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小孩的家庭和年輕人,把票投給了工黨
6月8日,英國又一次舉行了大選。保守黨獲得了318個議會席位,勉強保住了執政黨的地位,但由于比選舉前丟掉了13個席位,失去了絕對多數地位。第二大黨工黨盡管沒有擊敗保守黨,但席位增加了30個,獲得262席。
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保守黨贏了,但愁眉苦臉,要尋求與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工黨輸了,卻興高采烈,因為它們的支持率大大上升了。
我的感覺,是很多有小孩的家庭和年輕人,把票投給了工黨。
正在讀中學的女兒放學回家,我問她,你們同學議論大選了嗎?她很肯定地點頭說,是,同學們都覺得工黨好。
這大概是因為,工黨的競選綱領中明確提出,如果當選,將會免除大學生學費,還會提供生活費貸款。對我家來講,這意味著,兩個孩子只要讀上大學,未來的生活就不用我們操心了。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英國,這實在是個有誘惑力的承諾。
不過,保守黨執政,對于我家來說,也并非完全沒有好處。將年滿16周歲的女兒,接到了兩所相當于中國國內重點中學的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即有別于私立學校和普通公立學校的一種以學業優秀的非富裕家庭學生為主要培養對象的公立學校,此前一度被英國政府廢除——編者注)的錄取通知。每年撥款5000萬英鎊扶持文法學校,是梅首相執政后開始大力推行的政策。如果女兒2017年秋天能去兩所中學的任何一所,我們都會非常欣慰。
當然,本次選舉的核心問題,還是即將開始的英國脫歐談判。
目前的形勢,對宣稱既可以脫歐又不影響英國穩定的保守黨來說,不太樂觀。很多移民已經開始離開英國,比如來自歐盟國家的護士人數已經驟減,嚴重影響了英國醫院的服務質量。
還有對于社會安全的擔心,也影響了選民對于保守黨的信心。2017年以來英國連續發生了三起恐怖襲擊事件,而且每一起均是自殺式襲擊,最近一起的兇手還被證實是在英國長大的穆斯林青年。
這讓英國人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與此同時,保守黨還要大幅削減整個倫敦警察局的預算。倫敦市長薩迪克·汗說,如此下去,要有一半的倫敦警察局關門大吉。
所以,這一次保守黨輸了“絕對優勢”,歸根到底是因為沒有能夠有效回應民眾對于“脫歐”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核心訴求。更重要的是,他們沒能抓住年輕一代的心。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鬧心的大選也有積極的一面,就是民眾參與度有史以來最高。在“內憂外患”的壓力之下,英國人開始認真反思:未來的路,我們到底要怎么走?
安光系
資深媒體人,現居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