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俊杰


摘要:游客是旅游業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從業人員關注的焦點。游客量是旅游目的地基礎設施的建設,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安置,以及運輸部門的合理安排運力的基礎。同時,游客量也是每一位游客在出游前選擇旅游目的地的依據之一。如何合理有效的對游客量進行分析,也就成為旅游研究的熱門問題。九寨溝作為國內外熱門的旅游目的地,游客量的變化也受到了許多研究者的關注。目前國內外對游客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預測、季節性分析與流動分析,對游客量變動規律性研究還較少,本文希望從分析日游客量的變動規律的基礎上,對景區的運營與管理提供幫助。
關鍵詞:九寨溝;游客量;時間序列;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F59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7)04-0158-03
一、游客量相關研究述評
學界對游客量的分析始于20世紀60年代,研究方法主要有時間序列模型、計量經濟學模型、人工智能模型以及組合模型。有一些模型又根據數據特點不同,分化成了各種不同的形式,比如時間序列模型中應用較多的主要是ARMA、ARIMA、SARIIYIA,人工智能模型主要有人工神經網絡和灰色理論等等。基于數據類型及時間跨度限制,游客量的分析主要集中在預測,景區內部客流規律性分析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上述方法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大多數時間序列模型在處理數據之前往往需要平穩性檢驗,如果不平穩就要進行多次差分,導致最終模型中的系數無法解釋;人工智能模型更是無法認清游客量的內部運行規律,僅能提供預測結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認識到,游客量的預測中有可能存在著預測與干涉的悖論:隨著智慧旅游和社交網絡的不斷發展,信息渠道也變得越來越通暢,當我們將預測的游客量公布給社會公眾時,游客可能會根據目的的擁擠程度適當調整自己的旅游線路,從而導致信息越通暢,預測越不準確的現象存在。
在大數據背景下,數據來源與獲取方式逐漸多樣化,數據的取得也比以往更加便捷,細粒度的數據逐漸進人研究者的視野。本文從日級別細粒度的數據人手,利用自回歸與時間序列加法分解模型結合,以期在分析游客量周期性規律的基礎上,對九寨溝景區日常管理提出建議。
二、研究假設與模型設立
(一)研究假設
假設1:以往同期數據(昨天、上周)影響游客量
如果沒有突發事件,我們一般都認為景區的游客量的變化一般都是緩慢發生的,無論增長或者是減少,都不是一瞬間完成的,這也就是說相鄰天的游客量可能存在著一定的相關關系,以往的游客量可以對當前的數值進行解釋。
假設2:游客量存在周期為7天的波動
我國的作息制度是以七天為一個周期,這種作息制度有可能會影響影響游客量的變動,同時在一周之內游客量可能也存在規律性的波動。
假設3:游客量存在周期為12個月的波動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坐落于四川省北部,一年之中氣候分明,溫差較大,并且存著明顯的淡旺季區別。這種類型的景區的游客量可能存在波動周期為一年的規律性變化,也就是說在一年之中的十二個月內,游客量存在著規律性的顯著波動。
假設4:法定節假日的長短影響游客量的波動
在我國,根據節假日的長短主要分為三種,普通的周末,三天節假日以及七天節假日,因九寨溝離客源集散地較遠,游客乘坐旅游大巴前往需要一天的時間,所以假期的長短可能會影響游客量的變化,我們假定三天假期和七天假期都會顯著影響游客量的變化。
假設5:游客量存在長期增長的趨勢
隨著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國內游客量一直存在著穩步增長的趨勢。九寨溝作為我國比較有代表型的自然景觀類景區,我們假定九寨溝的游客量也存在著隨著時間不斷增長的趨勢。
三、數據來源與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
九寨溝的游客量數據來自于九寨溝景區官方網站的每日游客欄目,時間跨度為2013年5月25日到2016年9月7日。原數據共缺失13天,其中2013年國慶節7天只有總數,利用四年國慶節數據計算季節指數分配填補,其余數據用內插法填補,得到最終數據1201條,折線圖如下。
(二)數據特征分析
為了確認原時間序列是否需要進行自回歸分析,對原始時間序列作自相關分析圖(ACF圖)、偏自相關分析圖(PACF圖),從圖中可看出ACF拖尾,PACF七階后截尾,因此需要進行自回歸分析。
原數據經AR函數判定,滯后項為16項,經AIC準則判定修正后滯后項為Yt-1,Y1-7
將原始數據代人(1)中,經AIC準則選擇之后,得到如下估計值
經檢驗,模型殘差ACF與PACF均截尾,殘差通過白噪聲檢驗,模型成立。
四、結論
從模型建立到實證分析,我們發現了游客量在一年之中規律性變動的證據,從我們估計的參數中,可以進一步解讀。
(一)游客量在一周內分布不同
周一、周四、周日平均人數相對較少,周二、周三比平均比周一多1000人,周五周六比周一平均多2000人左右。因此景區內的作息制度最好為周日、周一休息,周五、周六應增加工作人員和服務設施。
(二)游客量在一年之內分布不同
存在明顯的淡旺季,淡季為一月、二月、四月、十一月、十二月,其余時間為旺季。其中三月、八月、九月、十月平均比一月份多2000人,七月份人最多,平均比一月多2900人。建議景區在十月之后逐步關閉一些基礎服務設施,比如停車場、廁所及部分酒店,以減少淡季消耗。同時應加強在四月的營銷活動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
(三)游客量存在著穩步增長的趨勢,但增長的趨勢較慢
平均每年增長250人左右,在考慮景區承載力的基礎上,應逐步開發新的旅游項目,實現接待量的穩步增長。
(四)因景區路途較遠,三天假對客流量影響并不明顯,可不采取應對措施
從景區角度出發,可進一步加強景區的可進人性,比如增加機場的班次,可能會帶來更多游客。七天假期對九寨溝客流量影響明顯,平均比非七天假期時多3200人左右,景區應在七天假期到來之前增加相應量的停車空間、住宿設施、接待人員等。
在參數估計完成之后,需要對模型殘差的ACF與PACF進行檢驗,確定是否為白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