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軍
(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附屬陳村醫院兒科,廣東 佛山 528313)
按摩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胃潴留的療效
黎 軍
(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附屬陳村醫院兒科,廣東 佛山 528313)
目的 探討按摩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胃潴留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98例胃潴留患兒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2組均給予常規治療、護理和胃管插管鼻飼,并通過胃管給予多潘立酮片治療。在此基礎上,試驗組加用按摩治療。 觀察2組治療前、治療7 d后的喂奶2 h后胃內容物總量和日增奶量、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及臨床療效。結果 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5.92% 比81.63%,P<0.05)。與治療前比較,2組治療7 d后的喂奶2 h后胃內容物總量均明顯減少(均P<0.05);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治療7 d后的喂奶2 h 后胃內容物總量減少更明顯,日增奶量更多,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均P<0.05)。結論 按摩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胃潴留療效確切,能夠顯著改善患兒的癥狀,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是治療早產兒胃潴留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胃潴留;按摩;多潘立酮;早產兒;療效
早產兒由于各系統發育不完善,胃腸激素水平低,胃動力差,容易發生腹脹、胃潴留和嘔吐等不耐受現象,對患兒生長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1]。目前,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早產兒出生率也逐年升高,其胎齡越小,喂養不耐受發生率越高,而胃潴留是喂養不耐受的主要表現之一,為探討其有效治療方法,筆者對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附屬陳村醫院收治的胃潴留患兒98例進行分組研究,探討按摩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胃潴留的臨床療效。
1.1 研究對象
選擇胃潴留患兒98例,均符合胃潴留的診斷標準[2],均為早產兒,排除胃腸道和其他臟器嚴重發育畸形的患兒。將98例患兒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2組:試驗組49例,男27例,女22例,胎齡30~37(34.24±2.31)周,出生體質量1.89~3.45(2.12±0.32)kg。對照組49例,男28例,女21例,胎齡31~37(34.19±2.34)周,出生體質量1.84~3.41(2.16±0.25)kg。2組性別、胎齡及出生體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2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輸液、保暖、營養支持等治療,同時給予護理、胃管插管鼻飼。在喂奶前15~30 min通過胃管給予多潘立酮片0.2 mg·kg-1,3次·d-1。在此基礎上,試驗組加用按摩治療。在喂奶前30~60 min推半門、補脾經和運內八卦,分別按摩100次,并順時針行腹部按摩200次,揉足三里1 min,揉中脘穴1 min。2組療程均為7 d。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觀察2組治療前、治療7 d后的喂奶2 h后胃內容物總量和日增奶量、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及臨床療效。
療效評定標準:顯效為喂奶2 h后胃內容物<1 mL·kg-1,無出現奶瓣;有效為喂奶2 h后胃內容物1~2 mL·kg-1,伴隨少許奶瓣;無效為喂奶2 h 后胃內容物>2 mL·kg-1,伴有較多的奶瓣。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前喂奶2 h后胃內容物總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2組治療7 d后的喂奶2 h后胃內容物總量均明顯減少(均P<0.05);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治療7 d后的喂奶2 h后胃內容物總量減少更明顯,日增奶量更多,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均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和各觀察指標的比較
*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
早產兒由于胃腸道動力的不足,較易出現腹脹、胃潴留等喂養不耐受現象,若喂養不當,可影響新生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和預后。雖然傳統全胃腸外營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患兒營養狀況,但其對胃腸道功能成熟無促進作用,且可能帶來肝膽并發癥,影響早產兒糖代謝、肝功能、肺功能和免疫力等[3]。
多潘立酮是改善早產兒喂養不耐受常用的促胃動力藥物,屬于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可促進胃腸道蠕動和張力復常,加速胃排空,對幽門收縮進行調整。同時,多潘立酮還可抑制神經遞質,促進平滑肌收縮,利于胃排空[4-5]。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并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按摩可有效促進早產兒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發育,加速早產兒消化功能成熟。通過腹部按摩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胃排空,對早產兒胃潴留有良好的治療作用[6]。同時,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成本低廉的治療方法,可改善新生兒消化系統功能[7]。
筆者對49例胃潴留患兒(對照組)給予多潘立酮片治療,對49例胃潴留患兒(試驗組)給予多潘立酮片聯合按摩治療,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治療7 d 后的喂奶2 h后胃內容物總量減少更明顯,日增奶量更多,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均P<0.05),說明按摩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胃潴留療效確切,能夠改善患兒的癥狀,促進胃排空,減少胃內容物。
[1] 劉金和.按摩與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胃潴留臨床療效對比[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4,29(1):40-41.
[2]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24.
[3] 蕭慧敏,陳順何,楊秀芬.谷氨酰胺對喂養不耐受極低出生體重兒血胃泌素及胃動素的影響[J].湖北中醫雜志,2014,36(6):13-14.
[4] 張兆林,徐虹,徐建軍,等.多潘立酮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J].中國醫刊,2017,52(1):41-45.
[5] 黃亮,張伶俐,汪志凌,等.多潘立酮兒童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6,18(2):88-94.
[6] 陳翔艷.護理干預在早產兒喂養不耐受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醫學,2014,35(3):414-416.
[7] 路軍英,劉丹.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臨床特征及影響因素[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3):151-152.
(責任編輯:胡煒華)
2016-10-14
R722
A
1009-8194(2017)03-0050-02
10.13764/j.cnki.lcsy.2017.0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