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玲莉
摘要: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國家稅收也緊跟時代步伐走進了稅收大數據時代,金稅三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本文重點分析了金稅三期系統對企業納稅產生的影響,包括五證合一、稅收實名制認證、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身份證作為納稅識別號、國際稅收情報交換系統對企業納稅產生的影響,并據此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金稅三期;納稅;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稅收也緊跟步伐走進了稅收大數據時代,金稅三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金稅三期系統是我國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總稱,它包括稅收業務管理、稅務行政管理、外部信息管理、決策支持管理四大應用系統。在金稅三期系統的支持下,國家稅收將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這些變化將對企業納稅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金稅三期系統將實現覆蓋稅務總局、地稅國稅各級機關以及與其他政府部門的網絡互聯,逐步建成基于因特網的納稅服務平臺。金稅三期工程可以統一國稅、地稅核心征管應用系統版本,實現全國數據的大集中,實現稅務數據互通,進而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提升納稅辦事效率。金稅三期可以有力地推動國家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與協作。金稅三期工程還可以促進增值稅發票系統的升級換代,增加商品編碼功能,實現電子底賬監控,實現發出貨物成本的精準計算。金稅三期工程還可以建立與外部機構電子數據交換,實現情報互換 。
二、金稅三期對企業納稅的影響
金稅三期系統實施后將對企業納稅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一是五證合一、稅收實名制認證將給企業帶來的變化;二是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大數據分析將取代人工預警;三是個人所得稅將成為稅務部門稽查重點;四是境外居民納稅人、非居民納稅人將難逃稅務監控。
五證合一意味著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企業代碼證、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將使用同一個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在不同政府部門間的信息是共享的,也就是納稅人各項信息可通過聯網查詢,實現透明化。納稅人法人代表及財務經理實名認證意味著企業關鍵管理人員個人信息已錄入稅務局監管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納稅人法人代表及財務經理偷稅漏稅概率。
金稅三期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地稅國稅之間增值稅發票信息和數據的共享與互通,通過利用大數據評估及云計算功能可以對某一企業的增值稅進項稅發票和銷項稅發票進行各種類型的比對分析,包括行業相關性、同一法人相關性、同一地址相關性、數量相關性、比率相關性等等各種比對分析方法,具有極強地識別與預警能力。對于那些沒有發生實際業務而是通過到處找發票報銷抵扣進項稅的單位,將很難逃過金稅三期系統的監控。
部分單位或個人因利益驅動通過對外虛開或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達到非法牟利或少繳增值稅的目的。無論是虛開或接受虛開,其根本原因都在于利益驅動。這些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大多是無實業、無資產、無固定地址的單位。通過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降低稅收成本的企業大多由于經濟環境不好,經營困難,可抵扣的原材料占比少,特別是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品牌等方面無法與大企業競爭,加之企業法定代表人和財務人員法律觀念淡薄,往往通過獲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違法手段,降低稅收成本。在金稅三期系統監測下,這種虛開或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都將得到有效遏制。
因為金稅三期系統將自動鎖定以下已做進項稅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是沒有真實購銷交易情況下開具的發票;二是有真實購銷交易,但不按真實交易金額開具的發票;三是開具的銷貨聯和購貨聯品名不相符的發票;四是抵扣非應稅項目的增值稅發票進項稅。
在金稅三期系統中,將自然人作為辦稅主體,用身份證作為每個人獨特身份識別碼,作為建立每個人唯一檔案的依據,并以此為依據統一管理自然人的明細應征、征收和欠稅信息。也就是說,每個納稅人的信息全國各地國稅地稅系統聯網了,憑借身份證就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家稅務機構進行金稅三期系統查詢個人納稅信息。
在金稅三期系統下,個人所得稅被稽查的重點領域包括:在華外籍人的個稅信息審核,包括在華天數,境內外收入,免稅收入等;企業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與企業所得稅工資薪金支出、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是否匹配;企業登記員工人數、社保繳費人數、住房公積金繳費人數與實際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人數是否匹配;對個人在多處領取工資的人員,是否綜合補稅;年薪12萬的人群是否申報,綜合補稅等問題。
金稅三期對企業所得稅影響大嗎?如果一個企業日常運作中發票流程,財務流程都規范了,理論上企業所得稅不會再有什么納稅風險吧,有利潤就繳稅,沒利潤就不交稅。是的,沒錯。但是我們忽略了那些境外的我國的居民納稅企業和非居民納稅人。金稅三期的實施將對從中國內地企業獲取收入,逃避稅務部門備案、納稅,而通過其他納稅渠道將收入匯往境外賬戶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帶來很大的危機。金稅三期工程里的國際稅收情報交換系統有利于發現和查處跨國偷稅避稅行為。也就是說,在金稅三期系統監測下,境外居民納稅人、非居民納稅人將在劫難逃。
三、對策與建議
在金稅三期系統上線過后,納稅信息將互通共聯。面對這一挑戰,我國企業應提高稅務風險防范意識,改變稅務管理理念。稅務監控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稅務風險也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企業應該主動適應并做好提前應對措施。
首先得從改變稅務管理理念做起。做到主動認識風險,主動應對風險,既要避免不知不覺去偷稅,又要避免糊里糊涂多繳稅;其次要防范所有的違規行為,不主動觸碰稅務征收底線,盡量做到發票、貨物(服務)、款項“三流一致”,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多開金額,不虛列虛假交易事項;最后,重視合規,將合規作為企業納稅必須堅持的底線和原則,同時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最新的稅收政策,更新稅務知識。
參考文獻:
[1]歐舸,金曉茜.淺談稅收大數據時代的金稅三期工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
[2]楊軍旭,王懷旭,史景宇.金稅三期與完善稅收征管研究[J].山西財稅,2015(1).
[3]李宏鐘,余勁,等.“金稅三期”構架下財行稅信息化管理的思考——以成都高新區地方稅務局為例[J].國際稅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