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根
摘要:施工企業作為建筑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質量的優劣,而施工項目管理中的質量管理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本文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上闡述了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著重分析了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具體措施,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前言
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建筑業得到了有效的發展,但是建筑工程質量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質量是不斷發展的,質量問題歸根到底是和一個國家的國民綜合素質相對應的。我們首先應對建筑施工的概念有個正確的認識,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生產活動,是各類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也可以說是把設計圖紙上的各種線條,在指定的地點,變成實物的過程。它包括基礎工程施工、主體結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施工等;其次對如何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進行分析與探討。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體會,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途徑進行分析與研究。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現代化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項多專業、多工種的復雜的系統工程,要使施工全過程順利進行,以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就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施工企業技術進步及優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質量的因素很多,如設計、材料、機械、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而且,不同項目地點不同,不像工業生產有固定的流水線,規范化生產工藝及檢測技術、成套的生產設備和穩定的生產條件,因此影響施工項目質量的因素多,容易產生質量問題。建筑工程項目建成后,如發現質量問題又不可能像一些工程產品那樣拆卸、解體、更換配件,更不能實行“包換”或“退款”,因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就顯得極其重要。
2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因素
2.1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主要指領導者的素質、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以及服務人員的質量觀念。領導者的素質高,決策能力就強,就有較強的質量規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和技術指導、質量檢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術措施得力,工程質量就高。操作人員具備較強的技術水平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就會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等。
2.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同樣是主要構成整體工程質量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建筑產品質量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質景管理條例)中明確要求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構配件、設備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質量標準。建筑工程中材料使用約占總造價的70%,材料質量的微小差異、操作的微小變化、環境的微小波動。機械設備的正常磨損,都會給工程實體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加強對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以提高工程質量作為重要保證,同時強化對材料采購、檢測、運輸保險和使用的管理。影響材料質量的因素很多,如材料采購人員專業素質、職業道德和對工作的適應性、材料進場的檢、試驗制度的建立健全,材料現場的保管、保護和使用等,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材料的檢、試驗方法是非常科學、便利和可行的,只要在實際施工中嚴格執行有關標準要求,加強對材料采購保管人員的政治素質教育,是能保證建筑工程材料質量的。
2.3技術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方法使用的正確與否和環境的影響,也直接制約了工程質量管理的實現效果。如施工組織設計的全局性、施工方案的指導性、工藝流程的可行性、組織措施的必要性、檢測手段的準確性等,往往很多工程項目由于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因此在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就必須依照技術、工藝、組織、經濟,以及操作者等方面條件進行全盤綜合考慮,確保技術上可行、工藝上先進、操作上方便、經濟上合理和措施上得力。
3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具體措施
3.1施工單位的質量管理
建筑企業要完成承接的工程任務,取得預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必須走質量效益型道路,貫徹以質量為中心、效益為目的的“質量興業”計劃。要提高工程質量,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施工,有一套工程質量的控制辦法,建立健全施工質量檢驗制度,嚴格工序管理,做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的檢驗,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企業除制定方針目標以外,還必須緊緊圍繞工程項目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重點監督施工現場的保證體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證體系是否有效運行,是否具備持續改進功能。施工質量對進度和經濟效益及承包人的信譽有直接影響,項目是企業創建名牌工程,實現優質工程計劃的歸宿。
3.2提高質量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要加強施工人員的教育培訓。要改變當前不重視施工安全教育的現狀,實行分級培訓,讓施工人員切實認識到基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強化責任感和緊迫感。要建立相應的準入制度,本著誰負責誰培訓的原則,對施工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讓他們真正了解防范施工安全風險的技能,掌握比較專業的施工安全知識以及相應的安全法規,提高他們抵御安全風險的能力。同時,要努力創設優良的施工環境。施工環境是有效防止施工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施工環境的好壞,對是夠能夠確保安全施工影響重大。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強化安全保障措施,創造優良的施工環境。要營造良好的施工氛圍,使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心態良好、干勁充足,在防止發生施工事故的同時,有效的激發施工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順利完成。
3.3完善規章制度
只有嚴格管理,嚴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辦事,做到超前監督,才能不斷提高工程質量。應該認真嚴格地按照《建筑法》中規定的運作程序和行為規范進行質量監督和管理,認真執行國家頒布的各項技術規范和有關規定。建筑工程質量,涉及到多個環節,包括立項與報建、招標與發包、設計與施工、材料選購、竣工驗收等,這些工作必須按照建筑工程程序進行,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堅持誰施工誰負責質量,誰指揮誰負責質量,不給事故責任者推脫的借口。應以科學的態度做切實可行的計劃,計劃一旦下達,要嚴格執行計劃。每項工程開工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對工程的進度、質量和造價,負有重大的責任,施工規范是施工人員進行施工的準繩。
3.4要加強建筑施工監理工作
建筑施工監理是確保工程質量、進度的有效措施。在工程設計出現變更時,由于自身知識、閱歷所限,工程施工人員或者管理人員往往不知所措,監理人員能夠憑借工程施工管理中積累的經驗和自身的技術優勢,及時準確的做出選擇。同時,監理人員作為第三方,可以有效的協調施工過程中各方關系,確保工程高效推進。在施工行將結束時,要重視工程收尾工作的盡快完成,高度重視竣工的驗收工作。在施工完成的工程驗收前,要提前為業主準備好所需要的各種書面資料,對驗收中業主和監理提出的相關意見建議意見,要按照合同規定和工程施工設計要求,認真加以處理。
3.5要重視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斷提高科技水平,這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和前提。目前,建材市場規范程度不高,建材質量良莠不齊。很多材料性能不過關。耐久性差,尤其是防水材料質量不過關,直接影響屋面防水工程質量。另外,機械化施工關沒有全面普及。施工中,大量工程依靠手段操作,人為因素影響較大,質量控制較難。因而提高工程質量,必須從提高建筑材料質量人手,研究開發性能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和積極引進推廣使用先進施工設備、施工技術都非常重要的措施。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事關全局,施工單位質量管理責任重大。只有深刻認識到當前我們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加強施工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加強建筑施工監理工作,加強施工人員的教育培訓,才能有效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扎實推進,才能不斷打造出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