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闡述快攻與銜接段進攻定義以及區別,剖析銜接段進攻時間、參與人數、戰術組織形式、戰術目的、進攻原則、進攻模式、戰術設計思想、訓練注意事項以及與陣地戰銜接,以期豐富銜接段進攻戰術體系內容,為銜接段進攻教學與訓練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籃球 銜接段進攻 戰術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當代籃球運動的發展方向正朝著高速度、高技巧、高空爭奪以及激烈對抗。快成為當今世界籃球發展的主旋律,是籃球的精髓所在,也是取勝的法寶之一。在70年代末銜接段進攻初步發展起來,它和快攻是進攻過程中具有階段性特征的兩種不同的戰術類型,銜接段進攻介于快攻和陣地戰之間的一種搶時間、追著打的進攻戰術。2015年金州勇士隊小球風格炮轟戰術榮獲NBA總冠軍;2010、2014年美國男籃以小個陣容奪得兩屆世界籃球錦標賽冠軍。顯而易見,小球時代引領當今籃球。
1快攻釋義
快攻是由守轉攻時,進攻方以最快的速度,在1—4秒的時間內將球迅速推進到前場,爭取在人數、位置或能力上占據優勢與主動,全隊有目的有組織合理、果斷地進行攻擊的一種戰術門類。
2銜接段進攻戰術釋義
銜接階段進攻是在快攻不成轉入陣地進攻之前,在4一8秒時間內,趁對方退防不及、立足未穩,迅速組織三、四人之間簡單的局部配合,逐漸過渡到5人有目的、有層次、有體系的進攻戰術,完成進攻的一種戰術門類。
3快攻與銜接段進攻的區別
3.1進攻時間段不同
一次完整的進攻過程是從控制球權—快攻—銜接段進攻—陣地進攻—落位回防組成,其順序是不可逆的。快攻與銜接段進攻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進攻時間段的不同以及人數和戰術方面的區別,快攻主要指4秒左右內的進攻,銜接段進攻主要指4—12秒左右內的進攻。陳國慰老師等(2005)《籃球比賽陣地進攻后15s的技戰術分析》中通過技術統計指出,在籃球比賽中, 每一次進攻必須在24s內完成。從時間上來說, 快攻大約在3—5s內, 銜接段進攻大約在5—8s 內, 在對方還未完全形成牢固的陣地防守體系時, 進攻就已經結束了。
3.2進攻參與人數不同
快攻一般體現在4秒內多打少(做多至四打三)、少打多以及人數均等的(一對一、二隊二、三對三);銜接段進攻一般體現在4秒到12秒左右內可以多打少、少打多、人數同等的展開有戰術體系的進攻。
3.3戰術運用上的不同
銜接段進攻戰術是有目的、有體系進攻手段。
4對銜接段進攻戰術時間、人數、戰術組織的理解
4.1銜接段進攻時間概念的理解
銜接段進攻的時間是4—12秒,但根據比賽性質、運動員水平高低,進攻時間甚至可以增加到14秒。在這4—12秒內通過簡單實用的戰術配合完成進攻,時間越往后戰術在銜接進攻原則基礎上相對更需要戰術的連貫性,難度也隨之增大。
4.2銜接段進攻戰術參與人數概念的理解
銜接段進攻一般參與人數在三、四人以上或多打少或少打多。
4.3銜接段進攻戰術組織的概念理解
銜接段進攻戰術進攻組織體系嚴密、戰術意圖明確、目的性強、進攻層次分明。一般進攻的原則是先主打內線再到外線,但這不是絕對的,戰術組織應根據球隊實際情況(外線隊員是強點),戰術可以主打外線以外線為主。銜接段進攻戰術傳切、掩護、突分、策應能夠系統有機結合應用。銜接段進攻在戰術組織中機動性極強。
5銜接段進攻目的
戰術一詞從軍事戰爭中引申,戰術就是一種謀略、詭計。籃球進攻戰術是在比賽中合理的運用籃球技術,用謀略、詭計攻擊對手防守的弱點得分,最終贏得比賽的勝利。銜接段進攻主要是打對手立足未穩,或者對手防守時精神懈怠,例如對手得分后的追著打;其次,打對手錯位防守,例如內外線的差異,即大打小或小打大;再者,打對手退守不及時,例如對手少防多,進攻時利用人數、區域優勢攻擊對手;對手多防少,進攻時利用能力上的優勢以及銜接進攻戰術體系攻擊對手;最后,打對手退防后還未形成防守體系。
6銜接段進攻的戰術原則
根據漢語詞典解釋原則是說話、行事所依據的準則。誠然,實施銜接段進攻應依據相對應的戰術原則。銜接段進攻應在一個時間段內不間斷對對手實施攻擊、打對手立足未穩;進攻時,球盡快落一側;進攻時5名隊員要深刻理解籃球場五條通道概念,進攻時中路通道讓內線有層次滲透;當強側實施攻擊,弱側馬上準備佯攻,牽制、接應并隨時準備連續攻擊。
7銜接進攻一般模式
銜接段進攻模式有強攻內線一點打中鋒或者二點“打點”,突破分球、擋拆、策應、傳切是銜接段攻擊常用的進攻模式。
8銜接段進攻戰術的設計
設計銜接段進攻戰術要有思想,根據隊伍的實際情況減少陣地進攻數量盡可能與對手在攻防轉換速度上爭奪戰機;有目的打對手立足未穩;有戰術往往通過擋拆、中鋒搶籃下、連續突破分球來解決戰斗。有體系強調戰術(下轉第110頁)(上接第101頁)整體性、連貫性;有時間要求進攻必須在4秒—12秒內完成;特殊情況,一旦有機會不管多打少或少打多迅速結束戰斗力爭與對手加快攻守轉換的速度。
9銜接段進攻戰術四大概念
進攻時間概念,一般進攻時間是4秒—12秒,最遲到14秒內結束戰斗;空間概念進攻隊隊型不要密集確保攻擊空間;位置概念進攻要有內有外、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戰術概念有強側有弱側,強弱側的有機結合。
10銜接段進攻訓練方法以及注意問題掌控
根據參與攻防人數,制定具體方法:三人打法、四人打法、五人打法;根據時間進攻在4—12秒內完成;根據自己隊伍現狀而制定打法;根據對手情況而制定打法;面對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在訓練中對時間、人數、人數前提下戰術、重視進攻籃板球爭奪、方法、政策的掌控。
11銜接段進攻與銜接段進攻銜接
根據對手退防時的對位情況決定是否打點,采用打點以點帶面的打法還是常規打法;根據對手退守布陣情況來決定是否另起爐灶重打何種戰術;根據時間長短來決定打什么戰術;根據人員落位情況和球的落位展開銜接段進攻。
12結束語
銜接段進攻是籃球進攻戰術體系重要組成部分,與快攻的區別是進攻時間、參與人數、戰術組織;深刻理解戰術的時間、人數、戰術組織形式概念,根據戰術設計原則結合自身隊伍的特點設計銜接段進攻戰術。一提到進攻,人們往往只注重進攻的效率,卻忽視另外一個問題進攻發動來源,即通過防守獲得球權。建議后續研究針對銜接段進攻防守的研究,以及近幾年銜接段進攻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顧俊杰,韓玉璋.籃球運動中的“搶攻”戰術特點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16(5):112-113.
[2] 薛嵐,虞重干.籃球進攻的階段性及其技戰術特征[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33(5):44-45.
[3] 王守恒,朱浩,齊寧.籃球進攻技戰術概念詮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1):5-924.
[4] 陳國慰,朱體荃,許元磊,柳建慶.籃球比賽陣地進攻后15 s 的技戰術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2]:92-93.
[5] 黃位佳.第30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銜接段進攻戰術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