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下圖:有些“婚托”是茶樓的“托”。
當單身變成一門生意。
市場,像一匹嗜血的狼,聞到了獵物的氣味。當婚戀成為一塊市場的大蛋糕,這塊蛋糕的吃法,也就有了各種套路和玩法。
婚托:讓你成為取款機
每逢過年,單身男女就要犯愁。七大姑八大姨七嘴八舌:“有對象了嗎?對象哪的?做什么工作?什么時候帶回來看看?”連珠炮一般,沒對象的那叫一個尷尬。
要是回答說:“沒有。”熱心腸的她們又會立馬熱心當起紅娘,牽線搭橋,霸王硬上弓,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也得顧及一下當事人的感受是不是?
當然,大齡單身男女心里說不急也是假的,更多的,只是沒有遇上心儀的那一位。人海茫茫,何處覓知音?此時,專業的婚介機構就華麗麗登場。各種婚介機構如過江之鯽,看中的,就是婚戀市場的這塊大蛋糕。不過其中貓膩也多了去了,消費者務必慎之又慎。
比如,我們都心知肚明。某些電視上火之又火的婚戀節目,靠的,不是真心渴望找到另一半的男女嘉賓,而是幾個顏值高愛耍嘴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托兒,當年紅透半邊天的馬諾、閆鳳嬌、韋敏都是模特出身,正兒八經溫文爾雅的沒人記住,毒舌出位囂張跋扈赤條條上陣無牽掛的,紅得發紫。都是套路,都是為了節目效果。
而在現實生活中,婚托,也是征婚者的噩夢。矮大緊遇到白富美,矮窮黑見到高富帥,誰看了不心動?但凡事總得多個心眼。
2016年8月3日,36歲的黃先生在某婚戀網站佛山國際商業中心VIP服務中心簽訂了《紅娘服務合同》,并支付了服務總金額為6880元,其中1376元為CRM客戶管理系統使用費。10天后,他見到了年輕漂亮的90后李小姐。與李小姐的條件相比,黃先生不免有些自卑,他可不是什么高富帥,長得普普通通,經濟狀況沒房沒車,也屬于屌絲階層,李小姐怎么會看上他呢?于是,他要求婚戀網站提供候選人的擇偶標準,沒想到卻遭到婚戀公司的拒絕。滿腹狐疑的黃先生要求公司提供女會員的工作單位等信息,又遭到拒絕,黃先生斷定這是個婚托。
雖然最后黃先生通過法律手段終止了與婚戀公司的合同,并討回了大部分費用,但是我們卻從中看到了婚戀市場的一個重要的圈錢斂財手段。CRM系統使用一次費用約為200元,安排約見費用一次約為900元,成不成功則與他們無關,也就是說,理論上,找一些等于是公司職員的人員來充當會員,就可以一本萬利,從中賺取不少的介紹費,果然是樁圈錢的好買賣,婚介公司魚龍混雜,確實要當心了。
事實上,婚托現在已經成為一些非正規婚介所用來盈利的潛規則。當有征婚者來到婚介所時,人員就會把他們多年積攢的應征者的資料給他們看,挑選一些條件不錯的來吊征婚者的胃口,然后收取價格不等的登記費,對于找“富婆”“大款”等特殊要求的服務費的數額則更高。婚介所利用征婚者想要找條件好的另一半的心理,單方面“塑造”優秀人士,而這些加工后的“優秀人士”,大都頂著高學歷、高薪金的光環,無疑吸引了征婚者的眼球。有了這些王牌,婚介所就可以要求征婚的人交納費用,從而獲取利益。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一些婚介所還在征婚門檻上動腦筋,諸如收取見面會、約會費、會員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
所以當事人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交費之前跟你說他多么專業,介紹成多少對,手里有多少優質客戶。誰知道,交完錢就換了個人,售后服務一概不管。隨便找幾個人來和他見面,個人條件和他所要求的完全不符。這樣,錢打了水漂,耗費了時間,還什么稱心如意的對象也沒遇上,能不暗生悶氣?
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說婚介安排的對象的都是婚托,但這中間水太深了。很多在婚戀網站上注冊過的朋友有過這樣的經驗,一聊,是代購、投資、微盤、淘寶、微商……就是不是求姻緣的,真讓人哭笑不得。
有婚有孩的男方,以征婚為名行約炮之實;膚白貌美的女方,以征婚為名騙吃騙喝,也已常見諸報端,不再是什么新鮮事。
廣州東城社區的曹先生就遭遇斬蔥頭事件。他與一相親女子見面,對方堅持要到一家咖啡屋坐一坐,曹先生就答應了,進入咖啡館之后,兩人點了兩杯咖啡、兩碟小點心和一個水果拼盤,相談甚歡,可是,到結賬時曹先生就高興不起來了:一杯咖啡88元,小果盤176元,就吃了這么點東西居然消費了678元!
他這時才想起來剛才看到的賬單上沒有任何標價,此時曹先生提出質疑也沒用,想要不付這天價賬單,咖啡店里跳出三個彪形大漢擋住去路,你想不付錢走人?門都沒有。結果曹先生只好忍氣吞聲破財消災。
2010年10月,楊先生通過成都一婚介所結識女子柯某,交了700元中介費。隨后,11月中旬,柯某買項鏈、首飾,讓楊先生支付了2萬余元,然后柯某就突然人間蒸發了。婚介所又給他介紹了一位李小姐、吳小姐和楊小姐,三位如出一轍,不僅張口問楊先生要給她們買衣服、首飾,甚至連她們自己家的飲水機和洗腳盆都問他要,最后和柯某一樣,一個接一個地神秘失蹤,至楊小姐為止,楊先生共損失4萬余元,落了個人財兩空。
當柯某等四人案發被抓后,楊先生才知道,她們原來都是婚托,而他也并不是唯一一個被騙的受害者,被騙者另有17人之多。來自四川威遠縣的51歲羅某分別開設了“來定親”“今天相親”“源緣圓”三家婚介所。羅某找來的7名女婚托,年齡在三四十歲左右,基本都結過婚,其中幾個離異。她們對征婚對象報的姓名等信息都是假的,女的騙錢,中介騙中介費,皆大歡喜,但最后,等待他們的,是法律的懲罰。
2009年,上海市民政局網站公布了《關于修訂 〈上海市婚姻介紹機構管理辦法〉中行政處罰的實施規定》的通知,其中規定,婚姻介紹機構雇傭他人充當征婚當事人的,屬于從事欺詐性婚姻介紹服務活動,最高可罰款3萬元。通知中明確表示,婚姻介紹機構雇傭他人充當征婚當事人或者其他經證實為欺詐性,所以違法的事還請唯利是圖者掂量著辦。

上圖:為了給大齡白領階層的子女征婚,深圳的一些父母自發在蓮花山公園一角的樹上懸掛子女的個人信息,以期得到月老的眷顧。近期,個別婚介機構的“婚托”也看中了這里的商機,夾雜征婚人群中尋找機會。
假結婚婚托購房
還有一種婚托,是近年房價高企之后產生的一種新現象:婚托購房。
2013年7月16日,針對購房資格審核系統發現的2家涉嫌“婚托”購房的中介門店,北京市住建委進行了綜合執法檢查。被查的兩家中介門店均位于順義區,根據購房資格審查系統顯示,其中名為“金色時光”的房地產中介,涉及11單有“婚托”嫌疑的購房中介服務;另一家名為“金紫燕”的中介,也涉及6單類似購房合同。
這樣的婚托對于男女雙方來說就是心知肚明的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或者說,根本就是兩家合起來鉆政府的漏洞。目的就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是為了騙一張房產證。

上圖:(左)珍愛網收費標準。(右)婚戀公司的高端服務費。
當然,這其中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婚托們以假結婚的方式幫人買房,他們與單身人士結婚后,以家庭名義購房,通過購房資格審核后,將房屋登記在不具備購房資格人士的一方,而后離婚。每次能獲利數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這樣的無本萬利的好事,自然引得一些唯利是圖者以此謀生,居然也成了某些婚介的生財之道。
這樣的事情一多,政府部門也開始注意到其中的問題。
2014年,主管部門開始對新建商品房實行購房網簽環節新舉措,要求“簽約人必須是購房資格申請核驗人之一”。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買房,男方有購房資格、女方沒有,那么就不能再出只有女方名字的房本,房本上只能寫男方一人的名字或者夫妻雙方的名字。
這就有效杜絕了新建商品房里的婚托貓膩,雖然這還僅限于新建商品房。
網絡婚介:高額會員費斂財
有巨大的需求就有供應商,電商時代,還是網絡方便快捷,上網站,點點鼠標,就能找到可以托付終生的人?
婚戀網站有它的數據庫優勢,可以擁有海量會員,讓征婚者有更大的挑選空間,而婚戀網站自然也不會做免費午餐,他們建立這樣一個平臺,當然有其商業目的。
珍愛網目前注冊會員近1億人,2016年上半年收入達到4.75億元,凈利潤3100萬元,經營性凈現金流7700萬元,2016年上半年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7%,2016年全年預計收入10億元,凈利潤1億元,經營性凈現金流1 .8億。

上圖:第13屆粵港萬人相親會暨深圳高端精英白領相親專場在深圳市羅湖區上演。
現在成為珍愛網的會員享受優惠,一個月的價格是259元,加130元延長2個月服務,即3個月的價格是389元,加140元延長11個月服務,即399元/12個月(所有服務需要一次性購買,購買后不允許補差價更換套餐),原價一年的會費是2058元。而這只是線上會員,珍愛網還有VIP服務,珍愛網配有人工紅娘服務,注冊過他們網站的會員可能都接到過珍愛網紅娘的電話,她們約你到附近的線下直營店面談。至2017年,珍愛網在37個城市鋪設47家直營門店,如果你成為珍愛網的VIP,那么你將受到珍愛網婚介面對面一對一的服務,而服務的費用則并不像普通會員價那樣在網上統一公開,實行因人而異的政策,收費動輒幾萬,甚至高達10.8萬的線下套餐,鉆石王老五恐怕不心疼,普通的工薪階層,似乎還是做一個普通的珍愛網會員比較實惠吧。
世紀佳緣等婚戀網站,通過隔斷用戶交流并對通信收費來賺取流量,表面上是姻緣的平臺,其實還都是個樁好生意。世紀佳緣和百合網合并之后,世紀佳緣進軍的是互聯網的金融業務,世紀佳緣CEO吳琳光說:“我們之所以想到做互聯網金融業務,一方面是來自股東的點撥,二是世紀佳緣和百合網共同積攢了2億用戶,接下來就是給他們提供深度挖掘的數據服務。我們對平臺用戶的屬性很了解,加上用戶對金融本質的信任,接下來無非就是說你用什么樣的人去做這些業務。人其實通過資金也能找到,這幾件事湊在一起,我們就決定可能要做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業務。”
資本運作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婚戀網站眼中只有如何讓利潤增長的話,則恐怕并非單身男女的福音,而陌陌這樣的社交軟件又成為約炮神器,讓心急如焚的單身男女空嘆奈何。這樣的市場亂象,是不是也該好好整治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