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東莞市人民醫院普濟分院口腔科,廣東 東莞 523000)
口腔種植術中應用翻瓣與不翻瓣技術的臨床效果比較
李 敏
(東莞市人民醫院普濟分院口腔科,廣東 東莞 523000)
目的 比較口腔種植術中應用翻瓣與不翻瓣技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接受口腔種植術治療的60例后牙缺失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翻瓣組30例采用常規翻瓣技術進行治療;非翻瓣組30例應用微創不翻瓣技術進行治療。比較2組患者種植術全程時間、術后疼痛評分、術后疼痛反應時間、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和口腔種植滿意度、口腔種植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 非翻瓣組口腔種植滿意度明顯高于、口腔種植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翻瓣組(P<0.05)。非翻瓣組種植術全程時間、術后疼痛反應時間和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均明顯短于翻瓣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翻瓣組(均P<0.05)。結論 口腔種植術中應用微創不翻瓣技術效果好,可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痛苦,減少用藥時間,跟常規翻瓣技術比較優勢更多。
口腔種植術;翻瓣技術;不翻瓣技術;臨床效果
目前,隨著種植技術不斷發展和種植義齒理論的完善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口腔種植術的認識不斷增強,要求也隨之升高,要求采取操作簡單、固位良好、美觀性良好的口腔種植技術。傳統翻瓣技術無法完全達到上述要求,近年來,微創不翻瓣技術因具備上述優勢在臨床中逐漸取代傳統技術成為口腔種植術重要技術,其手術創傷小、時間短,無須拆線,疼痛輕,術后給藥時間短[1-2]。本研究探討口腔種植術中應用翻瓣與不翻瓣技術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東莞市人民醫院普濟分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口腔種植術治療的60例后牙缺失患者,均經全景X線曲面斷層和牙槽骨測量、骨質情況分析等檢查。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翻瓣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34~77歲,平均(53.61±2.52)歲;非翻瓣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33~77歲,平均(53.29±2.31)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進行缺失牙常規X線攝片,明確其曲面斷層情況,確定缺失牙區寬度、厚度和高度等,確保缺失牙區具有正常結構和骨密度,除外慢性牙周炎等疾病患者。用黏膜探測器記錄牙槽嵴情況。
翻瓣組采用常規翻瓣技術進行治療。消毒鋪巾,必蘭麻醉浸潤,切開、翻瓣和定位,逐級預備、成型和攻絲,常規植入種植體,選擇合適愈合帽封閉,縫合。
非翻瓣組應用微創不翻瓣技術進行治療。適于牙槽嵴寬度7~8 mm的患者,術前進行口腔潔治,給予抗生素口服和0.2%洗必泰含漱,消毒鋪巾,必蘭麻醉浸潤,用引導模板進行定位,選擇直徑適合的環型黏膜切開器將黏膜去除,暴露骨面后進行骨嵴平整以及球鉆定位,用擴孔鉆逐級預備,鉆孔中濾過回收骨屑,最后肩臺成型和攻絲,將種植體植入,選擇合適愈合帽封閉,無需縫合創口[3]。
術后均給予抗生素、激素常規治療,以漱口水含漱保持口腔衛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種植術全程時間、術后疼痛評分、術后疼痛反應時間、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和口腔種植滿意度、口腔種植不良事件發生率。
患者對種植效果的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滿意度統計滿意、一般的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種植術全程時間、術后疼痛評分、術后疼痛反應時間和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比較
非翻瓣組種植術全程時間、術后疼痛反應時間、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均明顯短于翻瓣組,非翻瓣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翻瓣組(均P<0.05),見表1。
2.2 2組口腔種植滿意度比較
非翻瓣組口腔種植滿意度明顯高于翻瓣組(P<0.05),見表2。

表1 2組種植術全程時間、術后疼痛評分、術后疼痛反應時間、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比較

表2 2組口腔種植滿意度比較
2.3 2組口腔種植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非翻瓣組口腔種植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翻瓣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口腔種植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目前,隨著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口腔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升高,口腔種植術已經成為缺失牙患者廣泛接受的技術[4-5]。
常規口腔種植術中多采用翻瓣技術,需要將患者牙齦和黏骨膜切開,可導致術中大量流血,影響視野,不利于手術操作的順利進行,并可導致手術時間延長和術中損傷增加,術后還可出現牙齦后縮、形態不良或邊緣骨吸收等不良現象,影響患者牙齒美觀度或造成鄰牙敏感[6-7]。而用微創不翻瓣技術則可有效避免上述缺陷,手術切口整齊,創傷小,無需縫合和拆線,患者疼痛輕,服藥劑量少,可減輕患者術中緊張感,縮短手術時間,避免切口瘢痕的存在,可促進形態良好軟組織的形成,保持修復體永久美觀性[8-9]。
本研究結果顯示,非翻瓣組口腔種植滿意度明顯高于翻瓣組,口腔種植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翻瓣組,患者種植術全程時間、術后疼痛反應時間和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均明顯短于翻瓣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翻瓣組,說明口腔種植術中應用不翻瓣技術具有微創性,效果更好,可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痛苦,減少用藥時間,跟常規翻瓣技術比較優勢更多。
[1] 王稚英,金鼎,國麗榮,等.微創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3):193-195.
[2] Vayron R,Karasinski P,Mathieu V,et al.Variation of the ultrasonic response of a dental implant embedded in tricalcium silicate-based cement under cyclic loading[J].J Biomech,2013,46(6):1162-1168.
[3] 趙坤祥,徐翠蓉,余勤,等.微創術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0):57-58.
[4] 胡秋斌.微創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11):1397-1398.
[5] Chen Y Y,Chen W P,Chang H H,et al.A novel dental implant abutment with micro-motion capability--development and biomechanicalevaluations[J].Dent Mater,2014,30(2):131-137.
[6] 許志鋒,潘宣,馬穗齊,等.口腔種植術中翻瓣與不翻瓣的效果對比[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12):1716-1719.
[7] 孫振宇,劉慧,王道富,等.應用不翻瓣技術進行后牙區種植義齒修復的臨床體會[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1,27(6):367-369.
[8] 岳嵌,胡秀蓮,李健慧,等.不翻瓣與翻瓣種植技術對邊緣骨水平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5(6):997-1000.
[9] 徐昊,趙保東.種植體表面粗糙度引導成骨細胞趨化及骨結合的效應:Straumann種植系統臨床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7):3073-3077.
(責任編輯:鐘榮梅)
2016-10-24
R783.3
A
1009-8194(2017)03-0058-02
10.13764/j.cnki.lcsy.2017.0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