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水英
班主任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千差萬別,這就要求班主任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之感情升華,教育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情感教育
人們常說:班主任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千差萬別,這就要求班主任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之感情升華,教育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覺得實施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關心和愛護學生
班主任在班集體建設中,抓好班級的風氣,形成向上的班級輿論,建立班級常規,開展班級活動的同時,向學生傾注情感,奉獻愛心,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情感是一種潛在的動機,對人的行為具有激勵、誘發和調節的重要功能。情感的激勵作用有時是金錢和物質不能取代和比擬的,對學生尤為明顯,而班主任--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在對班級--學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進行管理時,一方面要協調好班級工作,當好學校教育工作的助手,做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使者;另一方面,要用愛心、誠心去溫暖和感化學生,保護學生純潔的心靈,使學生在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的愛心哺育下,健康成長,塑造學生良好的品行。多表揚,維護學生自尊,是轉化后進生的一條有效途徑?!叭硕荚敢庠诒頁P聲中前進,聽贊美的語言。這能喚起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班主任在工作中,應該始終堅持以鼓勵表揚為主,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渴望從所接觸的人的評價中來判定自己的價值,尤其是老師給予的評價。對學生的成績和進步要及時肯定和充分鼓勵,對暫時后進的學生,要特別留心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只要他們有一分優點,就要熱情的給予三分的肯定和表揚。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愛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一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著較大的推動作用。因而,教師要把愛心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這是情感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學生關心、體貼、愛護,會對教師產生一種既崇敬又敢于接近的心理。關心和愛護不僅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健康狀況,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的思想、需要、愛好以及他們獨特的精神世界和獨具的閃光點,以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幫助,進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和學生打成一片,利用班隊會及個別談心的形式,跟他們談生活、談學習、談理想、談未來,讓他們明確祖國、家長和教師的殷切希望,正確認識自己,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使學生深切感受到教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從而愿意按教師的要求去做。
二、尊重和信任學生
自尊心,是人的心靈中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對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種認識和評價。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和愛護學生。如果發現學生做錯了事,或成績差,就恨鐵不成鋼,不是去積極幫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訓斥、指責,向家長告狀等,既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進而產生對抗情緒。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一旦產生了對抗情緒,教育就會失敗。正如第多斯基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薄敖虒W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相信那些“問題學生”是向往進步、能夠進步的,只要對他們抱有熱切的希望,并經常給予鼓勵和幫助,哪怕是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手勢,都會給他們帶來無限的安慰和鼓舞。如果他們在內心深處接受這種期望,并按教師希望的去做,教育就會獲得成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們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我班有一位女生,個性強,脾氣大,較自私,勞動中拈輕怕重,怕弄臟衣服,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我首先以朋友式的平等態度尊重她的人格,愛護她的自尊心,肯定她的優點,并指出她的缺點和不足,給她擺事實,講道理,用真情感動她,教育她,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經過努力,這位學生變化很大,現在已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三、理解和寬容學生
理解是建立健康師生關系的橋梁。理解學生,就得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針對不同的性格愛好和興趣,加以疏導和教育,對偏激的學生,不給白眼指責,對他們的挫折,教師要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以情感傳遞凈化他們的心靈,提高他們的覺悟,絕不能簡單地同情憐憫。作為教師,還要注意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因勢利導,順勢把他們引導上健康的軌道。后進生由于無知、好奇或惡作劇,時常會出現一些“可笑”、“可氣”甚至“可恨”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我采取的辦法不是嘲笑,也不是大聲呵斥,更不是暴跳如雷,而是作深入的調查和細致的分析,用冷處理的辦法,不激化矛盾,不冷落他們,在理解的前提下給他們一個受教育的機會,耐心幫助他們認識問題,自己去反省。我們班的學生吳曉東,數學成績在全般是數一數二的,可語文成績較差,偶而再一次聽寫中,他僅錯了一個。我抓住這個機會,對他進行鼓勵,并在全班表揚:吳曉東同學不光是我們班的數學尖子,語文學科同樣能學好,這次聽寫他僅錯了一個,相信他有能力學好任何一門課程。之后,他在學習上有了明顯的進步,由原來的不及格已進步到了80多分。可見,當班主任,好的管理方法固然重要,但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結合其特長進行鼓勵、表揚,對他們進行耐心長久的關心幫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心誠,方法得當,學習再差的學生也能學好。
總之,情感教育秉承了傳統教育中的許多可取之處,而且更著眼于現代教育的需要,適應了中國現階段的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放眼于少年兒童的未來,其現實作用不可低估。只要我們班主任平時能加強學習與提高,并在工作中注意系統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智能,那么,將不會再有高分低能者或高分低德者出現。我們應讓情感教育的春風化作甘霖,哺育出健康的新一代,讓學生的心靈之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