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娣+盧婷艷
摘要:本文采用山東省1978-2015年的政府消費與地區生產總值數據,基于協整檢驗及誤差修正模型,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山東省政府消費與地區生產總值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政府消費增加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319;經過誤差修正后,如果政府消費波動變化1%,將引起地區生產總值波動變化0.181%,誤差修正系數為-0.631,表明短期對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較為有力。
關鍵詞:地區生產總值;政府消費;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歷長期繁榮。近幾年,政府通過加大消費刺激經濟增長,因此研究政府消費對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付文林等利用協整合格蘭杰因果檢驗,發現實際經濟增長率與公共支出占GDP比重呈反向變動關系。郭慶旺等運用向量自回歸分析法,發現公共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毛中根運用變截據和變系數相關模型對政府消費的增長效應進行檢驗,表明各地方政府消費的系數均大于零。本文基于協整檢驗及誤差修正模型,研究山東省政府消費與地區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
1.理論方法
單位根檢驗是應用最廣的檢驗序列平穩性的方法。比較常用的是DF檢驗,由于其只適用于1階自回歸過程的平穩性檢驗,所以對DF檢驗進行了一定的修正得到ADF檢驗,這是目前普遍應用的單整檢驗方法。
協整檢驗主要從多元序列之間非平穩性入手,探求非平穩經濟變量之間蘊涵的長期均衡關系。如果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變量的增長率表現共同的增長趨勢。反之,如果這兩個或以上變量不是協整的,則它們之間不存在一個長期的均衡關系。
誤差修正模型作為協整模型的補充模型,通過建立短期動態模型彌補長期靜態模型的不足,既能反映不同時間序列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又能反映短期偏離向長期均衡修正的機制。
根據Granger表述定理,若非平穩響應序列與非平穩響應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則必然可以建立誤差修正模型。誤差修正模型在于通過協整關系來校正內生變量的短期變化,利用它可以提高短期預測的精度。
2.實證研究
本文采用山東省1978—2015年的政府消費與地區生產總值數據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數據來源于《山東統計年鑒2016》。對地區生產總值和政府消費取對數處理,記為lny和lnx。
2.1單位根檢驗
在檢驗變量間是否具有長期協整關系之前,首先要檢驗各個變量的平穩性,這里采用ADF檢驗法進行平穩性檢驗。經檢驗,兩變量序列和其一階差分序列不能通過單位根檢驗,是非平穩時間序列,而其二階差分序列都通過了單位根檢驗,是平穩時間序列,滿足協整分析的條件。
2.2 協整檢驗
由于所有變量的原序列都是二階單整序列,本文采用EG檢驗來判斷山東省地區生產總值與政府消費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
步驟一:建立回歸模型:
步驟二:對回歸殘差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假設,即殘差序列是平穩的,表明地區生產總值與政府消費之間存在協整關系。白噪聲檢驗結果表明殘差序列通過檢驗。
2.3 誤差修正模型
上述分析反映了地區生產總值與政府消費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這種關系是在短期波動的不斷調整之下實現的。即存在一個誤差修正機制,防止長期均衡關系出現較大誤差。誤差修正模型為:。方程檢驗結果顯示該方程顯著線性相關,參數檢驗結果顯示政府消費的當期波動以及上期誤差(ECM)對地區生產總值的當期波動有顯著影響。根據模型的參數估計量,山東省政府消費的當期波動對地區生產總值的當期波動調整幅度不大,如果政府消費波動變化1%,將引起地區生產總值波動變化0.181%;誤差修正項系數的大小反映了短期對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誤差修正系數為-0.631,表明調整力度較為有力。
3.結論與建議
第一,協整分析結果顯示,政府消費每增加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319。這表明政府消費對地區生產總值有長期穩定的促進作用,它們之間存在著動態均衡機制。
第二,在誤差修正模型中,山東省政府消費的當期波動對地區生產總值的當期波動調整幅度不大,政府消費波動變化1%,將引起地區生產總值波動變化0.181%;誤差修正項系數的大小反映短期對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誤差修正系數為-0.631,表明調整力度較為有力。
實證分析表明,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山東省政府消費與地區生產總值之間都具有較強的正相關性。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提高政府消費是實現經濟增長的一個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付文林,沈坤榮.中國公共支出的規模與結構及其增長效應[J].經濟科學,2006(01)
[2]郭慶旺,賈俊雪.政府公共資本投資的長期經濟增長效應[J].經濟研究,2006(07)
[3]毛中根,洪濤.政府消費與經濟增長:基于1985-2007年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統計研究,2009,26(8):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