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

[摘 要] 借助“五項修煉”,攻克學校教師和諧團隊學習障礙、個體努力、自我超越,讓教師關注相關事件、改善教師心智模式,突破教師組織“智商”、利用管理學效應,構建和諧教師團隊;建立共同愿景,凝聚組織成員,促進整體思考的主動積極性、修煉團隊學習,踐行團隊致勝,杜絕經驗學習的錯覺、系統思考,與各項修煉的整合,落實“個體努力、團隊致勝”學校精神的形成;修煉團隊學習,踐行團隊致勝,使教師形成強大的群體內聚合力,形成現代學校建設教師和諧團隊。
[關鍵詞] 拓展活動 評 價 構 建 和諧團隊
近年來,隨著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學校開始將目光關注到學校教師隊伍學習力方面。許多學校已經深深地意識到:教師作為學校重要的人力資源,其學習力是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學校教師學習力的質量與效果,將呈現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強與弱,決定著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當今教育的競爭是教師人才的競爭,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學校教師團隊學習力的競爭。
我校在城鄉教育統籌發展、均衡發展的背景下,校園環境和硬件條件有了較大改觀,教育教學工作有較大提升,但就辦學水平來講仍然是薄弱學校。針對實際情況,學校提出:以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為理論指南,以建設優秀學習型教師團隊組織為切入點,把教師集合體變為團隊、把教師團隊變成基于學習型組織的團隊,增強教師團隊組織學習力,以促進學校發展。
一、現實:學校存在教師團隊組織學習障礙
(一)局限思考,缺主動積極
很多教師常常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聽不進其他同事的意見、建議,缺少大局意識,不考慮整個學科組、整個班集體、整個年級的情況,遇事不愿意協商、不愿意溝通、更不要說妥協,甚至故意對抗。
(二)關注微觀,缺中觀宏觀
學校很多教師普遍只關注自己的班集體、自己的學科、自己的工作,不關心臨近的班級、不關心同一個班級的其他學科、不關心同事怎么做,不熱衷于交流、協作、資源共享和相互鼓勵,喜歡各自為戰、各行其是。普遍認為,一個教師,只要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一個好教師。部分教師喜歡專注于個別事件,比如清潔衛生,抓清潔衛生到底為了什么,關注的是每天學校德育處檢查是否可以得滿分,對于學生的衛生習慣、自覺勞動的習慣、尊重別人勞動成功的品質、一個人的文明素質、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班集體等等反而關心不多,更不要說整個年級、整個學校的發展。又比如,關注績效工資的分配,重點關注自己拿了多少、別人怎么比自己多,不關注學校整體發展、不關注其他教師比自己付出更多貢獻更大。
(三)歸罪于外,缺變化應對
一個班級不好、學生成績不好,往往歸咎于生源太差,很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是否有失誤,更談不上承認自己有責任、承認自己是“產生”差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多種原因,相當部分教師長期“屢教屢敗”,漸漸出現職業倦怠,對工作無所謂,得過且過。自己的學科、自己的班級、自己的工作,因為多種原因漸漸變差了、變得落后了,但是沒感覺,還覺得無所謂、很正常,結果成了溫水煮青蛙——變成“差”教師了。
(四)囿于經驗,缺整合重建
學到了錯誤的經驗,還當成了寶貝。教師的某些教育教學經驗在特定的年代和條件下似乎是對的、合理的,但是是不是真的符合教育規律,就很難說了。但是我們不少教師卻學到了這些經驗。
(五)立足小我,缺智慧大氣
管理團隊成員之間,經常出現為了保護自己,不提沒有把握的問題,為了維護團結,不提分歧性的問題,為了不使人難堪,不提質疑性問題,為了使大家接受,只做折中性結論。封閉心靈,不作有效溝通,要么面和而心不合,要么簡單地執行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自我防衛的管理團隊不是智慧聯合,相反導致了團隊弱智。
上述這些障礙已經跟了我們很多年,導致學校多年來教學質量提高不明顯、教師專業發展水平不高、幸福指數低、學校發展緩慢。
二、策略:建立優秀學習型教師團隊組織
(一) 建立教師和諧團隊的組織管理新模式
1.用思想引領,精神聚眾
學校在這幾年的研究中總結提煉出學校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個體努力、團隊致勝”。
一方面,由于師資參差不齊,團隊成員并不完全是團隊自己選擇,往往還有些被動接受的成員,因此一個年級的教師起初還只是一個集合體,不是一個團隊;另一方面,從年級教師群體產生的過程來看,一個年級的教師也需要用某種理念不斷整合才可能成為一個團隊。
學校讓團隊成員知道:團隊需要營造、需要管理,團隊管理以人為中心,成員之間關系平等,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齊心協力,志同道合;團隊管理既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于集體利益,更強調耐心傾聽并積極回應團隊成員觀點、對團隊成員提供支持并尊重他的興趣和成就的價值觀念;每個團隊成員都要成為“個體努力”的個體;分析自身實力、優勢和劣勢,每個團隊成員樹立“團隊致勝”的信念。
2.大膽授權,組建扁平組織,變革管理
學校堅持教師評優晉級“三公”原則,公平、公正、公開。事前公布游戲規則,事后公開投票,沒有喜惡,沒有論資排輩,只要有成績、只要在團隊建設中貢獻大、累計貢獻大就能上。這是實現真和諧的前提和保證。否則,只是為了“團隊”而“團隊”。
學校嘗試建立各種基于任務的教師團隊,減少中間管理層,最大限度地將權利向組織結構的下層移動,讓最下層單位擁有充分的自主權,讓他們明白工作不是為學校、為校長,是為了團隊的發展,團隊發展共建共享。如下圖:
①海選團隊領袖——年級主任
一個優秀的團隊需要一個優秀的領導核心,這個人就是年級主任。年級主任不是行政干部,他沒有行政權力,他要管理好一個年級,需要靠團隊支撐,更需要靠自己的影響力去帶領、引導和激勵團隊成員。
②年級主任提名管理助理——班主任和備課組長
團隊管理需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見,從而帶動大家暢所欲言的助理管理人員,這些人就是班主任和備課組長。年級團隊的核心是班主任團隊,一個年級的班主任應當能夠彼此包容、相互接納,志同道合。備課組長不能只關心學科問題,還要關心年級管理,成為年級主任的助手。
③根據學校需要設立年級顧問
這是學校在實施“個體努力,團隊致勝”的一個重要舉措。他不是班主任,而是一名普通教師,他能夠用普通教師的身份以團隊的名義發表意見、鼓勵教師。
④實現團隊管理團隊、選聘教師
團隊組建時,我校采用班主任與科任教師雙向選擇以及年級主任、班主任與科任教師談話協商的方法。堅持相互支持、共同發展。
3.變革評價方式,激勵團隊成功
學校改變以前計算單個教師教學成績的方法,轉向以團隊評價為主、個人評價為輔的方法。明確“成長在個人,成功靠團隊”、“團隊決定一個教師的高度”、“會拉后腿的少拉后腿就是做貢獻,能多做貢獻少做了貢獻也是拉后腿”,看進步、看狀態、看用心,“同事的評價是最高評價”。績效工資分配也從“精確計算個人”轉向“團隊獎 + 個人獎”。教師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成敗,但在乎團隊的成敗,可以不在乎領導的評價,但在乎團隊的評價。其心智模式在悄悄變化。
(二)教師和諧團隊的構建策略
1.借助“五項修煉”,攻克學校教師和諧團隊學習障礙
(1)個體努力、自我超越,讓教師關注相關事件
學校強調“個體努力”,也是在思考如何磨練個人才能、促進精神成長,學習如何在生命中產生和延續創造力。通過建立個人“愿景”、保持創造力、誠實地面對真相和運用潛意識,實現自我超越。個體努力(個人學習)是組織學習的基礎,是組織生命力的不竭之源。
(2)改善教師心智模式,突破教師組織“智商”
①利用管理學效應,構建和諧教師團隊
“個體努力”,未必能取勝,——“螃蟹效應”
學校讓老師明白:竹婁里面放一群螃蟹,不必蓋蓋子,螃蟹肯定不會爬出去。這就是“螃蟹效應”。互相牽制、跟風、內斗的屬性是致使螃蟹永遠爬不出竹簍的直接原因。“螃蟹效應”說明“個體努力”,未必能取勝,要想取勝必須克服“螃蟹效應”。
思想統一比智慧本身更重要——阿爾布萊特法則
阿爾布萊特法則是說把一群聰明人收編進組織后,結果往往變成集體性愚蠢。教師雖然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也算智慧型人才,但是如果聚合不佳,同樣會集體性失聰,教育目標難以實現。學校讓教師明白在團隊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需要全體成員開放心靈,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接受別人的想法。
②開展教師拓展活動,構建和諧教師團隊
學校以開展教師拓展活動為載體,訓練教師和諧團隊。教師拓展培訓逐步形成“五步”體驗式學習:體驗 分享 交流 整合 應用。形成學校自己的拓展活動特色:第一、自主設計。學校設立以心理學教研組為主的拓展活動部,自主設計活動;第二、強調做中學。拓展活動要求參與者在活動中做,做中體驗,做中學;第三、有針對性設計方案、組織實施。針對學校教師存在的問題,梳理需要解決的問題,必須急迫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設計活動,由學校自己專門團隊組織實施;第四、拓展活動種類豐富。心理類、體驗類、生活類、競技類、師生混合類等等。第五、主題鮮明。無論何種拓展活動,都是為構建教師和諧團隊、讓教師對組織有歸屬感。三年來開展60余次各種教師拓展活動,通過拓展達到凝神聚心、實現超越、建立和諧教師團隊。
(3)建立共同愿景,凝聚組織成員,促進整體思考的主動積極性
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煉就是建立一個為組織成員衷心擁護、全力追求的愿望景象,產生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和驅動力的偉大“夢想”。 我們提出的學校愿景是“不同層次的教師得到發展,工作有成就感、幸福感,從而教會學生有成就感、幸福感;學風良好,學生愛學樂學,厭學學生大幅度減少,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進步、有收獲、有發展;初中高中協調發展,初中能為高中發展提供數量足夠、質量達標的生源,高中繼續保持發展優勢,全校實現和諧——師師和諧、師生和諧、生生和諧、初高中和諧。”
(4)修煉團隊學習,踐行團隊致勝,杜絕經驗學習的錯覺
團隊學習必須建立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和建立共同愿景等修煉的基礎上,組織成員才能以開放、真誠的態度不斷相互練習深度思考與求真的對話技術。團隊學習的是發展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團隊學習最能體現團隊致勝。未能整體搭配的團隊,其成員個人的力量會被抵消浪費掉。即便個體格外努力,但是他們的努力未能有效轉化為團隊的力量。當一個團隊能夠整體搭配時,就會匯聚出共同的方向,調和個別力量,是力量的抵消或浪費減至最小。整個團隊就像凝聚成的激光束,形成強大的合力。
(5)系統思考:與各項修煉的整合,修正局限思考
系統思考是五項修煉和學習型組織中整體動態搭配力的核心,它要求人們用系統的觀點看待組織的發展。系統思考訓練我們如何擴大思考的時間范圍,將問題放回它所處的系統中來思考,借以了解問題所在系統的全貌。學校運用理念“1=n,n=1”進行系統思考,與各項修煉整合,修正教師的局限思考。
2.建立優秀學習型教師團隊組織,落實“個體努力、團隊致勝”學校精神的形成
(1)幫助教師實現自我超越
①用“跳蚤效應”對老師進行啟示
我們都知道跳蚤效應,跳蚤因為怕撞到頭上的蓋子,調節了自己跳的目標高度,而且適應了它,不再改變。跳蚤從跳高“冠軍”到“自我限制”,并非自身已失去跳躍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學乖了,習慣了,麻木了。
②讓老師在游戲中思考
比如游戲:在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最多還能再放進多少個回形針才不會讓水漫出來呢?
答案:能裝下的回形針讓你無法想象。
啟示:讓老師去感知人的潛能就像這個裝滿水的杯子,能量是無限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要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座金礦,潛能是人類最大卻是開發最小的寶藏。正如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奧托說“一個人所發揮的能力,只占全部能力的4%”。
(2)建立共同愿景,凝聚激勵人心,有效促進個人愿景與學校愿景相“統一”
①由年級管理團隊共同決定團隊隊名及口號
這個團隊隊名及口號要管三年,既適合學生,也適合老師。既是口號也是愿景。它反映這個管理團隊的思想和抱負,草根產生,力量無窮。比如我校高一隊名“智聯隊”,口號“自信自律、拼搏進取、智慧聯合、再創佳績”;高二隊名“太陽隊”,口號“共建共享,幸福成長”…… 。
②制定雙重目標
和諧相處,一起努力,一起拼搏、一起成功、一起幸福,這是團隊的基本目標。直接目標很明確,就是中考高考獲得區教育局表彰或突出貢獻獎。這個目標從初一高一就開始。目標讓團隊成員感到溫馨,看到希望。確立雙重目標,讓教師不為中考高考而教,是重在過程、重在幸福,減少教育的功利;為中考高考而教,是因為教育需要考試、需要檢驗,但又不是唯一目的。
③形成教師強大的群體內聚合力
學校以提高教學成績為目的共同編寫“導學案”,按照“導、思、測(DSC)”模式把老師“抓”在了一起。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和學的方式、培育學生自信心、增強學生交往合作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驗,需要經常反思、需要解決這種教學模式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又把老師“抓”在了一起。教師互動互助互勵,是教師成長最有效的培訓。
開展和諧年級組、備課組、教研組、班組評選活動,引導團隊學習。在制度層面和輿論方面引導教師之間的和諧相處、和諧發展。
④有效促進教師形成系統思考
漸進 “1=n,n=1”,倡導“雁陣效應”、四個“欣賞”,有效促進教師形成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五項修煉和學習型組織的核心和關鍵。沒有系統思考,前幾項修煉就會被淡化,最終無法建成自己的學習型組織。
漸進“1=n,n=1”。學校在實施“個體努力,團隊致勝”的過程中同時貫穿“1=n,n=1”的理念。“1=n”就是要求年級教師中的每個人都有整體觀念,1個人管n個班,1個人頂n個人來用;就是要讓個人的價值在團隊中進一步完善和擴大,讓個人的力量在團隊中得到補充,讓個人的失誤被團隊糾正;就是需要每個教師使出最大的力量去完成自己分擔的任務,實際就是“個體努力”;“n =1”就是強調n個人團結一心,n個人擰成一股繩,n個人的智慧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來用,n個人來管一個年級,n個人一起創造成功,n個人一起實現團隊目標,也就是“團隊致勝”。 “1=n,n=1”就是系統思考
倡導“雁陣效應”。大雁在飛行時總是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人字的頂端有一只大雁在領飛,所有的大雁都在不斷地鳴叫鼓勵。當領飛的大雁疲勞時,另一只大雁就會替它領飛,如此周而復始。這就是管理學中的“大雁效應”。實施“個體努力,團隊致勝”,也正是要借鑒這個原理,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和主體性,要求教師輪流領隊,相互鼓勵。同事的教學成績在前,表示祝賀并虛心學習,力爭下次我來領隊;當同事暫時處于后進時,給以及時鼓勵,運用團隊的吸附力幫助同事。通過追求部門行為和整個團隊行為的和諧一致,來達到提高工作效能之目的。
引導“四個欣賞”。學校強調,欣賞我們的學校、團隊、同事、自己。
三、學校建設學習型組織教師團隊的收獲和成果
(一)學校教師和諧團隊基本形成
和諧團隊并不是幾個人在數量的集合,需要成員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負責、密切協作,工作積極、主動,運用集體智慧將整個團隊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于某一方向,形成比原組織整體效益高得多的特殊團隊。我們建成了相適應教師隊伍發展的和諧團隊。
(二)促進了學校管理變革
目前,學校組建了新的組織結構,各處室組織機構更加簡潔,整個結構偏于扁平化。學校管理更加民主科學,更加有效,教師工作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三)學校文化建設效果顯著
學校開始把 “個體努力,團隊致勝”作為辦學理念。通過實踐,找到了學校發展致勝的法寶,這就是“1=n,n=1”。這在前文有述。教師拓展培訓逐步形成體驗式學習圈:體驗 分享 交流 整合 應用,強調在做中學,每學期學校都要開展10余場各種教師拓展培訓,通過拓展達到凝神聚心、實現超越。
(四)學校獲得全面發展
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競賽500余人次獲獎;初中教學質量連續獲得區教育局表彰,高中2012—2016年被市教育局評為高中教育優秀學校。
干部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論文比賽、賽課、個人榮譽稱號300余人次, 20余人次獲碩士學位證書。
這幾年,建設學習型組織的和諧教師團隊工作,最直接的成績就是獲得了市、區教育局的各種表彰獎勵、社會認可度大幅度提升,學校年度目標綜合考核連續六年獲得區教育局表彰。連續四年獲得區和諧教育研究先進單位稱號。學校被區教育局授予教育改革突出貢獻獎、社會影響力提升突出貢獻獎。學校“個體努力,團隊致勝”的做法多次在全區校長會上交流,獲得中國教育學會專家、以及省、市專家充分認可和高度贊揚。……
參考文獻:
[1] 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上海: 三聯出版社,1994.10.
[2] 陸莉玲.“和而不同”型教師團隊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 2000.
[3] 馬長澤.教師團隊合作機制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0.4.
[4] 姚麗杰.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營造合作型教師團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0.5.
[5] 張雙林.鍛造品質凝聚精神 建設高效和諧團隊[J].江蘇教育研究,2010.8.
[6] 薛煥玉.對學習共同體理論與實踐的初探[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