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科
【摘 要】移動閱讀時代,紙質圖書何去何從。文章闡述了高校圖書館紙質圖書七個方面的存在價值,并提出了加強紙質圖書閱讀引導的措施。
【關鍵詞】紙質圖書;高校圖書館;存在價值
1、研究背景及意義
伴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閱讀習慣由傳統的紙質文本閱讀逐步向互聯網閱讀尤其是移動閱讀轉變。移動閱讀以便捷、無障礙的資訊獲取方式,適應了社會生活的快節奏和人們休閑的、隨意的閱讀需求。近年來,紙質圖書的存廢論一直是出版界和圖書館界關注的一個焦點。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保障中心,其紙質圖書何去何從?這是關系到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大問題。
1.1明確紙質圖書的存在價值就是明確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價值
雖然,近年來讀者移動閱讀和數字圖書館建設風頭正勁,但紙質圖書及相關業務工作仍是高校圖書館的主體工作。移動閱讀時代,為什么喜歡時尚、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還需看紙質圖書?紙質圖書在大學生學習中起什么作用?探究這個問題,就等于探究高校圖書館以紙質圖書為中心的各項工作的價值和館員工作的意義。
1.2明確紙質圖書的存在價值就是明確大學生閱讀教育的方向
如今大學生普遍感覺圖書館的時間十分有限,都希望能用有限的時間獲得最好的閱讀效果和收獲。然而,一邊是移動閱讀的信息化浪潮,一邊是圖書館海量的紙質文獻,這讓大學生陷入閱讀的選擇性困惑中。他們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多讀書、善讀書、讀好書”對于他們成長成才尤為重要。而探究和明確紙質圖書的存在價值是圖書館教育引導大學生閱讀的前提。
2、紙質圖書的存在價值
書的價值在于記載和傳承人類知識。在網絡時代,圖書不僅有紙本的形式,還有數字圖書的新媒介形式。人們開始在紙質圖書與數字圖書之間選擇和比較,其結果也是眾說紛紜,一則說紙質圖書會被數字圖書完全取代,又則說紙質圖書的閱讀始終優于數字圖書,再則說紙質圖書會與數字圖書并行而存。[1]筆者認為,相對于數字圖書,紙質圖書的存在價值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2.1便于保存
網上閱讀到的好文章沒有保存,想再看時已無蹤跡;要么保存后,因電腦更換、故障等不復存在;要么因操作系統、軟件更新等無法使用而遺棄。總之,數字圖書因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圖文技術不斷的推陳出新而難以保存、續用,要像紙質圖書那樣多年珍藏幾乎不可能。而紙質圖書是固化的載體形式,便于人們保存、珍藏,這是它的價值優勢。
2.2便于記憶
學習的過程也是記憶的過程。移動閱讀受其閱讀的方式、顯示器尺寸等局限,閱讀的持續性、穩定性和連貫性較差,不利于記憶和背誦。學生捧書籍邊看邊讀邊背誦常見,一邊看手機或電腦一邊背誦卻很少見。究其原因,是因傳統的紙質圖書閱讀更便于讀者專注和記憶,這也是大學生依賴紙本圖書的原因。
2.3便于深度學習
靜心、潛心的深度學習對于一個人增長知識和才干尤為重要。走馬觀花似的移動泛閱讀、碎片化閱讀所呈現出信息的龐雜海量、快速更新和表面化等特點,加之人們移動閱讀選擇的時間和地點等,幾乎沒有給人留下深度學習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傳統的紙質圖書閱讀更有利人們深度的學習。因此,紙質圖書才是適合大學生以拓展性學習和研究型學習為主的深度學習。
2.4便于反復閱讀
人們學習書本知識都有一個了解、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一本好書不是讀一遍就能讀懂、讀透的,反復閱讀有助于人真正從書中學到知識。毛澤東曾經讀了十遍李達所著的《社會學大綱》。一代偉人尚如此,普通人讀書特別是品讀經典就更需反復閱讀。反復閱讀的過程不僅需要圖書以便于拿取的方式長期保存,且需要在讀書中前后翻頁、進行比較和思考。這些只有傳統的紙質圖書閱讀才便于實現。
2.5便于批注
看書過程中對內容進行標引、批注不僅能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習效果,且能為繼續學習奠定基礎,保持學習的連貫性和延續性。閱讀時不能標引、批注,讓人感覺閱讀難以做到專、深,閱讀效果和收獲大打折扣。就紙質圖書和數字圖書兩種閱讀來看,紙質圖書更便于讀者標引、批注,學習效果也更好。當然,從圖書館借出的書籍是不能標注的,但閱讀中可作讀書筆記。作讀書筆記同樣是紙質圖書閱讀較數字圖書閱讀更為方便。
2.6有利于視力保護
無電磁輻射危害的紙質圖書閱讀較移動閱讀更有利于保護人的視力。近年來,手機和電腦在青少年中的普及,這也是導致青少年近視比例越來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時間在手機或電腦屏幕上閱讀會對人的視力造成較大損害。如今,基于對視力保護,人們開始有意識地控制移動閱讀的時間。
2.7具有權威性
圖書的權威性直接影響人們獲取知識的真實性和正確性。紙質圖書出版發行流程規范,其出版的編輯、審稿、校對、排版、印刷等有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其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書號等有明確的標識。紙質圖書無論從學術性還是知識性都有著網絡訊息無可比擬的權威性。故大學生學習應首選正規出版的紙質圖書,這也是正確的、權威的知識來源。
3、高校圖書館加強紙質圖書閱讀引導的措施
紙質圖書以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奠定了其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當前,高校圖書館需加強對大學生紙質圖書閱讀的引導,要著重在文獻資源建設和宣傳推廣加強措施,教育引導大學生將閱讀重點回歸到紙質圖書上,養成“多讀書、善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3.1加強紙質文獻資源建設
首先,著重加強紙質文獻資源建設,合理搭配紙質文獻與數字資源的結構,保障學校教、學、研工作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要。其次,加強紙質圖書招標采購過程的管控,提高圖書采購的質量。第三,在資源建設過程中,廣泛征求師生的意見建議,廣納師生推薦的書目,滿足師生閱讀需求。
3.2加強紙質圖書宣傳推廣
首先,圍繞課堂、課業學習開展圖書閱讀推薦。要與教學教師開展合作,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的要求和特點,推薦相應的專業輔導及拓展閱讀書籍;第二,加強新書和經典圖書的宣傳推薦。①利用新媒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新書好書推薦;②利用“4.23”讀書月、新生入館教育、讀書沙龍等活動開展新書好書推薦;③利用導讀書目、暢銷書排行榜、借閱排行榜等開展好書新書推薦;④要利用網絡、微信、QQ、論壇及宣傳冊、宣傳欄、板報等方式開展新書好書推薦,營造輿論宣傳氛圍。
【參考文獻】:
1.黃寶文.淺論后閱讀時代紙質圖書與數字圖書的并行共存[J],新聞研究導刊,2016(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