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宇 謝曉宇 呂紅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用戶消費行為的轉變,家裝市場互聯網化進程正在進行。互聯網家裝從最初的為用戶提供裝修資訊、設計圖庫、論壇等信息服務,逐步走向提供涉及報價、建材家居家飾電商、第三方監理和施工、裝修款在線支付及裝修貸款等金融服務的一站式家裝服務模式。黑龍江省的互聯網家裝才剛剛起步,目前幾乎沒有一家成規模的互聯網家裝企業。因此,加強對互聯網家裝的深入了解,對于黑龍江省的家裝行業做大做強尤為重要。
關鍵詞:互聯網家裝;黑龍江家裝行業;機遇
一、目前互聯網裝修的發展情況
在“互聯網+”大環境下,“互聯網+家裝”的順勢而生,對傳統家裝行業的全面改革升級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互聯網家裝起步于2005年,互聯網對家裝行業的影響最近三年達到了高峰,最明顯的標志是市場上出現了影響遠超家裝范疇的數家“互聯網家裝”公司,據統計,2015年,中國號稱“互聯網家裝”的平臺或企業曾創記錄的達到過近二百家,而到2016年的8月,這類機構驟減至不到一百家,有影響的企業約為十家,包括土巴兔、齊家網、天貓、有住網、愛空間、美家幫、優裝美家、搶工長、過家家、蘑菇+。
但對正處于市場啟動期的互聯網家裝行業,其市場規模在逐漸壯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2016-2021年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互聯網家裝行業市場規模為477億元,到2014年增長至1100億元,作為互聯網家裝元年的2015年更是突破1500億元。按照預測,到201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800億元。
二、互聯網家裝的特點
(一)傳統家裝存在的問題
一是價格不透明,用戶往往都是預付款,存在回扣、返點等裝修潛規則;二是裝修材料價格昂貴,從廠家到省代,再到區域分銷,再經裝修公司才到用戶,層層加價,用戶要么就多花錢、要么就得自己天天跑建材市場;三是裝修品質難以保證,裝修公司層層分包導致施工隊大都是臨時拼湊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浪費材料與工期等問題比比皆是,導致裝修質量差;四是售后問題無法解決,裝修公司推給分包的施工隊,施工隊卻推托說錢都被裝修公司拿去了,一旦有糾紛和售后問題就很難解決。
這一切都讓裝修用戶苦不堪言,如此龐大的市場肯定不會永遠這樣,肯定會逐漸淘汰落后的、病態的裝修供給,同時又孕育更多高效、優質的裝修服務商出現。
(二)互聯網家裝的優勢
與傳統裝修的不透明、不簡單、貓膩多、體驗差等恰恰相反,互聯網家裝模式發揮其經濟、透明、省心等優勢,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推崇。
一是性價比極高、省錢。對有一定消費層次的裝修用戶來說,價格不是首先考慮的因素,但性價比大部人還是看重的,而互聯網裝修價格更低,性價比更高,一般為599元-699元/米的報價,遠低于市場1500元/米的一般行隋價。
二是讓裝修變得透明、簡單。家裝產品消費是家庭消費里面最復雜的產品,信息缺失,透明度差,用戶非專業,需求不清,有選擇障礙;且家裝行業不規范,貓膩陷阱多,價格不透明,用戶真假辨別;還有店面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意識差,建材家具送貨延遲,用戶消費體驗差,裝修費時費力還鬧心。而互聯網裝修提供了讓信息足夠透明,讓裝修變成簡單的一站式整包裝修產品,解決了用戶對裝修一切想象的痛點。
三是使個性化最大化的標準化。如果完全個性化規模做不大,復制很難,迅速占領市場是個問題;而完全標準化也不現實,一是家裝產品大多是非標定制,二則用戶需求肯定有差異,眾口難調。
四是用硬裝爭奪流量人口。這是互聯網裝修產品的特點,通過低價甚至不賺錢的硬裝獲得用戶流.量,再輔以社區、口碑、增值服務增強用戶粘性,最后在后續的家具、軟裝及智能家居尋求前端資源的后續利潤突破。總之,是以傳統裝修不可能給的價格去撬動市場,先告訴用戶,很便宜,又放心,趕緊裝吧,拉近距離交朋友,再順其自然地找到盈利點。
五是迅速高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從毛坯到精裝僅需50天。
正是圍繞用戶痛點出發,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解決了裝修不透明、增項漏項多、服務體驗差、用戶需求不清,才讓互聯網裝修快速崛起。
三、黑龍江省家裝市場的現狀
黑龍江省家裝行業的市場規模非常大,十年間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2.3%。在當前不少行業增長速度僅維持在個位數的背景下,家裝行業的高速增長前景具有較大的誘惑力。
但是縱觀整個家裝家居市場,多年來由于業務鏈條長、標準化程度低、信息不對稱、跨區域經營難度大等因素存在,傳統的家裝家居公司很難做大,為此至今在家裝業還沒有全國性的龍頭企業出現。
作為東北大省的黑龍江省,在這風生水起的互聯網家裝行業中目前所占比例還十分渺小。以前黑龍江省的裝修行業是公裝、家裝混業經營,只是近些年才出現像麻雀裝飾、東易日盛、業之峰等專業的家裝公司。隨著互聯網家裝的興起,本土的家裝公司也與時俱進,躍躍欲試,逐漸向互聯網家裝轉型,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形成頗具影響的品牌。目前哈爾濱市只有一家家裝裝飾公司主打互聯網家裝,還是裝修E站在哈爾濱設立的分公司。
一項調查顯示,有置業打算的群體中,83%的人為85后,其中26歲以下的占49%,27-30歲的占34%。這些年輕人都是在互聯網環境下長大的,大都不懂裝修,更傾向于有人能夠代勞;另外工作都較忙,沒有太多時間花在裝修上;還有就是習慣互聯網消費,想要好的設計、好的材料但同時又希望價格便宜。這些需求都是傳統家裝行業無法滿足的,這為互聯網家裝的崛起提供了客觀條件。
2016《中國家裝行業發展狀況報告》中指出,中國家裝行業的市場龐大且穩定,是多年來客觀存在的事實;互聯網科技給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將日益改變家裝行業的生態。這兩項調查情況表明,家裝市場蛋糕巨大,且互聯網家裝是家裝企業的必經之路。
四、未來互聯網家裝的趨勢
(一)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延伸
其實,一個相對區間內,用戶對價格沒那么敏感,關鍵是看效果和質量,是否所見即所得。而互聯網家裝對10萬內客單的傳統家裝將是致命的打擊。產品組合將會以基礎裝修為主,加入許多的模塊化和個性化,實現標準化與個性化的統一,并推出軟裝,提高產品的溢價能力。
(二)人群由小眾向更大眾覆蓋
現在的互聯網家裝以標準化套餐為主,在裝修用戶里,整包所占比例為20%-30%,又能完全接受標準化套餐的只有5%,也就是100個有裝修需求的用戶,完全接受整包的就一兩個。而產品延伸時,相應的對目標人群也在重新定位和細分,將會服務更多人群。
(三)家裝標準化更縱深發展
有個趨勢是無可爭辯的,用戶是想要一個完整的家,雖然現在各種包有不少問題,但產品在快速迭代,施工包、主材包、家具軟裝包及個性化包等也在升級,供應鏈管理、施工管控、落地執行等的標準化也在朝著縱深發展,而150米以下的大眾化家裝市場,將是標準化互聯網家裝的主要市場。
(四)運營效率和轉化率的持續提升,更加精細化運營
互聯網家裝要持續盈利,必須有合同成本的紅線思維,將獲客成本控制在合同成本3%以內。不管是電銷、SEM(搜索引擎營銷),一定要控制成本,提高轉化率。
互聯網家裝經過2015年的粗放式增長,2016年的整合,2017年產業鏈將迎來優化和集中,那些低效的、掛羊頭賣狗肉的、服務做不好的會退出;行業優勝劣汰不可避免,沒有發展根基,沒有資源優勢支撐、不能給用戶創造價值,效率沒提升的,都會失去競爭力,而留下的強者愈強,但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格局和版圖只是初現端倪。整個互聯網家裝領域將會逐步告別過去的喧鬧、躁動與炒作,回歸行業本質,解決用戶痛點,為消費者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家裝服務,將成為大家著力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