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雅
摘 要:將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是近些年所提倡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知識來源于生活。”在課堂上學習的許多知識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強的聯系。那么,在幼兒教學中,如何把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促進幼兒教學的發展呢?結合相關的教學經驗進行淺析。
關鍵詞:幼兒教學;生活;結合;策略
幼兒時期是孩子學習知識的第一個黃金時期,俗話說“三歲看老”,在幼兒時期,做好孩子的啟蒙教育,對于孩子今后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而在這個階段,他們的邏輯思維還未能全面建構,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以感性思維為主,主要是通過感知生活中的事物逐漸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結合起來,對于幼兒的知識學習有著較大的幫助。下面,筆者將具體論述把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的策略。
一、教師要樹立將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的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幼兒的年齡小,心智還不成熟,他們不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十分依賴自己的父母與老師,而在幼兒園學習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需要教師對他們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
因此,在把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的時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學中轉變教師的思想和觀念,使他們認識到將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對于教學發展的積極影響。如將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可以使孩子們較快地融入教學情境中,激發孩子們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欲望,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有使教師認識到生活對于幼兒教學的促進作用,使教師樹立將兩者進行結合的意識,才能更好地開展幼兒教學,使兩者真正地結合起來。
二、讓幼兒體會到“生活中處處皆知識”的內涵
“世事洞明皆學問。”在生活中處處都是知識,可以說人們都生活在一個知識的世界里。在幼兒的生活中,知識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想把教學內容與生活結合起來,就要使幼兒體會到“生活中處處皆知識”的內涵,引導幼兒感悟生活,留心生活,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知識。
例如,孩子們在上學的時候,需要準時到達幼兒園,這就是時間知識;而在玩游戲的時候,游戲結束之后,要將文具分類擺放,這就是分類知識;過馬路的時候,需要遵守交通秩序,這體現了安全教育中的知識。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學會從生活入手,舉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感受到知識學習的趣味性,體會知識就蘊藏在生活中,不但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量,使幼兒教學真正與生活結合起來。
三、將生活中的游戲與幼兒教學結合起來
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喜歡游戲的,在生活中每個孩子都熱衷于玩游戲,這是孩子的天性。近些年,隨著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認識到游戲對于教育的積極影響,在教學的時候,大膽地將游戲引入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了教學的發展。
在進行幼兒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將幼兒教學的內容與生活中的游戲結合起來,啟發孩子們的思維。比如,幼兒喜歡玩的老鷹抓小雞,實際上就體現出愛護的知識,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老鷹”是壞人的象征,而“雞媽媽”則負責保護“雞寶寶”,這實際上就是關于在家里父母保護孩子的知識。此外,在玩積木和多米諾骨牌的時候,則又蘊含著競爭與合作的知識。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將游戲的知識傳授給幼兒,使游戲不再只是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四、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材料開展幼兒教學
生活中的許多材料都可以用來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時,要將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要學會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產生學習興趣,想學、樂學,這樣的話,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激發,教師的教學也更為輕松。
例如,在教學認識10以內的數字之后,教師可以給班上的幼兒安排“在我眼中10以內的數字是這樣”的數學活動。讓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在生活中尋找材料,如紐扣、小石子、木棒等自己喜歡的材料,將其擺成自己喜歡的數字圖案,這樣不但能夠進一步加深幼兒對于“10以內數字”的理解和記憶,還能提升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此外,在教學語言、美術、音樂等知識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開展幼兒教學,使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蘊藏的數學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五、大膽地進行生活化教學實踐
知識來源于實踐并為實踐服務,對于幼兒來說,他們主要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獲取知識,例如,他們在生活中看到爸爸媽媽用錢購買東西,他們就知道了錢可以購物,由此可見,在生活中知識是無處不在的。
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適當地創設一些教學情境,進行生活化教學實踐,使幼兒教學能夠更好與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在學習簡單的口語交際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舉行一個以“問路”為主題的口語交際活動,讓班上的小朋友自由進行組合,分別扮演問路的人和被問路的人,互相提問,這樣在問路時,孩子們就能在實際中掌握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如向陌生人問路的時候,需要有禮貌,對于年長者要尊稱,要學會禮貌用語,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會問路失敗。通過這樣的活動,不但能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鍛煉孩子們其他方面的技能。
總之,把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需要,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學會挖掘生活中的積極因素,使幼兒能夠在生活中獲得知識,激活幼兒的思維,促進教學的發展。同時,在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家長一起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注重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感悟知識。
參考文獻:
[1]朱德全,皮軍功,楊鴻.幼兒生活教學的價值取向[J].學前教育研究,2009(12).
[2]田景正.基于生活哲學的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吳益香.幼兒教學要回歸生活世界[J].新課程(教師),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