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琴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創新發展,新課標對教師教學方法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小學生寫的作文普遍較為死板,嚴重缺乏創意,都是在模仿優秀作文而缺乏自己獨立的思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創新作文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小學生產生寫作靈感,寫出優秀的作文。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現狀入手,重點深入闡述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幫助小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現狀
1.作文中缺乏小學生自身的真實情感
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的階段,很多方面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引導、發展,其思維方式與中學生存在較大的差距。小學生正處于童真年代,思想等都較為單純,對任何事物都持有好奇的態度,想象力較強,有助于寫出充滿快樂的語文作文。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創新、發展,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教學水平和作文教學等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在幫助小學生提高作文寫作能力的同時要注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要保留小學生的童真和生活樂趣,要鼓勵小學生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將真實的情感與作文融合在一起,將沒有生命的文章付諸真實的情感。但目前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較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小學生的語文作文中缺乏真實的情感,小學生過于模仿優秀作文,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真情實感,導致寫出的作文過于模式化,文章中的詞語過于老套,表達方式不盡相同、缺少創意。
2.作文過于死板、缺乏創新
小學生在學習作文寫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對一些優秀的作文進行仔細閱讀、研究,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等,并且不斷積累名言名句,待到小學生對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寫作思路后,便可以按照優秀作文的模板和格式進行模仿寫作,待到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和獨特的寫作思路后,便可以開始獨立完成寫作,進行自由寫作。但在小學生由研究到模仿再到自由寫作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否則開始進入自由寫作階段的小學生便會出現嚴重的模仿、抄襲現象。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開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找到許多優秀的作文進行模仿,雖然小學生在對優秀作文進行模仿的過程中會不斷積累名言名句,豐厚作文寫作功底,但長久的模仿寫作,小學生會養成模仿、抄襲的習慣,寫出的語文作文普遍較為死板,過于模式化,缺乏創新意識,缺少自己的靈感,甚至有許多小學生離開了模板后,便會失去寫作思路,無從下手。長此以往,不利于小學生健康、持續的發展。
3.教師不能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初始階段,喜歡模仿別人,而父母和教師與小學生接觸的時間較長,尤其是教師已經發展成為小學生非常熱衷于模仿的對象。如今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小學生通過網絡可以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開拓自己的知識面,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開始樹立獨立思考的意識,例如,對于一些不服從小學語文教師管教的學生,便會對小學語文教師的真實寫作水平產生懷疑。為了在小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以身作則,起到積極的帶頭示范作用,在向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打消小學生的疑慮,在小學生心中樹立“偶像”的地位。但目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待小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的問題上,只是在一味地指責小學生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而沒有及時進行自我反思檢討,無法為小學生起到模范作用。
4.作文內容不切實際
語文作文的寫作,主要是通過充分利用自身在平時的閱讀和反思過程中所積累、總結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方法等,進行有效的重組、加工后,運用適當的寫作技巧將素材與寫作方法進行有機的結合,最終形成作文的過程。而自身所積累的寫作素材主要來自于個人的生活體驗,如果寫作素材離開了日常生活,就會變得虛無縹緲、不切實際,沒有活力可言。如今,小學生語文作文的教學場所普遍是在教室中,無法走出教室到生活中真實地感受生活,缺少對生活的觀察,因此在進行語文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沒有貼近生活的真實素材,只能將積累的相關素材進行編寫。雖然小學生自身具有較強的想象力,但由于缺少生活經驗,而且與生活接觸的機會較少,使得自身的寫作素材缺乏靈感,無法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只能利用一些優秀文章的素材進行作文寫作,導致語文作文缺乏活力。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創新教學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激發小學生對語文作文的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讓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創新教學。通過多媒體可以將作文素材、運用的表達方式等生動、直觀地融入課堂中,通過播放優美的旋律和圖片刺激學生的聽覺神經和視覺神經,幫助小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調動小學生的作文學習積極性,激發小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挖掘小學生的想象力。例如,關于對樹木描寫的作文練習,首先,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多媒體將自然風光呈現在小學生面前,吸取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在集中注意力觀看的過程中,便會產生對該素材的濃厚興趣,視頻播放完畢后要求小學生針對剛剛觀看的視頻對樹木進行相關的描寫,小學生通過親身觀看后會在大腦中形成樹木隨風擺動的生動形象,然后利用在平時練習的過程中所積累的名言名句,對其進行具體的描寫,這樣不僅能調動小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增強小學生的想象力。
2.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積累作文素材
新課標明確規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定要貼合實際生活,不斷豐富小學生的生活作文素材,幫助小學生寫作,逐步引導小學生將真實情感寓于文章中。教師通過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逐步引導學生,幫助小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從中提煉出優秀的事物作為寫作素材,逐步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積累作文素材。一方面,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走進大自然,欣賞自然風光,在感受大自然景象的同時積累優秀的寫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師要組織相關的活動,讓小學生通過對相關活動的了解和參觀,從中提煉出自己的親身體驗,幫助小學生將自己的真實感情表達出來。
3.鼓勵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提高小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主要依靠小學生自身的不斷積累,不斷積累的過程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一方面,教育領域在不斷創新發展。如今在對小學生進行的語文閱讀練習中,小學生閱讀的教材內容較為適合小學生當前的發展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開拓自己的眼界和學識,引導小學生學會欣賞優美的語句,體驗作文的魅力,并將優美的語句應用到習作當中。另一方面,教師要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進行語文作文教學,小學生在閱讀完一篇作文后,教師要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進行小組之間的合作溝通,鼓勵小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指導,要以小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教學目標,應用科學創新的教學方法,持續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并及時對小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監督,及時幫助小學生解決寫作中的困難。
參考文獻:
[1]張鳳玲.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與訓練[J].學苑教育,2013.
[2]李生治.淺談小學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