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楠
摘 要:文章從控制論、系統管理論等方面進行了相關的論述,并在此基礎上將“節點式”的管理模式應用到工業園區的建設項目管理當中,并且對“節點”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運營機制以及應用方法進行了系統性的構建,同時對“節點式”管理進行有效評估,對“節點式”的應用推廣及其價值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節點式”管理 建設項目 管理模式 探討
中圖分類號:C9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98-01
一、“節點式”建設項目的管理模式
1.建設項目管理的理論基礎
“節點式”建設項目的基本原理是以控制關鍵節點為主要方法,在運行機制上主要以PDCA法、三階段控制為運行機制,在管理理論和方法中以目標管理、項目管理以及績效管理等多種管理方法加以實現的過程。一是關鍵點的控制是現代管理理論中的控制論、系統論為主要基礎,通過制定相關的關鍵點和明確的控制標準以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實現工作運行高校的一種管理辦法。簡單的說是就是在管理工作當中,找到必要的工作節點,實現在工作管理上的流程化、標準化以及規范化的管理體系,然后憑借控制的相關手段,保證管理工作穩定有序的進行。二是在運營機制的PDCA是全面質量管理應該組遵循的科學程序,此系統能夠在任何的一項活動中進行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在注重改進的工作體系當中,把控制階段劃分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個重要的階段。同時在對活動控制階段的預防、控制和糾正的方面,側重于對項目的管理和控制。三是“節點式”項目管理是所涉及的內容包括目標管理、項目管理、績效管理和生產管理等多個組織部分,在管理運行中能夠不斷的吸收和借鑒其他管理模式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方法,進而保證了“節點式”管理辦法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從上述內容可以分析知道,“節點式”管理模式能夠對解決問題的核心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并且在管理上能夠細化相關任務,從而實現項目管理的方法的創新。保證看目標組織的實現[1]。
2.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構建
2.1基本模型,“節點式”項目管理目標體系分為項目的前期論證、中期的實施以及后期的評估。其中,項目前期論證具體包括的評審和審批兩個主要類別,項目中期實施包括施工、用地以及相關要素等多個節點。項目后期的評估主要是依據相關的項目的評價和對工作的考核進行管理工作。
2.2節點式模塊,前期策劃節點、全程實施節點以及后期的評價改進節點是節點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節點策劃是值相應的時間段定期進行項目的排查,依據最初設計好的目標、節點的安排和相關時間的策劃。全程實施的節點是在控制項目實施中,對項目進行全程的控制。后期評價節點通常是在按照項目完成的相關情況進行必要的考核,對沒有及時完成的節點或后期節點進行動態的更新,實現項目的有效評估。
2.3節點標準化,節點標準化一般分為節點標準化、節點評價指標以及節點層次化幾個部分。節點標準化由節點前期標準化、中期節點標準化和后期評估標準化組成,在“節點化”管理模式中,工作考核是結合節點對工作質量進行評價標準,并在考核體系中建立了一系列的指標評價標準。其標準是依據節點的選擇制定共同的和重復的使用的評價指標,在運用科學化節點的管理基礎上,實現管理體系的復制和推廣。節點層次化,是根據總體的目標要求向標準化節點轉化,作為審批類、評審類以及施工類的節點,是目標的主要節點組成部分。同時在“節點式”管理目標體系當中,節點也可分為二次分解,即任務節點分解并入到各個管理部門,把職責權限明確到各個職責部門及個人,從而實現節點標準化向節點操作化轉換。
二、“節點式”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運行效果及優化途徑
1.“節點式”建設項目的運行效果
1.1“節點式”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運行效果,其優勢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部分,如強化了管理的效率、提高經濟效益以及加強決策科學性等。在“節點式”管理模式當中,通過成立建設項目評估小組等,加強對項目的評審以及經濟的最佳方案的評審,從而保證了項目決策的民主性。同時通過必要的線程調查和項目的前期論證,保證了項目的決策的科學性。對項目的規范管理,建立標準化的評價考核體系,能夠有效的加強動態項目調準的科學性。另外實現簡化流程的,在管理上節點管理貫穿整個節點評價過程,實現并聯決策、執行決策與監督決策“三位與一體”的管理監督模式。在管理監督管理中明確主體的責任,緊緊圍繞著管理項目為中心,將建設項目保障類的相關要素和重要節點,明確清新各個部分的職責權限[2]。
1.2“節點式”建設項目存在的相關問題,從項目管理的角度分析,“節點式”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領導重視力度不夠,從而導致了管理制度在推行的決心不足,執行力度低。二是“節點式”分解目標不到位,如具體表現為員工對節點層次缺乏足夠的認識,對不同項目重點結構理念含糊不清等問題,造成系統節點難以向目標靠近。三是員工不積極,表現為員工對節點項目管理的方法不足,在管理上沒有從根本上弄清楚項目節點的重要性,使得工作人員在執行的力度上不足。四是節點式運行機制不健全,在體制管理上難以適應市場化不斷變化需求,同時節點管理的考核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考核沒有從實際情況出發,缺乏必要的機制標準[3]。
1.3“節點式”建設項目管理的完善措施,一是要不斷的強化高素質的管理隊伍,能夠在管理上有效的實現節點式的二次分解,所以在管理上就必須充分的發動員工的積極性,強化節點式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二是提高管理執行人員的系統戰略思想,強化團隊的執行力,確保在實施“節點式”項目管理體系的過程當中,從管理全局的思想形態上,打造一支執行力強的管理團隊。三是充分的利用績效的評估方式,通過建立完善的業績改進體系,保證企業整體業績穩步的上升,在基于決策和數據執行力度的基礎上,提高獎懲的力度。四是科學預測重要節點,在管理上實現集中管理,并根據動態變化及時調整充實,為“節點式”管理體系的運行,改進提供參考數據,實現節點的分解的準確性。
三、結束語
“節點式”建設項目管理是通過實行對重要節點的管理,實現對問題管理的簡單化,同時通過不斷落實責任,保證了節點的在管理和落實上更加的精細化,同時在管理上進行多層次的評估,使管理考核全面化,應用普遍化,進而實現了項目的“五化建設”,對推進“節點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謹,蔣佳,范國強等.“節點式”工業園區建設項目管理模式探討[J].商業時代,2014,(12):110-111.
[2]范國強.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節點式”管理的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141-142.
[3]陳文華,關小燕,胡大立等.工業園區建設中的集群戰略探討[J].江西社會科學,2010,(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