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殊
相關調查和研究分析的結果來看,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是人們安全意識全面提升的重要體現。所以,加強檢驗機構的管理,提升食品檢驗技術水平,并進一步完善食品檢驗體系,對于保障人們的食品食用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我國食品檢驗技術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檢驗機構方面。我國不同城市、不同地區都設置有食品檢驗機構,從而出現職能重疊的現象,雖然工業部門、質檢部門、衛生部門等都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本職工作,但他們相互之間沒有良好溝通與交流,從而降低食品檢驗工作的實際效果。與此同時,視頻檢驗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水平不高,領導不落實監管控制,致使一些食品質量不過關的企業正常運行,給食品交易市場的正常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另外,檢驗人員、管理人員不注重先進技術和方法的學習,使得部分食品檢驗存在憑主觀經驗判定質量問題的現象,根本沒有使用科學的檢驗方法,大大降低食品檢驗可靠性。
檢驗技術方面。一般情況下,我國食品檢驗機構在進行食品質量檢驗時,是按照國家的相關規章制度來執行,如果出現不合格的情況,則不準在市場上流通。但是,受到檢驗設備、檢驗人員、檢驗儀器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這種檢驗流程不能廣泛應用到多個區域。如我國出現食品安全事件“福喜公司使用過期肉”、“湖南鎘大米流入廣東”等,就是商家為了獲得較利潤,不嚴格采用檢驗技術進行食品質量檢驗的體現,從而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危害。與此同時,我國很多檢驗機構的檢驗技術不夠先進,高精密的檢驗設備非常少,如質譜聯用儀,沒有廣泛被食品檢驗機構使用,從而無法保證食品檢驗技術的準備性。
檢驗方式方面。我國大部分檢驗機構采用的檢驗方式是感官檢驗、微生物檢驗等,根本不能從源頭上保證食品的質量,如對人體會產生危害的雙氧水原料、膨松劑等,沒有針對性的檢驗方法。雖然各種食品添加劑都有規定的使用范圍、使用量等,但實際上無法準確對其進行查詢和檢測,如鋁是一種低毒元素,如果食用的時間較長,則會給大腦造成傷害,甚至降低智力、引發老年癡呆等,而我國只在面食食品中有限制規定,從而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所以,我國食品檢驗方法不夠多樣化、現代化,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我國食品檢驗技術中應采取的策略
落實檢驗機構職責。首先,遵守公正、公開、公平的工作原則,結合不同地區的食品檢驗情況,對食品的原材料、生產過程、檢驗方法等進行監管,以保證食品生產企業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從而提升檢驗機構的工作實效性。其次,加強現有檢測機構的整合,優化配置各種資源,合理構建信息共享網絡平臺,提高工業部門、質檢部門、衛生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等的協調性,才能避免食品檢驗工作出現重疊、溝通不及時等問題,對于有序開展食品檢驗工作有著極大作用。最后,注重食品檢驗工作效率的提升,針對不同的檢驗內容采用最合適的檢驗技術,如原子熒光光譜法、電化學法等的推廣,對于提高食品檢驗服務工作水平有著重要影響,也是我國食品檢驗機構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科學運用檢驗技術。在對農藥含量、食品添加劑、有機污染物等進行檢驗時,需要注重食品檢驗技術的科學運用,才能提高其檢驗結果準確性。與此同時,合理運用先進的檢驗設備、儀器,如光譜分析法的使用,可以高效的完成檢驗工作,并對多種危害物進行檢測,即在幾分鐘時間內獲取各種物質的含量、濃度。由此可見,我國食品檢驗工作中,檢驗技術的正確選擇十分重要,如蔬菜表面的農藥殘留量,可以采用傅立葉轉變紅外漫反射光譜法;真菌毒素的檢驗,可以采用近紅外光譜法,等等。
優化食品檢驗體系。為了避免食品安全事件出現,各部門應嚴格完成自己的工作,檢驗機構必須有效落實自己的職責,注重信息技術、先進設備的和先進檢驗方法的應用,才能保證食品的質量。首先,從源頭上加強控制。各個檢驗機構、管理部門,應嚴格按照食品檢驗規則制度,對食品采用的原料、設備等進行抽樣調查,并對其生產過程的視頻進行仔細觀察,才能保證檢驗流程的科學性。其次,對食品銷售、運輸、加工等多個環節進行管控、監督,充分發揮監督機構的作用,嚴禁不過關的食品流通,并對違法的行為、企業等進行嚴懲,才能真正保證食品的質量,最終優化我國食品檢驗體系。
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新形勢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國際高度關注的重點工作之一,對于保證食品質量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提升我國食品檢驗技術水平,有著重要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