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儀
摘 要 幼兒時期是人養成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很多人在長大后總也改不掉的壞習慣都是在幼兒時期就養成的,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僅有助于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還可幫助幼兒形成一些優良的觀念,現階段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本文分析了幼兒行為的特點,并講述了幼兒行為現狀,進而提出了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對策,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培養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曾有人問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你認為你最重要的知識是在哪座大學里獲得的?”這位科學家回答到:“是在幼兒園里,在那里我學到了把樂于分享、不拿別人的東西、自己的東西擺放好、吃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可見,幼兒時期良好的習慣養成是多么重要,它甚至可以影響人一生的成就和道路,但當前,很多幼兒的家長和幼兒園并不重視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致使很多幼兒身上都存在一些壞習慣,家長和園方應深入合作,共同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1幼兒行為的特點
1.1可塑性強
幼兒時期的幼兒接觸的事物較少,大多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同成人相比,他們有著很多天真的想法,沒有被世俗的觀念和固定的思維模式所束縛,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幼兒時期較強的可塑性為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2好奇心重
幼兒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周圍的事物都是新鮮的,因此,在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上,要運用多種方式吸引幼兒的好奇心,降低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難度。迎合著幼兒的好奇心,可以使他們很容易按照良好的行為習慣規范來要求自己。
1.3模仿能力強
幼兒擁有著極強的模仿能力。這對于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利弊均沾的特點,模仿能力高很容易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但也極易促使不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這就進一步提高了對幼兒教師和家長的要求,只有自身的良好言行才能更好的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幼兒行為習慣的現狀
2.1不良的飲食習慣
當前幼兒的進食有很多不良的表現,有些孩子進食慢,一頓飯可以吃半個多小時,經常飯都冷了,孩子還沒吃;有的孩子吃飯的時候食物到處亂灑,有的邊進食邊聊天;還有壞習慣更讓人頭痛,那就是挑食、偏食,這就很容易導致營養失衡,影響孩子的成長。
2.2生活自理能力差
現在的大部分孩子的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有些中班小朋友每天睡覺起來不會穿衣服,有的孩子總是把褲子、鞋子穿反。
2.3幼兒行為習慣差
有些幼兒不具備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不注意對自己衛生的打理;有些幼兒性格內向,不能和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有些幼兒往往出口成臟,沒有良好的語言習慣等,這些情況都說明了幼兒的行為習慣差。
3幼兒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對策
3.1通過游戲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
心理治療以及游戲療法是有效矯正幼兒不良行為的一個重要方式。游戲治療專家阿克斯林曾說過:“玩具是兒童的字符,而游戲就是他們的語言”。通過開展情境性較強的游戲,可以有效的矯正幼兒性格以及情緒方面的問題,比如性格偏執、愛發脾氣、焦慮、膽怯、具有攻擊性等。幼兒園可以通過設置心理健康室,通過游戲的方式與幼兒進行溝通,運用蹦床、大球、鼓、鈴等材料,鼓勵有不良習慣的幼兒開展身心平衡的運動游戲,從而使其不良情緒得到發泄以及自我情感得到紓解。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掌握幼兒的行為變化以及觀察其心理狀況,并通過循循善誘,有意識的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
3.2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情境
所謂情境創設,就是通過聲像、模擬表演、再現生活等方式營造一種氛圍,以便于讓讀者、觀眾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創設易調動感情,點燃激情,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大班故事《小貓釣魚》,教師首先播放動畫片,再通過提問,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教師:“貓弟弟第一次釣魚的時候誰來了?貓弟弟看見了心里怎樣想?又是怎樣做的?貓弟弟第二次釣魚的時候又看見了什么?它的心情和第一次是不是一樣的?貓弟弟兩次都是怎樣回到河邊的?”這樣,使幼兒知道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然后教師創設情境表演,讓幼兒頭戴小貓、蜻蜓、蝴蝶等頭飾,模仿故事里小動物。教師扮演貓媽媽,帶著小貓去釣魚,并且一邊指導幼兒表演故事內容。然后,教師以貓媽媽身份告訴小貓:“你們從現在開始,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絕不能三心二意。”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3.3營造氛圍,多重角色是糾正幼兒不良行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幼兒中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縮、經常發脾氣以及多動的占到了全幼兒園人數的12.5%。針對這些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教師應充分發揮幼兒園的優勢,比如在開展分區活動中,教師就可以一起制定規則:一個區應該有幾個人參加,如何進行活動比較安全,游戲完成之后如何收拾等,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此外,教師還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階段性教育的內容,創設相關的情境,讓幼兒時刻受到氛圍的熏陶,自覺改善自身的不良行為。
總而言之,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是影響其一生的重要工作,家長應引起注意,積極跟園方合作,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為孩子的習慣養成起到榜樣的作用。而幼兒園方面也要重視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在課堂上應用一些引導教學、趣味教學方式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固化培養,幫助幼兒改掉不良習慣,從思維到行為都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賀琛蓉.淺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學周刊,2014,02:238.
[2] 張琪.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1:187-188.
[3] 唐敏智.談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3:107.
[4] 王巍.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18:324.
[5] 謝華娟.實施家園協作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文學教育(下),2015,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