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程++陳波秀
下養雞模式是優質肉雞的主要提供方式,已成為山區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但在發展林下養雞項目過程中,存在很多風險,如市場風險、禽病風險等,基于此,本文對開展林下養雞項目過程中越到風險及解決的對策措施進行歸納,皆在為研究林下養雞提供參考資料。
林下養雞模式的定義及優勢
黃克明指出林下養雞是利用山林、果園等林地作為雞的放養場地,采用傳統的飼養方式與現代飼養技術相結合,以生產優質、無公害產品為目的的養雞方式。劉剛指出林下養雞是利用山林、經濟林、果園以及農田因地制宜進行養殖,可以充分利用林下資源,是一種集約化養殖模式,實施優勢互補,不緊可以減少環境污染,而且可以給林地提供長期的肥料,一方面節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讓雞的肉質更加結實,味美而且少脂肪,滿足現代人的需求。 汪登秀學者談到發展林下養雞產業優勢突出,一是市場需求大,價格高,銷售好。二是養殖成本低,收益高。三是節約資源,發展潛力大。
林下養雞模式對林木及土壤的影響
李秀珍等人通過對在楊樹下養雞研究表明,在林地下養雞,對林高和胸徑都有很多好處。實驗結果表明林下養雞一定時間后樹高增加了8.39%,胸徑增加了8.79%(5年生樹);對照地在同樣時間后樹高增加了3.89%,胸徑增加了3.3%。由分析結果可見林下養雞地的楊樹樹高和胸徑比對照地的增加顯著。表明林下養雞模式有利于樹木的生長,林下養雞可以為林地提供天然的有機肥,促進微生物的活動,分解糞便和樹葉,改善土壤特征,節約肥料開支;另外研究表明,從0-5cm土層的土壤容重降低了5.99%,而在0-10cm土層的土壤容重降低了1.7%,土壤容重是用來評價土壤松緊性、通透性等土壤物理狀況,是評價土壤結構的主要指標,土壤容重越低說明土壤結構越好,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林下養雞模式在實踐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段彩芬、廖曉光、譚艷等學者通過對林下養雞情況開展調查得出,目前林下養雞普遍面臨疫情防疫困難、市場價格波動大風險高、管理水平底下、藥物殘留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學者們提出了促進林下養雞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化解林下養雞模式風險的對策措施
做好疫情報告與防控措施。廖曉光等學者通過對廣西林下養雞疫病情況的調查,提出要想做好禽病風險的防范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做好,一是場地的選擇,二是加強日常管理,三是衛生消毒。對病死雞要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疫情的擴散,并嚴格實施雞群全進全出制,每批出欄后要對場地進行消毒,并將場地空置3-4周再引進新雞苗,要做好疫苗防疫,及時注射疫苗。 梁永紅通過對廣西蘋果縣林下肉雞養殖產業發展現狀的調查指出,禽病重在預防,要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體系,發現疫情及時報告,控制疫情的傳播。
化解市場風險。梁永紅學者指出要想解決市場的問題,一要創立品牌,打造有影響力的生態雞特色品牌,發揮品牌效應,帶動銷售。二是政府鼓勵養殖戶創新經營模式,要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帶動,市場主導”的原則,建立“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經營模式。三是在銷售渠道上培育和建立蛋、肉深加工企業,解決商品雞銷售問題。應實行分戶散養、龍頭帶動、抱團搶市場,統一飼養標準、統一對外宣傳、統一銷售。
提高管理水平。李游等研究員在對廣西德保縣林下養雞問題進行分析時指出目前很多林下養雞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大多數農民組建的,缺乏管理經驗,對市場把握不準,技術不夠熟練,飼養員責任心不強等管理問題,影響林林下養雞的發展,要解決這一問題要加大對管理人員及飼養員的培訓工作,可以采取專家集中授課、現場指導、外出學習、發放資料等形式,開展實用性強、內容豐富的有關林下養雞技術及管理培訓。
嚴格控制獸藥的使用。為了保證每只雞出欄時都健康,不代有藥物殘留、超標等現象,必須嚴格規范用藥。養殖戶要購買有正規廠家生產的有生產批文批號的并在有效期內的獸藥,嚴格按照說明書的用藥標準及時間用藥,不能隨意投放。如果是“公司+農戶”養殖模式的,養殖戶不得自行購買藥物投喂,所有藥物必須公司統一安排,有緊急疫情的要及時報告公司,由公司技術人員指導處理,不能濫用藥物,從飼養源頭保證雞肉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