。要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進行信息交換,從而形成部門協作、監管合力、齊抓共管的新局面 。
(六)聯系工作實際,嘗試各種監管模式。一是以“春耕備春”、“三夏”、“三秋”、冬季等農機作業季節繼續深入開展打擊農機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專項行動,與安檢、公安交管部門共同清理檢查無牌、無證、拖檢漏審、報廢拖拉機上路行駛和無證駕駛、違法載人等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對違規者進行面對面教育。二是開展“創平安農機,促安全生產”為主題的農機安全生產專項行動w。三是繼續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專項監督檢查指導工作,農機監理執法人員要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巡回檢查,確保各項農機安全生產制度得到落實。
總之,農機安全監管需要社會的共同參與,需要常抓長管,不能搞突擊監管,階段監管。這樣,才能形成長效機制,取得滿意效果,共創平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