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曉明
現階段,由于社會經濟正在進行著飛速發展,并且人類對于環境的索取也逐步增大,使得飲用水遭到污染以及生態環境平衡失調,及不法加工導致食品在安全方面的問題越發嚴重。
食品理化檢驗的概念
采取多種物理及化學手段,并且再利用與之相關的一些測量工具來對食品質量方面進行檢測,就是食品理化檢驗。檢驗的主要內容是食品當中所存在的化學污染以及其中的營養成分。能夠對大部分食用物品進行檢驗,如調味品和飲料以及食品等。
食品理化檢驗當中的質量控制
樣品抽取以及樣品制備。在對食品進行理化檢驗的過程當中,不可能對所用生產出來的產品都進行檢驗,因此會采取采集樣品來進行檢驗。因此對于采集的樣品其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并且也要保證采集的隨機性。因為這樣才能讓對食品進行檢測的綜合性更強。同時,在抽取樣品時要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1)確保進行抽取的相關工具清潔度,防止因為工具上所存在的雜質影響到最終的檢測結果。
(2)選擇采集的時機要合理,進行抽取時要在保質期時間內進行,這樣才能夠讓理化指標以及其中的微生物保持正常,從而讓檢測結果具有較高準確性。
(3)抽樣方法要正確,抽取數量要合理,做到不浪費(一般監督檢驗以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
(4)進行抽取時,要根據不同的樣品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混合。例如液態樣品可以采取振蕩再進行混合,固態則進行粉碎,再進行混合。
檢驗儀器與設備。對于食品進行理化檢驗的相關設備與儀器,要達到檢驗分析所必須的要求。對檢驗檢測結果、抽樣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顯著影響的設備,包括用于測量環境條件等輔助測量設備有計劃地實施檢定或校準。檢驗設備與儀器能夠正常運行,讓檢驗結果的誤差處于合理范圍內。以確認其是否滿足檢驗檢測的要求,另外,投入使用的儀器還要對其兩月進行一次保養與維護,例如氣質儀以及氣相色譜儀等。其次,部分儀器國家要求必須進行定期校準,如天平、酸度計。同時標識其狀態,保障其精確度。
對所用的玻璃儀器等要清洗干凈,以免污染物影響檢測結果,如測亞硝酸鹽,比色管污染致結果不準確。
確保工作人員操作的規范性。進行實際操作的相關人員,是理化檢驗的直接參與者,工作人員所具備的工作態度以及是否操作規范都會對檢測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進行檢測時,因為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當中出現問題,而導致最后檢測結果偏差過大的情況不足為奇,由于對理化檢驗產生影響因素過于復雜,所以在誤差是一定有的,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來讓誤差降到最低。所以,要提高實際操作的要求與標準,讓工作人員操作更為規范。因此,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通過定期進行培訓,通過考核上崗,平時通過盲樣檢測和批加標,內部人員比對等方法,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住具體的方法與流程,從而減少因為人為因素而出現誤差過大的情況,保障檢驗質量與準確度。
合理選擇檢測方法。要以檢測對象的標準來選擇正確的檢測方式。部分實驗室由于規定不能進行儀器分析法,則可以采取化學分析法來對產品進行檢驗。其次,由于不同食品當中所含成分不盡相同,所以對不同食品進行檢測時采取的檢測方式也就不同。再次,有些樣品是有不同檢測方法的,可以通過不同方法不檢測比較,從而減少誤差。
實驗用水和試劑的要求。進行檢測時,所使用的試劑與水也會對檢測結果產生部分影響。選擇合適的水以及試劑能夠讓檢測結果更為準確。并且要對實驗用水進行定期檢測,且主要采取電導儀來進行檢測。其次,實驗用水具有三個等級,對于每個等級要求不同,相關檢驗室能夠按照需要來對其定級。
對于選擇試劑方面有幾種要求:要選擇具有權威的單位或者企業所生產的試劑,確保質量可靠;要充分考慮試劑保質期,部分試劑在保存方面較為特殊,要嚴格遵守保存方式,避免試劑發生變質;當顯色劑發生顏色異常時,要重新進行配置;對于部分需要現用現配的試劑不能夠使用以前就配置完成的,要在進行實驗時現場進行配置,如淀粉溶液等。
實驗環境對實驗的影響。進行檢驗檢測或抽樣時,以確保環境條件滿足檢驗檢測標準或者技術規范的要求。對環境條件有要求時或環境條件影響檢驗檢測結果時,應監測、控制和記錄環境條件,南方濕度大,原子熒光、液相色譜等對濕度有要求。將不兼容活動的相鄰區域進行有效隔離,應采取措施以防止干擾或者交叉污染,如測農藥殘留和農藥的區域要分開。
綜上所述,要不斷探索食品理化檢驗方面的技術,讓檢測水平能夠得到不斷提升,使得食品理化檢測能夠更好地對質量進行控制,確保食品的健康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