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芝
摘要:新醫療改革下,醫院加強經濟管理是激烈市場競爭下的需要,而現階段醫院經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想要改善并加強經濟管理并非那么簡單。要轉變傳統觀念。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做好評價工作。
關鍵詞:新醫改;醫院;經濟管理;對策
近些年來,我國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各項改革工作也在不斷推進。醫院是醫療體制改革的主體,改革前后存在諸多變化。就醫院經濟管理而言,傳統醫療體制下,醫院大部分資金來源于國家的投入,而現階段,國家對于醫院資金的投入力度會逐漸減小。同時,醫院的各項醫療服務收費標準降低,減小了醫院的經營收人。在這種背景下,醫院加強經濟管理已成必然趨勢。
一、新醫改下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必要性
(一)保障醫院穩定經營
在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國家逐漸減小對醫院的撥款力度,這樣一來,醫院很可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同時,在政府的調控下,醫院的收費標準也在不斷降低,而收費標準降低必然會導致醫院的經營收入的降低,很多醫院出現收不抵支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醫院加強經濟管理可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收益。通過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避免各類資源浪費,并合理利用資金,來保證醫院健康穩定地經營和發展,改善新醫改下醫院人不敷出的現狀。
(二)降低醫院經營成本
過去,由于醫院大部分資金來源是國家投人的,這種模式下,醫院領導對成本管理的認識程度并不是很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上,而忽視了經濟管理。成本控制薄弱必然會造成醫院經營成本巨大。在新醫改下,醫院成本巨大必然會造成資金方面的壓力,對醫院發展有著很多不良的影響。而加強經濟管理,可有效降低醫院的經營成本。對醫院各方面成本支出進行嚴格的控制,按照一定指標進行設備的購買,避免資金方面的損失,同時也避免了購買不需要的設備造成的經營成本擴大,保證醫院低成本的經營,從而擴大經營收益。
(三)提高醫院的競爭力
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國出現了很多私營醫院,這些私營醫院由社會資本進行投資經營,在一些方面已經逐漸追趕上公立醫院。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更愿意接受水平更高的醫療服務,這樣就加大了各類型醫院的市場競爭壓力。在這種現狀下,醫院除了需要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還需要加強經濟管理,保障醫院資金充足,通過持續、穩定的經營來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當前醫院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控制薄弱
現階段,由于醫院對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其并沒有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或建立了成本控制制度卻存在很多不足,具體如下:1.成本控制不夠全面,很多醫院單單對醫療設備的購買進行成本控制。但在醫院實際經營中,還有很多物資采購以及員工勞務成本,這種局限的成本控制工作無法發揮成本控制的實際作用。2.沒有建立科學的物資采購制度,很多醫院領導講究面子工程,大量地買人一些并不需要的機械設備,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也加大了醫院的經營成本。
(二)缺乏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
醫院經濟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存在的現狀之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1.缺乏完善的監管制度,醫院各項經濟活動的監管力度薄弱,這樣就導致在進行經濟活動時,相關負責人員可操作的空間較大,并利用自身職權來謀取個人利益,造成醫院的經濟損失。同時,還有一些經濟活動并沒有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來做,存在違法亂紀的現象。2.缺乏完善的責任制度,往往在發生問題時,有關人員都相互之間推卸責任,在這種現狀下,不能快速找到負責人員,從而使醫院承受了不必要的損失,并降低了解決問題的效率。3.缺乏懲治措施,醫院缺乏對違法亂紀人員的處置辦法,在實際中,往往也只是走個形式,造成了醫院不良風氣的盛行。
(三)風險意識淡薄
在新醫療體質改革下,醫院的資金渠道變得更少,很大一部分資金主要來自于自身的經營收入,而醫療服務收費標準的降低,同樣會降低醫院的經營收入,在這種現狀下,醫院必然會面臨嚴峻的財務風險。而目前,醫院領導和各級員工風險意識淡薄,在工作中并沒有養成風險防范意識,一些不正當的操作和管理行為加大了醫院財務風險發生的幾率,而風險的發生會為醫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利于醫院發展。
三、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措施
(一)轉變傳統觀念
新醫改下,想要加強醫院的經濟管理,首先需要不斷轉變醫院領導和員工的傳統觀念。首先,醫院領導要認識到國家對于醫院資金投入的力度降低這一事實,擺正態度,改善過去“等錢”這一思想觀念。其次,醫院要不斷擴展資金來源渠道,一方面,增加醫院領導的創收意識,不斷提高經營水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高醫院經營效率,從而擴大醫院主營業務的收入。另一方面,積極進行創新,參考其他先進醫院的業務模式,擴展自身業務,如通過進行醫療科研實驗來進行創收。最后,不斷加強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醫院的環境,提高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從而使患者愿意來本醫院就醫,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經營效益。
(二)做好人力資源管理
想要加強經濟管理,做好人力資源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過去,由于人力資源管理不善而導致醫院經濟管理水平低下。同時,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可有效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并為醫院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提高醫院的競爭力,使醫院在當前環境下穩定發展。而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1.建立科學的激勵制度。首先,對醫療工作者進行定期的考核,考核內容主要是業務方面以及工作態度方面,并以考核結果來作為實施激勵措施依據,通過物質層面及精神層面的雙重激勵,來不斷提高醫療工作者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還需要樹立醫療工作者工作的責任心,養成良好的責任意識,在出現問題時,敢于承擔責任,敢于克服困難并解決問題。2.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做好工作中的組織和協調,最大程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效益。醫院還可以針對業務及經營需要來刪減一些不必要的崗位,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增加崗位的競爭力,在不斷的競爭中促進員工素質的成長和工作的積極性。3.醫院還需要不斷吸收人才,引進外界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來提高醫院員工的平均素質,為醫院注入新鮮血液。同時,還需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從而不斷提高員工素質。
(三)加強成本控制
加強成本控制也是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首先,醫院需要提高成本控制的覆蓋范圍,除了一些主營業務需要進行成本控制之外,非主營業務也需要展開成本控制工作。如在物資的購買方面,需要建立物資購買的審批制度,需要結合醫院實際經營需要來制定好相應的物資采購計劃,并向有關部門申報通過后才能進行購買。物資的購買還需要挑選好供應商,在保障物資質量的前提下選擇最低成本的供應商,從而降低物資的采購成本。其次,做好監督工作,對醫院成本支出進行有效的監督,及時發現醫院成本支出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措施來改善這些問題。
(四)做好評價工作
在經濟管理中,評價工作具體是指對醫院各項工作的經濟效益進行有效地評價,而這一工作的意義在于掌握醫院各項工作的實際經濟效益,并找出醫院經營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制定相應的措施來提高醫院經營效益。首先,需要制定科學的評價制度,規定好評價范圍,如成本控制工作的評價,醫院業務經營方面的評價等。其次,制定好相應的指標,需要結合行業的平均水平,并以此指標來進行評價工作。指標的內容需要有經營成本方面、經營效益方面等。除了以上兩點,還需要制定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各項評價指標,從而綜合評價醫院實際的經濟效益,并制定好相應的經濟管理決策。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
在信息時代下,醫院想要做好經濟管理還需要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一個信息化經濟管理模式。首先,醫院需要加大各類信息設備的引進力度,如計算機等。其次,需要建立起醫院內部經濟管理系統及網絡,建立經濟管理平臺,開發或購買功能齊全的軟件。最后,規范好信息化經濟管理各項工作的規范,如信息錄入標準等。同時,還需要不斷提高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其熟練掌握信息設備的使用,并熟讀信息化管理的規范,按照規范進行相應工作,避免不正當的操作導致的信息失真。
四、總結
綜上所述,當前醫院加強經濟管理是新醫改下的必然需要,不僅可有效降低醫院經營成本,還提高了醫院的市場競爭力,并促進醫院健康穩定發展。但目前醫院經濟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成本控制薄弱,風險意識淡薄等,想要改善這一問題,就需要轉變醫院領導的思想觀念,并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做好醫院經營效益的評價。同時,還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醫院經濟管理信息傳遞的效率,避免信息失真造成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