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謇
摘 要:高職院校是我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教育為中國的人才培養計劃提供了必要的實踐途徑。新時期的高職專業教育,更應該以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為目標,認真開展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文章重點對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構建新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教學流程,探索與市場和就業高度對接的教學改革之路。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職業核心能力;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在相關專業的教育教學中,只有直接面向企業,緊密聯系企業,才能更好地培養復合創新型高技術技能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認真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堅持以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為目標,不斷研究行業需求,適應變化,培養出既有專業理論與技能,又有職業精神和與素養的人才。
一、職業核心能力
職業核心能力,是指除崗位技能以外人們在日常工作生產實踐中取得成功的基本能力。職業核心能力的存在能夠幫助人們擁有自信心,并正視各項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它主要有三個能力分支:一是以團隊協作、個體管理、職業交流為主的基礎核心能力;二是以歸納信息、解決疑難、創新創業為主的拓展核心能力;三是以個體與團隊管理、行動力、執行能力、領導意識、心理平衡等為主的延伸核心能力。隨著研究的深入,職業核心能力已成為人們談論創業、就業時的核心話題,也成為當前高校加強教學改革意欲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于高職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而言,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更多的是關注專業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因此園林景觀設計專業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就顯得迫在眉睫。應重新構建設計專業與企業要求相匹配的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在課程始末堅持貫穿職業精神培養,加強開展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做到校企對接、產業對接,通過有效的課程教學改革來實現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目標。
二、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的高職教育現狀與企業需求
縱觀近年來的高職教育,不難看出早期的高職教育并沒有完全根據市場變化與企業需求來開展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在多方面相互脫節的情況下,學校的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并沒有重視對職業精神與專業素養的培養,不但缺乏相關的目標,也無先進的實踐經驗與方法可供借鑒。二是即便有些院校重視對職業精神的探索培養,也未能認真結合學生個人素養,通過必要的素養測評來加強教學,因而不能研究更具系統化的關聯教學方式。三是高職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和課程方案,基本是按國家教育部門頒布的教學大綱嚴格執行,而教學大綱具有普適性,往往在理論上重視技能培訓,實踐技能培訓也通過條框加以規范,具有標準化的意味,這就造成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僵化,課堂氣氛死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不會投入更大的熱情,積極主動性較差。四是一些課堂技能的培訓雖然具有代表性,但顯然已經與現代社會的理念、工藝、環境要求不相符合,已與社會脫軌,在技術運用與理念創新上嚴重滯后,學生課堂所學將無用武之地。
在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少有學生能對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保持高認知,在就業后也就難以真實掌握所學知識和認真實踐。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企業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表現出一定的低接受度和認同感,因為他們入職后還需要接受大量的培訓,而在培訓中也可能淘汰一批求職者。分析這些淘汰者的離開原因,不難看出這些求職畢業生缺少必要的團隊精神與創新能力,同時在自我管理和學習方面能力不足。相比這些求職者,企業更傾向于招聘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盡管企業可能需要投入更多成本,但后者能夠在短時間內成長,這是企業樂意接受的。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的高職畢業生面臨這樣的問題,對口企業想要的是創造型專業技術人才,普通的高職院校畢業生很可能達不到要求,主要在于高職院校學生所接受的專業教學或技能培養,與本科院校相比,可能在設計理念與理論深度方面就相對較弱,而在實踐設計中的劣勢更加明顯。高職學生并沒有過多的機會投入實戰中,因而無法衡量所學知識是否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很多學生在園林景觀美化設計方面要么胡編亂造,毫無實際功能用途可言;要么循規蹈矩,死板教條,毫無活力和生氣,而這些都是現階段高職園林景觀設計專業學生的求職就業通病。
三、高職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體系改革
1.建立主線,課程分化
經過教研組研究,選擇以某一大型園林設計項目案例作為教學主線,主線應該能夠涵蓋本專業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要點。開講后,學生應積極主動思考,認真發現與解決問題,嘗試自主學習知識要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掌握和運用各要點知識。教師應主動針對學生的個人表現開展評價,借助系統的考核評價結果將專業學生打亂重組,根據各組的不同特點歸類,并根據特點設計課程模式。
2.專業教學,積極考核
當完成課程分化后,就需要針對不同小組進行專業授課。不同小組的專業教學應當按照特有的小型項目案例來開展,理清案例的對應特色,并組織在不同領域各有擅長的教師進行教學研究,重點對教學大綱中的相關知識點和技能要領進行組織、整理、重列,并就具體的內容列提綱,設問題,廣泛開展答疑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加強考核,力求全面測評各項專業目標的實現進度與完成效果。
3.聚合課程,分工協作
完成課程聚合后,需要將眾多更具代表性的大型項目案例引入教學。教師要強化不同學生的角色作用,如在項目管理和團隊協作方面的具體表現。學生應在不同項目運行中,有規劃地轉變角色,并經過小組成員的評估與討論,加強案例執行過程記錄,對相關問題開展集中分析,并解決好問題。小組成員要發揮各自的專長,并有意識地在配合中增進分工協作的默契度,提升項目完成的質量與效率。這一階段的教學測評,不但要有教師對學生的測評,還要有小組對成員的測評,以及小組之間的測評,整體分析課程教學情況。
4.二次分化,項目升級
重新完成的課程分化過程,就是要再次細化課程要求,深化項目設置,加大項目難度,使項目成為更具復雜性的系統工程。為了使分工協作效果最大化。應通過分組,并在不同組別之間進行組員調換,讓更多學生嘗試擔任小組組長,主動制定學習方案,掌握更加靈活的研究思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具備處理復雜項目的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
5.對接企業,聯合施教
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課程應注意校企、產業對接,把企業中流行的培訓課程帶入課堂上,讓學生嘗試完成;或通過校企合作方式,邀請企業人員參與到課程教學中;或組織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企業和學校共同參與到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逐項評測中。通過不同階段的教學測評,基本掌握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綜合成績,可據此擬定完整的培訓與考核曲線表格,供學校與企業綜合了解學生的能力培養歷程。
高職教育中的園林景觀設計教學,要明確結合時代發展特征與產業需求,以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開展與時俱進的課程教學改革,才能有效培養具有職業能力與專業素養的高等職業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郭榮中.基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園林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15).
[2]王 韌.新形勢下《園林景觀設計》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分析[J].才智,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