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恩龍,張金鶯
(撫州市醫學科學研究所a.檢驗科;b.全科門診,江西 撫州 344000)
血清PCT、hs-CRP、WBC計數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華恩龍a,張金鶯b
(撫州市醫學科學研究所a.檢驗科;b.全科門診,江西 撫州 344000)
目的 探討血清降鈣素原(PCT)、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WBC)計數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方法 選擇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組)120例及健康體檢者(正常對照組)120例,分別檢測2組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的水平。結果 感染組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均P<0.05)。感染組入院時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低于入院后24 h(均P<0.05),入院時及入院后24 h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后3 d(均P<0.05),入院時,入院后24 h及入院后3 d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后5 d、出院時(均P<0.05)。結論 血清PCT、hs-CRP和WBC計數可作為診斷、鑒別感染性疾病的指標。
感染性疾病;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老年人
感染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發病率較高、危害極大。對患者的疾病類型、感染程度進行及時的診斷,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1]。降鈣素原(PCT)、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WBC)計數是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常用的檢測指標,隨著患者細菌感染的加重,患者PCT、hs-CRP和WBC計數均明顯升高[2]。為此,本研究探討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PCT、hs-CRP、WBC計數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撫州市醫學科學研究所門診就診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組)120例,均經血培養、血常規檢測、膿性分泌物培養及X線檢查確診為感染性疾病。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齡55~80(69.5±5.5)歲,病程2~10(4.5±2.2)d。選擇同期在撫州市醫學科學研究所門診體檢的健康體檢者(正常對照組)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齡57~78(69.5±5.5)歲。2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標本采集:2組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加入肝素鈉抗凝,3000 r·min-1離心10 min,取血清,放置-20 ℃ 冰箱保存,待測。檢測方法:對2組,使用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WF-0901/1型免疫熒光定量檢測儀及配套試劑檢測血清PCT的水平;使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的AU6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血清hs-CRP的水平;使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的LH-75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WBC計數的水平。以上具體操作根據儀器標準化操作程序及根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感染組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2組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的比較
*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感染組入院后5 d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與出院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院時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低于入院后24 h(均P<0.05),入院時、入院后24 h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后3 d(均P<0.05),入院時和入院后24 h、入院后3 d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后5 d、出院時(均P<0.05)。見表2。

表2 感染組不同入院時間及出院時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的比較
*P<0.05與入院后24 h比較,#P<0.05與入院后3 d比較,△P<0.05與入院后5 d、出院時比較。
目前,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應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3]。PCT是一個新型的炎癥指標,是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3 000的蛋白質,該蛋白質為降鈣素前體,健康人中的血清PCT水平較低,通常<0.5 μg·L-1,部分人群中血清降鈣素原含量幾乎難以被檢測出來[4]。當機體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炎癥時,血清PCT水平迅速升高;當機體由于免疫、過敏或發生病毒性感染時,血清PCT水平不會發生變化。血清PCT可作為臨床中診斷與檢測機體細胞炎性感染的重要指標,通過檢測血清PCT來判斷感染類型,即細菌性或病毒性[5]。血清PCT水平的高低與患者細菌感染程度密切相關[6]。當患者細菌感染越嚴重時,其體內的血清PCT水平越高;當患者細菌感染較輕微時,其體內的血清PCT水平的變化并不明顯。
hs-CRP是肝臟合成的一種球蛋白,同時也是機體受到損傷或并發疾病炎癥后出現的一種敏感反應蛋白。當機體受到細菌感染引起炎癥時,hs-CRP的合成迅速增加,且在炎性反應發生的50 h內達到頂峰[7]。另外,hs-CRP不僅對細菌感染較為敏感,而且對病毒感染、慢性炎性反應與急性創傷、燒傷或手術等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hs-CRP水平的升高與患者的感染程度或組織損傷程度呈正相關[8]。hs-CRP是臨床中判斷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組織損傷的重要標志物,能夠用以輔助鑒別感染性疾病的類型[9]。在臨床中多種炎性反應、多種感染均可導致機體的WBC計數發生變化,但在各種臨床表現中機體的WBC計數改變并不是感染的獨立檢測指標。一般情況下,WBC計數可聯合其他血清學炎癥因子水平評估感染性疾病的發生情況[10]。
本研究結果顯示,感染組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均P<0.05)。感染組入院后5 d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與出院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院時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低于入院后24 h(均P<0.05),入院時、入院后24 h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后3 d(均P<0.05),入院時和入院后24 h、入院后3 d血清PCT、hs-CRP及WBC計數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后5 d、出院時(均P<0.05),提示血清PCT、hs-CRP和WBC計數可作為診斷、鑒別感染性疾病的指標。
[1] 吳修宇,鄧夢,黎楊楊,等.降鈣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75-77.
[2] 楊德平,狄勇.PCT、WBC、CRP 聯合檢測對早期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11):1485-1486.
[3] 邢正皓.PCT、CRP、WBC聯合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5,17(6):509-511.
[4] 陳蘭剛,鄧耀明.PCT、PA 和 WBC 檢測在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6(1):35-36.
[5] 王紅利.CRP、PCT、WBC聯合檢測在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鑒別診斷價值[J].黑龍江醫學,2015,39(8):880-881.
[6] 歐陽玉立.CRP、PCT和WBC計數聯合檢測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5):40-41.
[7] 周紅娟,高錦萍.WBC/hsCRP/PCT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西部醫學,2015,27(11):1692-1694,1698.
[8] 王金鈴.CRP、WBC、PCT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23):37,53.
[9] 唐家玉,梁金明,陳聰,等.hs-CRP、PCT、WBC在兒童炎癥性疾病早期診斷的臨床意義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8):1051-1052.
[10] 邸書涵,張一兵,羅真真,等.急性肺炎患者血清HO-1同WBC、hs-CRP及PCT關聯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6,18(5):16-19.
(責任編輯:胡煒華)
2016-07-22
R446.1
A
1009-8194(2017)03-0020-02
10.13764/j.cnki.lcsy.2017.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