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測是衡量目標食品是否安全的標準,因此可以說食品檢測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到食品安全問題的大形勢、大環境,因此在具象的食品檢測活動中可能影響準確性的因素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食品檢測現狀分析
當前食品檢測行業并不規范,大量的主體參與其中,且檢測活動沒有一個統一的法律標準和行業標準,導致了食品檢測行業問題多發的現狀。具體而言,當前食品檢測行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①檢測儀器不準確,如前文所述,當前參與食品檢測的主體很多,對目標食品進行檢測的儀器設備并不統一,因為檢測主體和具體檢測人員的不同,檢測儀器多有不同,因此檢測的結果也有較大出入;②檢測試劑質量較差,部分檢測機構的試劑存在有存放時間長、保管不利導致的變質問題,應用變質的試劑進行檢測將直接影響到檢測的結果;③采樣分布不均勻,食品檢測是一種廣義概念,在實際檢測中很多食物往往是由多種材料制作的,不同材料的性狀也多有不同,這就造成了實際采樣分布不均勻問題,不能合理分配檢測樣本,往往會影響檢測的結果。
食品檢測準確性控制因素分析
樣品采集。采樣是食品檢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驟,通常情況下樣品采集秉承的是隨機原則,即在目標食品上隨機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在這一過程中代表性是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例如在對由多種材料組成的食品進行檢測的時候,隨機原則一定在多種材料中同時進行,亦即所有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材料都要參與樣品采集,以保證樣品對目標食品的代表性。其次,在具體的采樣活動中要注意采樣工具和流程的純凈性,例如碾碎設備、搖勻設備、量杯等設備的純凈,采集人員身體和衣物的干凈,避免在采樣過程中對采集樣本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樣品檢測的結果。
樣品分布。樣品的采集實質上是一種概率學研究活動,即以較小的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來代表檢測目標參與檢測,因此在這一活動中代表性成為關鍵,在具體的檢測活動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外部因素對代表性的影響,例如在固體目標進行檢測的活動中,要將固體食品充分碾碎,然后采集顆粒均勻的食品采集為樣本。在對液體食品進行檢測的時候,需要利用搖勻設備對液體進行搖勻,保證液體內部的可溶性無機鹽和不容于水的固體分布均勻,然后迅速進行取樣,保證液體食品中的材料都能在樣本中有所體現,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檢測樣本對檢測食材的代表性,減少樣品分布對檢測準確性的負面影響。
檢測儀器與試劑選擇。
(1)儀器的選擇。食品檢驗儀器對檢驗準確性有重要影響,使用合適的檢驗儀器不僅能提高檢驗準確性,還能保證實驗的安全性。首先應確定需要對食品做的檢驗項目,然后根據檢驗項目選擇具體的檢驗儀器。在檢驗過程中,應按照儀器的操作規范正確使用儀器。平時應注意對儀器的保養和維護,應對儀器做每周自校工作,主要是為了確保儀器的保密性。如果儀器保密性不好,會對檢驗結果造成較大影響。在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儀器自身存在問題,要進行及時修復,并做標簽說明。未修復完成的儀器不能投入使用。如果指定檢驗方案后發現實驗室缺乏相關儀器,可以使用化學反應代替。比如要測量食品鈣含量,需要用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但如果食品中鈣含量較少,則應使用滴定法測量。
(2)試劑的選擇。利用化學反應進行食品檢驗是食品檢驗的常用方法,在檢驗過程中,需要用化學試劑與食品樣本進行反應,因此,試劑的選擇也對檢驗結果有決定性影響。除了要根據檢驗項目選擇合適的試劑外,還要充分考慮化學試劑的期限性、濃度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化學試劑在配置完成后需要立即使用,如果超出了化學試劑的有效期限,自然無法得到應有的檢驗結果。比如高錳酸鉀溶液就需要進行現場配置,而且配置完成后由馬上使用,否則就會慢慢失效,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偏差,甚至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另外應保證化學試劑的濃度和用量符合標準,否則也會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一些化學試劑有較強的腐蝕性,在使用過程中還應注意安全,完成檢驗后要對試驗儀器進行及時清理,防治化學試劑對儀器或實驗室造成損害。另外,檢驗人員應對化學試劑的使用方法要詳細了解,熟練掌握,一些檢驗的動作快慢也會影響最后的檢驗結果,這些都是由試劑的特性決定的。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也不斷提升,食品檢驗是測試食品安全的主要方式,必須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本文在對食品檢驗現狀分析的基礎上,著重探討了影響食品檢驗準確性的控制因素,并對檢驗儀器的選擇以及試劑的選擇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對提升食品檢測準確性起到一些參考作用。食品安全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必須全面分析影響食品檢測準確性的各方面因素,從而提升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簡介:
胡宗才(1967-),男,山東長清人,本科,中級工程師,從事食品檢驗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