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張文娟



【摘要】 目的:研究對于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將筆者所在醫院于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69例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對照組,為其提供院內常規手術治療,遵醫囑提供用藥治療,實施院內一般護理流程,另69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在治療期間為患者運用個體化護理模式,總結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病情緩解率、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滿意評價及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對照組患者病情緩解率為72.46%,研究組為89.86%,研究組病情緩解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為81.16%,研究組滿意度為97.10%,研究組患者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日常活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家庭成員相處及溝通等指標評分均低于研究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模式,大部分患者均表示生活質量評價較高,且主訴對臨床護理服務表示滿意,病情緩解率較高。
【關鍵詞】 擴張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并發癥; 療效; 生活質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5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6-0099-02
擴張型心肌病是一種嚴重心血管病變,目前臨床尚未明確其病因,可能與感染、基因、細胞免疫等因素有關,患者發病后主要疾病特征為左心室及右心室擴大、心功能出現障礙等。其病程較長,隨著病程不斷進展導致病情惡化,最終可導致患者死亡,且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高趨勢[1-2]。此種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力衰竭癥狀出現,心力衰竭疾病意指心臟泵血功能失常,導致機體全身器官及組織無法得到有效的血液供應,出現功能障礙表現,病情復雜,患者需接受長期治療,臨床癥狀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大部分患者在長期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心理焦慮情緒,不利于預后效果,因此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模式十分重要[3]。本文研究對于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筆者所在醫院于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69例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對照組,另69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對照組男41例、女28例,年齡58~75歲,平均(68.2±5.1)歲;NYHA分級:Ⅱ級30例、Ⅲ級29例、Ⅳ級10例,病程(4.0±1.5)年。研究組男40例、女29例,年齡57~76歲,平均(67.3±5.0)歲;NYHA分級:Ⅱ級29例、Ⅲ級29例、Ⅳ級11例;病程(4.1±1.3)年。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出現下列臨床癥狀,包括呼吸急促、體位限制、心律異常、出現水腫表現,經彩超等檢查發現患者出現心室擴大,接受心功能NYHA分級判斷后確診;本次研究取得所有患者本人同意;需排除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病變的患者;排除肝腎功能障礙患者[4]。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分布、心功能分級分布、病程時間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臨床一般治療及護理服務,護士及時指導急性發作期患者保持正常休息,為患者創造安靜治療環境,由于病程較長,患者因長期治療會出現嚴重焦慮情緒,護士應及時宣教疾病知識,提供社會支持,鼓勵家屬及親友及時探望,對患者強調疾病治療過程,囑咐用藥原則。及時觀察患者身心狀態,對于水腫患者提供臥位支持,及時遵醫囑為患者用藥,為缺氧患者提供吸氧護理,提供院內基礎生活護理,保證患者身心舒適度;為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告知疾病飲食原則,囑咐患者堅持食用維生素豐富的水果,預防便秘發生[5]。護士應加強對住院患者病情監測,加強夜間巡視,積極與患者保持有效溝通,了解其內心想法,做好并發癥預防措施,加強出院指導措施,為患者進行家庭照護要點講解,指導患者進行適度床上活動,依據心功能分級為患者制定活動計劃。
研究組患者接受個體化護理模式,包括宣教與心理支持:患者入院后及時評估其各項檢查結果,登記基本資料,說明疾病知識,根據患者交流能力、學歷水平等情況選擇適當語言加強護患交流;告知患者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病理發展過程、疾病預后預估效果、治療手段等知識,提高患者認知能力。護士應在住院期間隨時觀察患者身心狀態及表現,傾聽主訴,了解其內心想法,分析患者主要存在的焦慮及恐懼情緒,針對患者疑問及時解答,緩解不良情緒;為患者講述病情現狀,告知日常護理工作注意事;護士應積極主動關心患者,與家屬保持聯系,發放疾病知識手冊,告知疾病臨床表現、常見并發癥、用藥、吸氧等治療措施的必要性等,讓家屬理解并積極陪伴患者,提高其治療信心。囑咐患者每日需保持足夠睡眠,堅持規律及健康飲食,嚴格限鹽,保持高蛋白,低脂食物原則,囑咐患者戒煙限酒。
1.3 觀察指標
NYHA心功能分級指標判斷標準:Ⅰ級,患者存在心血管基礎疾病,但病情不影響日常活動能力,一般輕度活動無臨床癥狀出現,患者無呼吸困難、心悸等表現;Ⅱ級,患者機體活動度受疾病限制,機體處于靜止狀態時無明顯癥狀,經歷體力活動后出現輕微病情表現;Ⅲ級,患者體力活動受到較大限制;Ⅳ級,病情不允許患者進行任何程度的活動,且絕對臥床休息期間依然存在病情表現[6]。總結患者經臨床治療及護理干預后,癥狀緩解情況:顯著緩解,患者體征得到有效改善,呼吸癥狀得到一定改善,水腫部分消退;有效緩解,患者主訴呼吸困難癥狀緩解,發作時間及次數均減少;部分緩解,上述癥狀改善程度不明顯[7]。總緩解率=(顯著緩解+有效緩解)/總例數×100%。總結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主要指標包括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總例數×100%。采用諾丁漢健康量表(NHP)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情況,主要指標包括日常活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家庭成員相處及溝通等,每項指標評分均為100分,得分較高者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較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病情緩解情況比較
研究組病情緩解率為89.86%,對照組為72.46%,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滿意度為97.10%,對照組為81.16%,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相關指標評分均低于研究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為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提供護理過程中應注意適時預見性護理服務,包括由于患者病情嚴重,且并發癥出現可能性較大,因此為患者加強預見性護理,提供保暖措施以預防出現呼吸道感染表現,防止加重病情。每日保持病室內通風換氣,保證室內空氣清新,適宜溫濕度。
對于擴張型心肌病長期臥床治療的患者而言,預防便秘工作十分必要,應及時建立床頭翻身卡,每日保持定時翻身拍背措施。同時指導患者保持適度運動,根據病情變化及時選擇強度適中的運動方式;護士應為患者加強用藥指導,對于接受洋地黃藥物治療的患者,及時告知此種藥物不良反應情況,監督患者服藥;對于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定期遵醫囑為其進行心電圖檢查,出院后加強健康指導,囑咐患者按時來院復查[8]。
綜上所述,對于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模式,主要流程包括依據患者入院時檢查結果、個性特征、病情表現情況、治療手段等因素綜合制定護理計劃,對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監督用藥等服務,加強并發癥預防措施,聯合家屬提供親情式護理,做好出院指導等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表示生活質量評價較高,且主訴對臨床護理服務表示滿意,經治療及護理干預后,患者病情緩解率較高。
參考文獻
[1]陳亦莉.循證護理在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規范化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6):1976-1978.
[2]孫蓮蓮,高瞻,胡斌妹,等.8例早期應用艾司洛爾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室電風暴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4,21(23):36-38.
[3]趙園媛.2例擴張型心肌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4,22(5):418-419.
[4]遇昕,曹家銘,潘麗歆,等.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優質護理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3):195-197.
[5]白衛麗.擴張型心肌病的診斷和護理措施[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37(10):1188-1189.
[6]李欣,李秀川,邱琛銘,等.全程一體化護理模式對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的護理效果[J].西南軍醫,2016,18(2):182-184.
[7]霍秀美,左金鳳.優質護理對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影響體會[EB/OL].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101-102.
[8]劉艷朝.個體化護理干預對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11):2089-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