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超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禮儀融入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永州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2015級124名護生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教學方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2名。針對觀察組護生將護理禮儀融入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對照組護生采取傳統教學方法。結果:觀察組護生的儀容儀表、言語禮儀、舉止禮儀、溝通能力等護理禮儀的運用熟練人數均明顯多于對照組,分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護理禮儀融入護理學實驗教學中,有助于提高護生的整體素質,為護生更好地適應護理工作崗位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護理實驗教學;護理禮儀;護理質量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斷更新醫學護理服務理念,以滿足人們的就醫需求。近年來,護理逐漸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因此,加強護生的素質教育,重視人文知識的傳授和護理禮儀的培養顯得越來越重要。本研究探討了將護理禮儀融入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取我校2015級124名護生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教學方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2名。觀察組男8名,女54名,年齡為19~21歲,平均年齡為(20.1±0.5)歲,對照組男7名,女55名,年齡為19~20歲,平均年齡為(20.3±0.6)歲,兩組護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可比性良好。
方法:對照組護生采取傳統教學方法進行護理學實驗教學。觀察組護生則將護理禮儀融入護理學實驗教學中,詳細步驟如下。
(1)加強禮儀知識教育。首先,在緒論教學中,教師應著護士服,給學生留一個端莊、整潔、神圣的印象,并著重從近代護理創始人、奠基人的生平事跡出發,讓護生感受到護理工作的神圣和偉大,激發其對護理專業的熱情。其次,在最基本的護理工作——無痛注射教學中,要加強護生心理護理、語言禮儀教育,使之體會到其舉止禮儀與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的密切聯系。再次,在出入院教學中,加強護理儀表、接待禮儀教育。要強調整潔得體、端莊文雅、和藹可親的儀表美是消除病人心里不安,幫助其樹立戰勝病魔信心的重要因素。
(2)加強護理操作禮儀教育。①在實踐技能的培訓教學中,不但要做到重視技能培養,而且要進行規范示教,在培養護生熟練操作技能的同時,給護生展示肢體語言與操作動作相互協調的重要性。例如,在護理實驗課堂上,要求護生把實驗室當做模擬病房,并提前進入實驗室,進門前在門外落地鏡前穿戴整潔,課前首先檢查著裝,然后進行護士行為規范的訓練,對坐姿、站姿、行為儀態等進行培訓。在護理操作培訓中,按操作程序嚴格訓練的同時,注重職業形象、語言表達的培訓,強調形象與職業協調性的重要作用,使護生深刻體會到護理操作與形象的和諧之美。在進行操作技能、儀態的練習時,把模型人當真人,并預設模擬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模擬、操作練習。②加強角色演練體驗教學。通過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實驗,如在進行入院護理、注射護理、口腔護理等技能的練習中,讓護生扮演病人和護士等不同角色進行演練,并要求其從著裝、儀態、舉止、態度等方面嚴格按照規范執行,扮演病人的護生則要設身處地,深刻感受病人的心理、情緒等,啟發護生如何有效解除病人的痛苦。③在進行護生實踐技能考核中,將其儀表、禮儀、操作、態度等納入考核范圍,促使護生在平時的學習實驗中注重自我儀表禮儀,能夠有意識地注重自我職業禮儀修養和職業形象的提高,而且通過不斷練習,使職業技能內化,培養護士良好的禮儀修養。
(3)臨床見習時提高護理禮儀水平。在臨床見習階段,要強調注重護生與病人的溝通技巧和操作規范,使之體會與病人交流過程、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護理禮儀,進一步鞏固其護理禮儀能力。
觀察指標:本校自行設計制定問卷,于實習后期由臨床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生進行臨床運用護理禮儀知識及禮儀操作規范情況調查,共包括儀容儀表、言語禮儀、舉止禮儀、溝通能力4項內容。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處理分析。連續性資料采用(±s)描述,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進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性。
2.結果
觀察組護生的儀容儀表、言語禮儀、舉止禮儀、溝通能力等護理禮儀的運用熟練人數均明顯多于對照組,分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細數據可以見下表。
3.討論
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護理工作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生物學范疇,而應該以病人為中心,從病人的生理護理需求延伸到精神護理需求方面。而護士的形象和言談舉止是衡量護理服務工作質量的一面鏡子,會對護理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該將護理禮儀內容融入護理操作的每個環節中,要確保護理人員在護理實踐中有較強的責任心、自信心,以友善、健康、親切的形象出現在病人面前,創造和諧、融洽的醫患關系的同時,從根本上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在護理學實驗教學中,應該將護理禮儀融入其中,重視護生的護理禮儀能力培養。
護理禮儀教學對提高護生護理操作能力有顯著效果。教學過程中通過護理禮儀、護理操作規范的強化訓練,有助于護生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以優雅、自信、端莊的形象投入學習中,并對護理工作產生較強的職業興趣和熱愛,進一步促進護生學習和掌握護理技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儀容儀表、言語禮儀、舉止禮儀、溝通能力等護理禮儀的運用達到熟練程度的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這說明,護理禮儀教學不但有助于提高護生的職業形象,而且對促進其溝通能力提高有顯著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將護理禮儀知識融入護理學實驗教學中,有助于提高護生的整體素質,可為護生更好地適應護理工作崗位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彭愛霞,許傳霞.五常法在護理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5):81-82.
[2]劉 潔,葉艷勝.“五常法”在護理學實驗室開放管理中的應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2):195-196.
[3]胡永玲.5S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J].吉林醫學,2013,3(45):967-968.
[4]林 蘭.開放式實驗教學在《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的應用探討[J].科技資訊,2015,13(17):167.
[5]陳建新.PBL教學法在中職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8):45-46.
[6]李宇寧.分層教學法與小組學習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效果[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