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銘
摘要:體育競技的商業化操作,已經成為我國發展體育事業的共識。但是我國目前在體育競技商業化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本文就圍繞我國體育競技商業化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體育競技;商業化;模式;問題;建議
隨著各項體育競技賽事的發展,各國越來越重視體育競技事業。但是發展體育競技事業,需要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支持,如果單靠政府的扶持有時難免會出現捉襟見肘的現象。因此,體育競技的商業化操作成為現代各國發展體育競技事業的最常采用的手段。實行商業化操作,可以集中社會資源,更有利于推動體育競技事業的發展。在體育競技事業的商業化操作中,最成功的案例是美國籃球的“NBA”聯賽制度。我國在體育競技的商業化操作中,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成熟的商業化運作模式相比,差距還是較大。探討體育競技的商業化操作,為中國體育競技事業的發展提供全新的發展思路,促進我國體育競技事業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
一、我國體育競技事業商業化操作的現狀
體育商業化就是指以競技體育為主體的各類體育運動,采取商業化的運作方式,以獲取最大利潤作為推動和發展體育運動的杠桿·所謂體育商業化,應當是以體育競技本身所具有的娛樂性所帶來的享受、競技性所帶來的刺激為主要產品,以成熟的商業模式為主要運作手段,以平衡各方面利益達到互利互惠的目的的一種體育運動的發展模式。
我國體育競技事業已經開始改變傳統的政府主導的事業型發展方式向競技的商業化操作模式轉變。在一些大型體育競技賽事上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如我國的“足球CSL聯賽”借鑒歐美國家足球聯賽的成功經驗,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的乒乓球隊就是通過乒乓球聯賽很好的運用了商業化運行機制,不但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而且在比賽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回報。各種體育賽事中的電視網絡等轉播、體育場館商品代言、相關體育競技彩票的發行等,使得我國體育競技的商業化操作正快速走向常態化發展階段。體育代言人、體育經紀人等新的體育職業的出現,更是推動了我國體育競技商業化發展,以我國聞名世界的網球名將“李娜”為例,之所以取得如此令國人感嘆的成就,離不開體育經紀人的商業化操作。體育競技的商業化運作已經成為體育界的共識。但是,我國在發展商業化模式的體育競技項目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及時解決,會影響我國經濟體育商業化操作模式的進一步發展。
二、我國體育競技事業商業化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管控還是較多,阻礙體育競技商業化操作模式的發展
我國政府對某些體育競技的管控還是較多,加之某些運動員自我經紀體育商業化意識還是較為淡薄,這就造成我國體育競技的商業化操作模式的困境。不少體育競技項目還是把持在國家體育局等相關政府部門手中,如游泳、跳水、舉重等我國傳統的競技項目。即使有些體育競技開始了聯賽制度,但是政府對其干預還是較多。誠然,體育競技的良性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管控,但是如果這種管控過多,就會影響體育競技長遠的發展。網球名將“李娜”的成功事例就是對現有國家體育競技運行模式的一種挑戰。
(二)商業化操作水平還處于較低層次
我國在體育競技的商業化操作中,已經取得較大成效。但是與美國等國家成熟的體育競技商業操作模式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以中國的職業籃球聯賽“CBA”和美國的職業籃球聯賽“NBA”為例,不管是球隊賽場、賽事宣傳、觀眾人群、聯賽管理等中國籃球“CBA”聯賽與美國的“NBA”聯賽相差甚遠,后者已經成為體育競技賽事商業化操作成功的典范。因此,中國在體育競技商業化操作中還處于較低層次,需要走一段更長的道路。
(三)體育競技商業化人才極度匱乏
中國目前經濟體育商業化發展中最缺乏的是體育代言人、體育經紀人等人才。雖然隨著體育競技市場化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體育經紀公司已經出現,但是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體育競技商業化人才的匱乏展露無遺。加上某些不良分子操縱體育競技賽事的商業化,造成我國目前體育競技事業的商業化過程更是問題頻現,如足球聯賽的“假球”“黑哨”事件,成為中國球迷最痛恨的事情,已經深深影響了我國足球競技事業的長遠發展。
(四)體育競技商業化運作中監督效能差
體育競技商業化操作中,必不可免的會產生很多問題。政府應當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發現問題處理要及時,尤其是對某些惡意操縱體育賽事的不法分子更要嚴厲制裁,這樣才會促進我國體育競技事業健康長遠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政府對體育競技商業化運作中的監督十分不到位,尤其是某些地方政府處于對地方利益的維護經常出現袒護的錯誤行為。監督不力,造成我國體育競技事業在商業化操作中出現了很多不該有的問題。
三、提高我國體育競技事業商業化操作水平的建議
(一)重新定位政府在體育競技事業中的地位
政府要制定嚴格的體育競技管控制度,要盡量放權,實現經濟體育商業化操作模式為主的新的管理理念。簡言之,政府在體育競技事業中的地位要重新界定,他們應當主要扮演體育競技事業發展中的監督者,而不是直接參與者。尤其是在大型體育聯賽中,政府更應該放手,實現市場化商業化操作,要切實改變以往對足球、籃球等體育賽事管理過多的現象。否則,中國足球、籃球等體育競技項目的發展會始終在低水平徘徊。
(二)向發達國家學習,完善我國體育競技的商業化操作模式
最快提高我國體育競技商業化操作模式成熟的方式是向發達國家學習。西方體育競技大國,尤其是美歐等國家成熟商業化模式可以為我們所學習借鑒。這樣不但會減少我國體育競技商業化進程的時間,還會減少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當然我們在學習西方國家成功經驗上,絕不是照搬照抄,應當立足中國體育競技發展的國情,有選擇的借鑒,如學習美國職業聯賽“NBA”的成功經驗,要把它和中國籃球聯賽的實際結合,創立出中國籃球聯賽的運營模式。
(三)與體育院校聯合,專門培養體育競技商業化人才
體育商業人才匱乏的短板問題,解決的措施有兩條:一是大量引進國外體育競技的商業化人才;二是自己培養人才。前者見效快,但只是治標之策,后者見效慢,但卻是長久之計。我國在培養體育競技商業化人才的過程中,在引進相關人才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人才的培育體系。與體育院校聯合,設立相關專業,依據中國體育競技商業化發展的需要,培養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這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四)加強對體育競技商業化過程的監督力度
對體育競技商業化中出現的問題,政府和相關企事業單位要聯合制定嚴格的懲處制度,必要時可以申請進行專項立法,通過法律的強制性來規范體育競技中的不法行為。只有加強對體育競技商業化模式的運作中監督,才會促進我國體育競技商業化合理健康的發展。
四、結語
我國體育競技商業化操作中,已經取得較大成效。但是由于諸多現實的原因,我國體育競技商業化操作模式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我國要想加快經濟體育商業化進程,必須勇于面對現實的困難,提出及時有效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經濟體育商業化的有序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玲玲.體育商業化淺析[N].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4.
[2]黃曉春,黃莉.資本經營與體育的發展[N].廣州體育學院報,2002(01): 2.
[3]陸啟迪.目前國內體育營銷存在的幾點誤區[J].時代金融,2006(05): 21—25.
[4]曾劍斌.體育商業化的成因、影響及其發展趨勢[J].體育科學研究,1999(04) .
[5]靳卓,李春碩.中美運動員商業代言活動管理對比研究[A]. 2010(第26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暨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發展論壇論文集[C]. 2010.
[6]田順風.試論市場經濟下高校體育商業化經營管理的模式[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12).
[7]劉轉青,李保存,劉積德.現代沖突理論視角下的休閑體育商業化[J].菏澤學院學報,2011(05).
[8]趙永軍,李繼偉.體育商業化的社會文化背景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7(12).
[9]王慧琳.大眾傳媒體育信息影響我國大學生體育生活的實證與理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
[10]李吉成,胡光霞.大眾傳播媒介對體育的驅動與抑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