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孝芳??
摘要:高中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高中生的化學實踐能力和化學素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化學教師對實驗不重視,用演示或口述的方式代替實驗;高中生對實驗的興趣不足,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有待提高;高中化學實驗器材缺乏,無法滿足學生的日常實驗需求等。本文將通過分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進而提出改進對策。
關鍵詞:高中化學 實驗教學 現狀 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1-0163-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新課標提出要在教學中有效運用科學探究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以達到提高公民整體科學素質的目的。與此同時,高中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高中生的化學實踐能力和化學素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倡導學生走進化學實驗室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活動,通過探究活動和合作學習,獲取知識,同時關注學生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如何突出科學探究、轉變教學方式,成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但是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文將結合農村地區,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進行研究。
一、強化重視程度,調動學生的探究意識
所謂探究式實驗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對化學實驗充滿興趣的同時,又能夠規范準確地進行化學知識的科學探究。學校領導以及化學教師應提升對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應加大對探究式實驗教學的資金支持及物資支持,化學教師應摒棄應試化學教學的錯誤思想,重視實驗教學,合理安排探究式實驗教學的課時比例。此外,對于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一邊給予指導,一邊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實驗探究能力。如在化學實驗Fe2+鹽溶液及強堿溶液的化學反應實驗中,學生依照化學方程式知曉化學反應生成的 Fe (OH)2沉淀為白色,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試管中呈現的灰色沉淀很快變成綠色沉淀,繼而轉變為紅褐色沉淀。經過教師引導,同學們提出了試管中的沉淀并不是Fe(OH)2的猜想,繼而通過實驗證明了紅褐色沉淀為Fe(OH)3,只是 Fe2+向Fe(OH)3轉化時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二、倡導合作教學,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是我國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高中化學探究式實驗教學應將這種教學方法融入進去,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組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內自主提出實驗問題、進行實驗方案的構建、共同搜集實驗信息資料、開展實驗活動。對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及時指導。如在Fe(OH)2的實驗室制備中,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共同觀察實驗現象,確定實驗中的關鍵點,結合學生不同的觀點設計兩種制備方案:第一種,使用滴管把經過煮沸并完全冷卻的蒸餾水配比NaOH溶液吸取后添加到放入鐵屑、稀硫酸的Fe(OH)2溶液中,隨后再擠出。第二種方案是將NaOH溶液、鐵屑以及稀硫酸等試劑進行密封制備,將兩個試管分別加入NaOH溶液、鐵屑以及稀硫酸,隨后打開試管之間的止水夾,同時塞進木塞,經過反應之后將止水夾關閉,合作組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設計實驗方案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也進一步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
三、提高學習興趣,激發探究動機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通過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來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例如我在演示實驗室制取乙烯的實驗時,有學生曾提出,燒瓶內的殘留物為什么變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質生成? 此時就順勢啟發: 肯定有新物質生成,大家在課后思考一下會是什么物質,為什么有這種物質生成,此外是否會產生影響乙烯純度的物質,怎樣用實驗論證。請設計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實驗條件供大家驗證。這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欲望,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滿意的結論。
高中化學科學探究能力培養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需要化學教育工作者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中興.淺談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C]//中國化學會關注中國西部地區中學化學教學發展論壇論文集,2016.
[2]龔建敏.談研究性學習方式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C]//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二),2016.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