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書芳
摘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有利于打造獨特的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競爭力。而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工作必須以科學合理的品牌定位為前提。本文認為許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必須基于“三國文化”“花木生態文化”“鈞瓷文化”“五湖四海水生態文化”等優勢文化資源;通過對許昌文化資源特色及精髓的提煉,認為許昌城市文化品牌應定位于“三國風”“鈞瓷韻”“和諧美”,并結合定位點繼承并新提出了品牌定位口號,希望為許昌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許昌;城市文化品牌;品牌定位
經濟是城市與外界進行交往的能力,而文化則是城市的靈魂。只有擁有內涵豐富的文化,才能使一座城市擁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和可持續發展動力。為了促進文化同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必須打造個性化的城市文化品牌。許昌有著濃厚文化資源的城市,近幾年越來越重視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分析許昌城市文化資源,明確許昌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點,對許昌開展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工作有著積極意義。
一、城市文化品牌的概念與內涵
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建設者在城市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對所屬城市的文化進行分析、提煉、整合出的最能代表該城市文化特色的核心概念,并通過推廣活動給社會公眾留下深刻印象,并取得廣泛認同。其中,城市文化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廣大市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共同創造的,是城市生活方式、生活習俗與生活環境的總和,包括人口規模、人口構成、城市建設、現代化程度、人文景觀、文化傳統、文化產品、生活方式、生活質量等內容。
城市文化是城市之魂。一個城市的文化是具有地域特點的,是獨特的,是難以被復制和移植的,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最值得向世界推薦的。城市品牌在建設過程中只有把文化融入品牌內涵,才能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否則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影響城市的辨識度和可持續發展。只有構建城市主題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才能使城市形象更具有個性,特色彰顯。
城市文化品牌以文化為核心,結合城市傳承的主流文化精神,梳理城市文脈,了解把握城市資源特色,提煉主流文化精髓作為城市品牌的核心,以城市特色文化為主線支撐城市品牌建設??梢哉f,城市文化品牌是一個城市的內涵和形象的綜合體,一個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城市文化品牌廣泛的影響力,強勁的吸引力,高度的認同感和普遍的贊譽度,以及由此帶來的強大競爭力。
二、許昌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基礎分析
(一)三國文化資源優勢
“抓一把就是傳說故事,踢一腳就是漢磚魏瓦”,這句順口溜在許昌盡人皆知,它道出了許昌古城文化的內涵。一代文豪郭沫先生曾有一句名言“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更是高度贊嘆許昌深厚的三國歷史文化沉淀。許昌市有大量的三國歷史文化資源,曹操曾在此創建了著名的建安文學,《三國演義》一書共有120回,其中有51回提到了許昌,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確認,目前許昌與三國文化有關的遺址遺跡共 45處,其中有重要價值的 32 處。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設系列三國文化產業項目,連片開發建成中國首家曹魏風情立體互動人文景區曹丞相府、以展示三國文化為主題的許扶運河文化公園、關羽在許昌的宅院春秋樓景區、關羽千里走單騎的灞陵橋景區,以及藏兵洞,漢魏許都故城遺址等景區,并積極推進占地總面積8.13平方公里的三國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其中三國文化產業園項目于2014年被評為國家文化部特色文化重點項目、河南省旅游局重點扶植項目、河南省A 類重點項目。此外,圍繞三國文化,許昌市政府傾力打造三國文化旅游周,目前已成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節會品牌。許昌三國文化不斷地得到傳承和發展,資源優勢日益突出。
(二)鈞瓷文化資源優勢
鈞瓷是中國四大名瓷之一,始于唐,盛于宋,產于許昌禹州市神垕鎮。 “鈞與玉比,鈞比玉美”、“黃金有價,鈞無價”,盛贊佳傳,被譽為國人瑰寶。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反復研究和實驗,在古鈞瓷工藝基礎上創出了眾多鈞瓷新品,“進窯一色,出窯萬彩”,其窯變藝術精妙絕倫,于2008年鈞瓷燒制技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所產名貴鈞瓷遠銷日本、美國、法國、英國等世界各地。窯廠以神垕鎮一帶最為集中和著名,禹州市境內有古鈞窯址147處,經專家認定不同朝代的窯爐就有260多座。其中,宋鈞官窯遺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昌市近幾年改建擴建了鈞官窯遺址博物館,建成集鈞瓷作品展示、鈞瓷制作體驗、文化旅游為一體的鈞瓷文化產業園區,成為旅游5A級景區。許昌政府聯合許昌高校專門成立了鈞瓷文化研究所,傳承和發展許昌鈞瓷文化。
(三)花木生態文化資源優勢
鄢陵花木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大型綜合植物栽培園,北宋時期鄢陵花木園是皇家園林宮廷用花專供基地。蘇軾、范仲淹、李白等文化名人,曾多次來鄢陵賞花,留下不少千古絕唱。近年來,花木生態建設已成為目前許昌最大的特色和亮點。許昌市政府大力實施林業生態建設,造林 156萬畝,綠化率達92.5%,林木覆蓋率達 30.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市區道路綠化普及率10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39.8%和34.7%。市政府每年組織參與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目前鄢陵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花木生產基地和銷售集散地。借助花木業的發展,開發建設了國家4A級景區——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3A級景區——花都溫泉度假區、10萬畝鄢陵名優花木生產科技園區等臘梅文化生態休閑景區,以及花都莊園、萬福農業生態休閑觀光文化園、花鄉農家樂、陽光生態旅游度假區等一大批生態文化旅游景區。此外,鄢陵引進綠色基地項目,是中原地區一流的鮮切花生產現代化溫室,對加快鮮切花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四)五湖四海水生態文明優勢
民生為要,治水為上。興水惠民,利在千秋。近年來,許昌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建設生態文明的號召,積極謀劃了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許昌全市域水系連通工程和5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三個項目,“以水為媒”讓城市動起來、活起來,促進人水和諧。榮獲了“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許昌生態文化水系連通工程也被列入全省重點支持的文化產業項目。
目前,三大水利重點項目已實施落實,解決了許昌歷來的“缺水之痛”,實現了“興水之夢”。如今的許昌,初步形成了“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的水系格局,已成為“河暢、湖清、水凈、岸綠、景美”的美麗新許昌,呈現出了“林水相依、水文共榮、城水互動、人水和諧”的景觀體系,許昌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和諧、水生態文明優勢凸顯。
三、許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分析與選擇
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是一個城市文化的高度提煉和集中體現,反映一個城市的特色和內涵,是該城市的靈魂所在。許昌三國文化、鈞瓷文化、花木生態文化、五湖四海水生態文明等是許昌的寶貴財富,許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必須依托這些優勢文化資源。據此,筆者認為許昌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應該提煉為:
總體定位:三國風、鈞瓷韻、和諧美。
具體定位:
(一)三國風:曹魏故都——智慧之旅
“三國風”是對許昌城市豐厚的三國文化資源的集中概括。中國擁有三國文化資源的城市除了許昌之外,還有荊州、涿州、襄樊、南陽等城市,但是,每個城市的三國資源都應該是有差異的,因此,進行三國文化定位就應該遵從差異性原則,以體現與其他城市的差異化性。目前,許昌應繼續把“曹魏故都——智慧之旅”作為定位口號,進一步落實三國文化建設,弘揚“三國風”。
許昌是漢獻帝舊都,也是魏國五都之一。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定都于許昌,后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世族軍閥袁紹后,逐漸統一了北中國??梢哉f,說三國,離不開漢魏;說漢魏,離不開許昌。所以,許昌三國文化定位于“曹魏故都”名副其實。
曹操是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雄踞許昌25年,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治軍理民、屯田積谷、廣攬人才、東征西討、克平群雄、抗擊吳蜀,為最終實現“三分歸一統”的皇圖霸業奠定了扎實基礎。此外,曹操還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使“建安文學”開始了中國文學史的新篇章,使許昌成為中國在“三國”時代的文化中心??梢哉f當時顯著的政績、富足的經濟、繁榮的文化無不與智慧息息相關。所以,許昌三國文化定位中提出“智慧之旅”正是充分挖掘了許昌三國文化的精髓,同時也能彰顯與其他城市的差異性。
(二)鈞瓷韻:神垕古鎮——體驗之旅
許昌的鈞瓷文化作為許昌深厚的核心文化之一,富有特色且無可替代。所以,“鈞瓷韻”是對許昌鈞瓷文化的集中概括。許昌應繼續以“神垕古鎮——體驗之旅”為定位口號,一方面可以打造差異化的城市文化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鈞瓷文化。由于許昌鈞窯的故鄉在禹州市,并以神垕鎮一帶的窯廠最為集中和著名,所以提出“神垕古鎮”可以彰顯地理特色。鈞瓷是一種文化產品,其所富蘊的文化并非人盡皆知,提出“體驗之旅”可以更好地讓人們了解并體驗鈞瓷文化,感受許昌鈞瓷風韻,并喜歡上這種文化,以期壯大鈞瓷文化市場,發揚光大鈞瓷文化,引領打造鈞瓷產品為民族特色文化精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和諧美:宜居花城——休閑之旅,靈動水城——造福之旅
“和諧美”是許昌人與自然和諧的集中體現,這一定位主要是基于許昌深厚的“花木生態文化”和“五湖四海水生態文明”優勢資源提出的。“宜居花城——休閑之旅”、“靈動水城——造福之旅”定位口號的提出則能更好彰顯許昌“和諧美”的特色所在。
許昌花木歷史悠久,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花木生產基地和銷售集散地,并建成中原地區一流的鮮切花生產現代化溫室,鮮切花產業及市場正在穩步形成規模,林木覆蓋率和綠化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花木產業的發展大大改善了許昌的生態環境,可以說許昌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宜居花城。在花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一大批休閑觀光景區已經或正在配套建成,可以讓人們更好地在許昌這座花城中徜徉,度過美好的休閑時光。所以“宜居花城——休閑之旅”定位口號的提出,一方面體現了人與花木生態之間的和諧,另一方面也迎合了當今追求“宜居、欣賞、休閑”的消費需求,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居住環境的宜居性、大自然“花木”的綠色和可觀賞性,以及生活方式的休閑性,以期賞心悅目、身心輕松愉悅。
“靈動水城——造福之旅”定位口號的提出,一方面凸顯許昌“五湖四海水生態文明”資源特色,如果一個城市沒有水,就缺乏了靈性,有水就有了活力,可以說水是一座城市的靈性所在。如今許昌已形成“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的水系格局,不再是一座缺少水生機的“枯城”,而將是一座充滿靈性的水城。所以,“靈動水城”定位點的提出可以彰顯并強調水資源對許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許昌的“水城”之稱有自己獨到的特色,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天然“水城”之稱。眾所周知,有史以來許昌的天然水資源一直匱乏,如今這種水資源的巨大變革,是政府“創新”和“惠民”的體現,是政府關注民生、造福于民的重大創舉,所以,“造福之旅”的提出是為了更好的體現許昌黨政愛民的精神以及許昌城市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美”,以期讓內外商人、游客在感受許昌水城魅力風光的同時,深刻體會許昌勇于創新、關愛民生、造福百姓的擔當。
參考文獻:
[1]莊鵬濤,周路平.北京城市品牌構建的鏡鑒與策略分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5)
[2]羅紀寧,侯青.城市文化系統結構與城市文化品牌定位[J],城市觀察,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