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婷
摘要:《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小組合作仍是目前英語學習的主要形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合作、互動能力,因此采取恰當的方式,創新小組學習模式將會進一步突出小組學習的效果。然而在目前的小組學習中依然存在較多問題,以至于小組合作作用不明顯,小組學習成效不顯著。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生小組學習的現狀、根據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小組學習效率的可行性對策建議。
關鍵詞:小組合作;教學效率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是建立個別化自主學習模式的重要教學組織形式,小組學習具有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的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小組合作學習能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等。小組合作的優勢有多方面的,一是有利于培養學生間的合作意識,二是有助于增加學生之間的了解和認知,三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四是有助于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但是小組合作要做到各個方面協調好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一、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一要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分好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互助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一般以4-6人為宜,成員的組成既要考慮到學習成績優、中、差的搭配,又要考慮他們原有的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因素。每組最好都安排活躍、善于關心、鼓勵他人地學生,這將有利于小組學習中調動、關注弱勢群體參與地積極性;二要加強小組長配備。確立好學習小組后,采取輪流擔任小組長的形式,根據小組成員內的表現,由各小組每次成績進步最大的人擔任組長,而不是固定的由英語成績最好的成員擔任。這對組員可以起到激勵性的作用,為了爭做小組長,每個人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會更強,努力實現每一次的進步,這對與個體、小組、整個班級來說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小組學習任務明確具體
任何一項學習活動,都必須明確目標任務,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有奮斗目標,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之中,在分小組合作學習前,一定要給學生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只有學生明確了方向,有了奮斗的目標,才能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三、養成善于傾聽和思考的習慣
傾聽是交流的前提,能否傾聽是有效合作的關鍵,因為合作探究的問題往往是學生個體無法解決的難題,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如果你不會傾聽組員的見解,你就很難突破問題的答案。在全班交流匯報環節中,你不會傾聽,你就很難全面正確的把握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所以傾聽是課堂學習高效的關鍵之一。
老師認真傾聽的習慣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學生。讓學生在傾聽時注意不僅要聽清對方講了什么,還要找出對方的答案與自己答案的異同,小組內交流發言時不要隨意插話,要邊聽邊思考,理解別人講話的主要內容,便于在聽后對對方的發言做出評價與補充,要發現別人的錯誤并避免自己犯相同的錯誤。“接龍”是一種有效的培養學生傾聽的活動形式,在小組練習活動中,讓小組成員之間每人說一句或說一段話,再由發言者邀請組內另一位同學接著說下去,那么小組內的每一位同學必須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同時積極思考下面的內容怎么回答,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小組成員間的思維是活躍的、積極的。
四、開展課堂學習小組競爭
“競爭”不但可以增強人的治理效應,能夠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還能很大程度上調動人的非智力因素,促進集體于個體成員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合理引入學習競爭機制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一是開展組間的競爭。根據之前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分組標準所分好的小組,在每個組內都存在高、中、低三個層次學生的基礎上,使全班各小組之間展開公平競爭。采用A1組與B1、C1、D1組,A2組與B2、C2、D2以此類推形成學習上的競爭;二是組織開展不同小組內同學之間的競爭。即A1組的1號可以與B2組的1號,C1組的1號可以與D1組的1號,以此類推開展學習之間的競爭,競爭可以是課堂上的回答問題、課堂展示、匯報交流等的課堂上的比賽,也可以將其延伸到課下,可以是作業的檢查評比,預習任務完成情況等對學習小組間相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評價,努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緊迫感,在相互對比的過程中積極的展示自我,改進自我、提升自我。
五、有效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評價
客觀有效地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同樣會發揮重要作用,要以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以激勵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
首先,注重小組之間的相互評價,小組展示結束時,其他各組通過舉手討論評價,然后老師點評,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被點評的小組記錄員要做好情況記錄工作,根據各組記錄情況,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優秀小組。其次,最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彰,評出“最佳學習小組”、“最佳潛力小組”、“最佳表演小組”。努力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努力做到班級內處處有競爭,課課有評比,天天有總結,讓學生每天都有監督,每天都有收獲,同時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評價標準盡可能多樣化、豐富化,避免單純地以學習成績為衡量指標,根據同學們各自的表現與專長在各小組中選出“最佳管理之星”、“討論之星”等等,使每個學生都能受到激勵,從而爭取不斷進步。
總之,小組學習模式在小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運用不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也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師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指導性,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使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協調和競爭的品質得到了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賈可;路海東;李環宇.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幾個關鍵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03)
[2]云會.淺析運用小組學習促進英語教學[J].科技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