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愛娟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玉門街小學)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主渠道。實施新課改以來,我校以“5X”高效課堂為抓手,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一、讀書學習,為高效課堂奠基
“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對于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為了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校園洋溢書香。近年來,我校開展了“讀經典名著,做學者型教師”主題讀書活動,學校專門印發了“玉門街小學教師學習筆記本”,購置了《給教師的建議》《愛彌兒》和《教海漫記》等一大批教育經典書籍,并為教師訂閱各種教育教學刊物。教師按《個人培訓提高計劃》研讀學習,完成讀書筆記并撰寫心得體會。利用兩周一次的讀書匯報會,開展“你薦我讀”活動,推薦有關課改的理論文章,交流構建高效課堂的經驗總結,同時還利用校園網站、教師QQ、讀書演講賽、優秀筆記展覽等多種方式展示讀書成果,分享成長的快樂。
除了自我修煉,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還需要專家的引領。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學習培訓活動,每年用于教師培訓經費不少于義保經費的14%。我們要求教師學習返校后,完成“三個一”,即撰寫一篇學習心得,做一次講座,上一節翻版課,與其他教師分享優質教育教研資源,達到“一人培訓,眾人受益”。
二、研究課例,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沃土,課例研究有利于發現教研成果和問題,有利于積累經驗和改進方法。以“5X”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前導學—課內互學—課中促學—課堂練學—課后拓學”為基本流程,以“知識鏈接、自主學習單、質疑辨析、微視頻資源、評估檢測”為基本模塊,以自研課、展示課、訓練課、培輔課、反思課為五種基本課型,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1.理論引導實踐
教育觀念是教育行為的內驅力,沒有先進的教育觀念,就不會有進步的教育實踐。目前,部分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偏低,先進的教育理念不能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具體行為,制約了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為了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讓先進的教育思想化成課堂改革的行動,我校加強理論學習,本學年語文組重點學習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如何讓閱讀教學的第一課時出彩”“略讀課文教學功能和策略”等理論知識,以我校“5X”高效課堂的基本框架為主體,深入進行理論學習。
2.課例展示形式多
為了提高每一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學校結合“5X”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例展示活動。(1)“推門課”。這種聽課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始終,目的是對老師們的日常教學進行檢查與指導。由學校行政及教研組長參加聽課,做到有記錄,有評議,反饋及時。對于課堂教學問題較多的教師,采取“跟蹤聽課”加以指導,幫助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常態課質量。(2)校內賽課。由教導處制定具體的活動方案,學科教研組負責落實。賽課采用“說課—授課—評課”三環節進行,聽課之后安排集體評議。我校針對年輕教師開展了青年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包括基本功展示、課堂賽課、個人才藝展示等環節,為教師磨煉教學技能提供了廣闊的舞臺。(3)校內研究課。它是教師日常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形式,每學年教師至少上一節高質量的公開課。我們采用“集體備課,形成預案—上課實踐,評議交流—再上課實踐,再評議—再實踐”的“一課三教”的研究模式,形成以“課”為核心螺旋上升的研討過程,促進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4)精品課。每一學年,我校均有多位教師走出校門,參加各種觀摩課、評優課、示范課活動。我們要一次次精心“打磨”。一磨教學內容,二磨教學方法,三磨教學案例,四磨教學細節。教導處安排校內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組成智囊團,同時邀請區教研員到場指導。通過專家指導,同行互助,不僅幫助授課教師發現問題、優化策略,同時也促進其他教師提高了教研能力。
3.教學反思促成長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于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他據此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為了真正實現教學反思對教師成長的促進作用,我校要求教師每學期上交16篇教學反思,每月還應結合教研重點,交一篇高質量的專題反思。如四月份反思專題為“群文閱讀,我的教學感受”,五月份為“校際交流活動學習一得”。教導處評定出“月優秀專題反思”,及時上傳到校園QQ群,便于學習借鑒。我們引導教師重點關注以下內容:一要反思教學行為是否達到教學目標;二要反思課堂是否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三要反思是否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四要反思教學過程是否存在著“內傷”;五要反思是否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教學反思將教師日常教學工作、教學研究和專業成長三者融為一體,讓教師品嘗到思考的快樂。
三、攜手同行,共創高效課堂
1.同行互助,開展集體備課
我校積極構建“校級—學科組—年級組”三級教研網絡,積極為老師切磋專業、分享經驗、搭建平臺。近年來,教導處完善了集體大備課制度,要求做到“四定”和“四備”。“四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四備”為: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每次集體備課要求一人主備、備課組內討論、集體修改,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備出詳案,并且在書上要有批注、圈點,教導處定期督查,真正將集體備課制度落到實處。
2.“青藍工程”,師徒共發展
近幾年,我校共有二十多位教師參加了“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通過傳、幫、帶、導、提、教,充分發揮我校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切實加快青年教師成長。每學期師徒互相聽課、說課各不少于五次,師傅認真上好示范課,徒弟努力上好匯報課。許多教師在活動中脫穎而出。
“百年風流盡渡,萬里風鵬正舉。”立足課堂,我校開展“‘5X——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給學校教學教研工作帶來了生機,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在各類各級比賽中嶄露頭角,頻頻獲獎。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扎實推進,創新思路,就一定能迎來玉小更為燦爛的明天。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