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松泉+吳建軍

摘要:本文分析了煤電供應鏈的管理特點,研究了智慧供應鏈的理論發展,探討了煤電智慧供應鏈的基本理念,通過華電集團燃料物流有限公司實證研究,探討了煤電智慧供應鏈實現的技術、方法和路徑,開創了我國煤電智慧供應鏈實踐的先河。
關鍵詞:煤電智慧供應鏈;華電集團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模式創新
一、煤電供應鏈基本架構
煤電供應鏈主要包括供應鏈上游的煤炭資源、煤炭開采設備商、煤礦生產企業,供應鏈供應鏈中游包括所有的運輸、中轉、儲存等物流企業環節,下游則是所有的煤炭用戶,包括電力企業、冶金、化工、建材等企業。其主要節點企業為煤炭生產企業和火電發電企業。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國家的經濟運行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煤炭生產企業是以地下煤炭資源為依托的資源開發型企業,80%左右通過火電企業轉化為電能。電和煤均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供應鏈上具有相當高的相關性和依存度。
煤電供應鏈組織結構如圖1所示。
二、煤電供應鏈管理特點
煤電供應鏈管理以煤炭消費客戶為中心,通過煤炭生產與火電企業間的資源優化配置,基于社會網絡結成戰略聯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在煤炭生產企業與電廠終端用戶需求之間,連接港口、鐵路等物流活動,集成商流、資金流、信息流,通過配煤加工、庫存管理,提供標準化產品和個性化解決方案,實現從坑口到爐口之間價值逐級增加,提升客戶滿意度。
煤電供應鏈有其獨有的行業特點:
(1)供應鏈物流管理復雜。煤電供應鏈物流物理距離長、物流方式復雜,涵蓋了皮帶、汽車、火車、輪船多種運輸方式。
(2)供應鏈節點企業復雜。煤電供應鏈節點多,并且各個節點企業的權屬歸不同的行業產業主體,包括個體戶、國有企業等各個行業的多種性質不同的合作伙伴,在客觀上加大了各節點間管理協作的難度和復雜性。
(3)煤電價格管理矛盾突出。煤炭價格由國家計劃調節和市場供求關系雙重決定,電能上網電價格由國家行政剛性控制,兩者缺乏市場化調節功能的聯動機制和制度安排,導致在煤價上漲與下降之時,電價調整嚴重滯后,煤電價格機制錯位運行,不利于煤電供應鏈的運行。
(4)煤電倉儲管理矛盾突出。煤炭生產與銷售可以短暫庫存,而電能生產與銷售同步運行,無法存儲,客觀上供應鏈存在煤炭與電力生產銷售節拍的矛盾。
(5)煤電供應鏈協同落后。由于煤電供應鏈點多、線長、面廣、網大、人雜,供應鏈管理的更需要高度協同,但恰恰這也給供應鏈協同帶來了空前的難度。
三、智慧供應鏈誕生發展
“智慧供應鏈”是結合物聯網技術和現代供應鏈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在企業中和企業間構建的,實現供應鏈的智能化、網絡化和自動化的技術與管理綜合集成系統。這一概念由復旦大學羅鋼博士在2009年上海市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會議上首先提出。
傳統供應鏈的發展,技術的滲透性日益增強,很多供應鏈已經具備了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視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特征。在此基礎上,“智慧供應鏈”將技術和管理進行綜合集成,綜合集成供應鏈理論、方法和技術,指導現代供應鏈管理與運營的實踐。
“智慧供應鏈”與傳統供應鏈相比,具備以下特點:
(1)智慧供應鏈技術復合創新。與傳統供應鏈相比,在智慧供應鏈的語境下,供應鏈管理和運營者主動吸收包括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在內的各種現代技術,主動將管理過程引入新技術帶來的變化。
(2)智慧供應鏈可視移動化。與傳統供應鏈相比,智慧供應鏈更傾向于使用可視化的手段來表現數據,采用移動化的手段來處理供應鏈運營問題。
(3)智慧供應鏈智能人性化。與傳統供應鏈相比,在主動吸收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同時,智慧供應鏈更加系統的考慮問題,考慮人機系統的協調性,實現人性化的技術和管理系統。
四、煤電智慧供應鏈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按照國家供給側改革的總體部署,“去產能”系列政策持續發力,煤電供應鏈的煤炭企業和火電企業的生存發展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煤電智慧供應鏈的管控模式成了煤電供應鏈核心企業增強供應鏈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煤電智慧供應鏈管理就是充分結合煤電供應鏈的管理特點,加強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各種現代技術在供應鏈中科學耦合,實現供應鏈業務運營和金融產品的管理創新,達到供應鏈運作管控協同、資源高度共享、交易成本最低的供應鏈戰略共贏的供應鏈管理效果,提升供應鏈的整體核心競爭力。
煤電供應鏈中的先知先覺企業,面對競爭環境的壓力,大膽創新,紛紛采用煤電智慧供應鏈管理,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管理效果,值得煤電供應鏈中的關鍵節點企業學習借鑒。
華電集團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是華電集團煤電供應鏈燃料物流管理的專業化公司,公司發揮集約化、規?;芾韮瀯?,搶抓機遇,通過強力整合華電集團內外部煤炭資源、物流資源、客戶資源、信息資源、金融資源,加強戰略協同和精益管控,構建基于大數據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合一、管控精益”的智慧供應鏈服務與管控電子商務平臺,建立內外部一體化的互聯網+煤電智慧供應鏈戰略管控創新模式,燃料物流綜合成本同比大大降低,極大地提升了華電集團戰略協同核心競爭能力,開創了我國煤電智慧供應鏈實踐的先河。
參考文獻:
[1]盧松泉.供應鏈核心企業研究.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12)
[2]吳雨婷.淺談智慧供應鏈的構建.中國市場,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