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英+盧曉峰+楊吉英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2006~2015年來收治的甲狀腺疾病的構成特征,為本地區甲狀腺疾病防治提供依據。 方法 收集2006~2015年住院的甲狀腺疾病患者資料,對發病的年齡、性別、構成、順位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前三位疾病分別為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惡性腫瘤,其中結節性甲狀腺腫高居第1位,且10年連續保持不變。甲狀腺疾病構成有年齡、性別差異,45~54歲的患者最多,女性發病較男性明顯增多。甲狀腺疾病患者人數占首次住院患者總數的比例10年間基本保持平穩。 結論 甲狀腺疾病為本地區較常見疾病類型,近10年來住院人數比例基本保持穩定,應加強宣教和積極防治。
[關鍵詞] 甲狀腺疾??;構成;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惡性腫瘤
[中圖分類號] R5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8-18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omposition of thyroid diseases from 2006 to 2015,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thyroid diseases of inpatients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2006 to 2015,including age,gender,disease constitution and syn-positi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p 3 diseases were nodular goiter,benign thyroid tumor,malignant thyroid tumor respectively.Nodular goiter ranked first for ten years in succession.There were differences of age and gender among thyroid diseases.There were most patients from 45 to 54 years old and women were more than men obviously.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diseases in inpatients held steady basic. Conclusion Thyroid diseases are relatively common disease types in our area.And the number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s stable in recent 10 year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yroid diseases.
[Key words] Thyroid diseases;Composition;Nodular goiter; Thyroid malignancy
甲狀腺疾病是內分泌科常見疾病,其中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結節,而甲狀腺結節又包括良性與惡性[1]。建于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臨床治療方法差異較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判斷疾病的類型十分重要[2]。為更好地提高臨床對甲狀腺疾病的重視程度,加強此疾病的認知和防治措施,進行了本次研究。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是一家三級腫瘤專科醫院,醫院地處粵東地區中心城市,服務人口二千多萬人,收治的住院患者主要來自粵東地區,具有一定的地方代表性。現對我院2006~2015年來收治的甲狀腺疾病住院患者構成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06~2015年我院收治的甲狀腺疾病首次住院患者,按病種分為甲狀腺機能減退(包括原發和繼發)、甲狀腺機能亢進(均為原發)、甲狀腺炎(包括亞急性甲狀腺炎、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良性腫瘤和甲狀腺惡性腫瘤共6大類,且每一疾病均為出院第一診斷。資料來源于每年按ICD- 10 國際疾病分類的住院疾病分類工作報表[3]。
1.2 方法
將所有數據運用EXCEL數據庫進行整理、排序,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使用%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數據錄入過程中確保準確無誤,并由雙人進行核對。
2 結果
2.1 2006~2015年首次住院甲狀腺疾病患者人數
甲狀腺疾病住院患者絕對數從2006~2010年,每一年均有明顯增加,其中2006年為212例,2007年為290例,2008年304例,2009年324例,2010年417例,2011年437例,2012年425例,2013年418例,2014年405例,2015年378例。自2015年略有下降。10年間,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惡性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減退順位大體保持不變,分列第1~6位,詳見表1~2。
2.2 2006~2015年甲狀腺疾患者數與首次住院患者總人數的關系
每年甲狀腺疾病患者人數占首次住院患者總數的5.54%以上,最高達7.90%,但10年間的比例基本保持平穩,沒有大的波動。我院首次住院總人數逐年增長,2007年增長明顯,達到15.34%,以后增長速度開始放緩,2013年及2015年較上一年稍減少,分布為-1.44%及-7.76%。見表3。
2.3 2006~2015年甲狀腺疾病病例男女的構成
各類甲狀腺疾病患者男女比例均小于1∶3,特別是甲狀腺炎,男女比例為1∶15,隨后為甲狀腺機能減退及結節性甲狀腺腫,6類甲狀腺疾病合計男性731例,女性2879例,男女比例為1∶3.94。詳見表4。
2.5 2006~2015年住院甲狀腺疾病病例年齡的構成
甲狀腺疾病住院患者中,45~54歲的患者最多,共計1109例,構成比為30.72%,其次為35~44歲,為830例,第三為55~64歲為680例,≥65歲患者例數最少,共計283例,占7.84%,總的平均年齡為(45.40±14.49)歲。見表5。
3 討論
對腫瘤??漆t院住院患者進行構成比分析,可了解醫院治療的病例構成情況,以便有效地開展腫瘤的防治工作。
甲狀腺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進行的《社區居民甲狀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甲亢的患病率為1.3%,甲減的患病率是6.5%,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是18.6%[4]。甲狀腺疾病的病因復雜,其發生可能與年齡、性別、種族、碘攝入量異常、免疫功能紊亂、放射性接觸等因素有關[5]。
本研究中甲狀腺疾病住院患者絕對數從2006~2010年,每一年均有明顯增加,其中2006年為212例,2007年為290例,2008年304例,2009年324例,2010年417例,2011年437例,2012年425例,2013年418例,2014年405例,2015年378例。自2015年略有下降。10年間,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惡性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減退順位大體保持不變。每年甲狀腺疾病患者人數占首次住院患者總數的5.54%以上,最高達7.90%,但10年間的比例基本保持平穩,沒有大的波動。近年來,隨著體檢的普及、超聲技術在甲狀腺疾病診斷方面的廣泛應用,甲狀腺結節等疾病的發現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甲狀腺疾病被診斷出來[7]。隨著細針穿刺活檢技術的應用,更多沒有癥狀的甲狀腺微小癌被檢出,使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持續升高[7]。雖然,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持續升高,特別是甲狀腺癌,但死亡率并沒有明顯升高[8]。且由于體檢人數增多,甲狀腺疾病的早期發現也為門診治療提供了基礎,部分患者在早期發現后可給予藥物干預,即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住院率并沒有明顯上升[9]。
本研究對首次住院的3610例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男女比為1∶3.94,45~54歲的患者最多,共計 1109例,構成比為30.72%,其次為35~44歲,為830例,第三為55~64歲為680例,≥65歲患者例數最少,共計283例,占7.84%,總的平均年齡為(45.40±14.49)歲,與文獻報道一致,提示甲狀腺疾病好發于中年女性[10-13]。國家癌癥中心數據顯示,甲狀腺癌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男性發病高峰出現在75~79歲組,女性出現在50~54歲組[14]。本研究發現,甲狀腺惡性腫瘤發患者數高峰出現在45~54歲組,與文獻報道相一致。因此針對中年女性,需要加強對甲狀腺疾病的重視程度,并定期體檢,一旦發現甲狀腺疾病需要早期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防止病情惡化。同時針對甲狀腺疾病的患者需要給予積極的健康指導,避免患者出現“談瘤色變”而產生嚴重焦慮抑郁情緒[15-16]。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甲狀腺疾病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在臨床的治療和預防中應高度重視,尤其是中年女性,應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也要避免因“過度檢查”而對更多本不需要干預的甲狀腺結節進行“過度治療”。
[參考文獻]
[1] 蓋保東,鄭澤林,丁大勇,等.甲狀腺疾病流行病學[C].第二屆內分泌外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1-9.
[2] 劉超,唐偉.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臨床診治研究[J].中華實用內科雜志,2007,27(17):1331-1333.
[3] 張永奎,劉曉光,竺王玉,等.海島居民甲狀腺疾病和碘營養狀況的關系[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1):28-31.
[4] 伍嘯青,曹祥玉,陳國偉,等.福建省廈門市3個區18歲以上人群甲狀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5,34(11):824-828.
[5] 陳素秀,費正華,蔣亦燕.溫州市居民1997-2008年甲狀腺癌患病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3):353-355.
[6] 楊雷,王寧.甲狀腺癌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8):744-748.
[7] 楊堅波,邵潔,何恩奇,等.2012-2013年無錫市甲狀腺疾病發病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8):1498-1500.
[8] 李麗玲,張洪江.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4):2141-2142,2145.
[9] 曾延玲,趙敏,石喆,等.甲狀腺超聲在甲狀腺癌篩查中的價值評價[J].淮海醫藥,2016,34(6):686-687.
[10] 馮琳琳,梁英,曹麗俠,等.非侵入性診斷篩查甲狀腺惡性腫瘤的可行性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22):2706-2707.
[11] 林西青,毛偉,張苗,等.2006~2015年青島市某三甲綜合醫院腹部常見惡性腫瘤住院患者疾病特征及死亡病例分析[J].中國腫瘤,2016,25(9):694-698.
[12] 李愛華.超聲檢查對體檢人群甲狀腺癌的篩查價值[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9):77-79.
[13] 姬劍宏.常規體檢中高頻超聲對甲狀腺結節的篩查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6):96.
[14] 趙玉花,常保利,華文浩,等.社區人群促甲狀腺素及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篩查分析[J].北京醫學,2011,33(7):602-603.
[15] 張愛平,黎劍,梁旭紅,等.懷化市新生兒先天性甲低的篩查與治療評估[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10):1474-1477.
[16] 楊茹萊.關注甲狀腺B超在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篩查中的作用[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20(3):196-198.
(收稿日期: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