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英
關鍵詞:圖書館;閱讀推廣;文化志愿者;服務模式
摘 要:文章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服務實踐為例,從圖書館文化志愿者的服務方式、溝通途徑、組織管理模式及激勵機制創建等方面,對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模式進行了探討。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6-0026-02
1 文化志愿者在圖書館閱讀推廣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1.1 文化志愿者的出現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閱讀推廣是指社會組織或個人為推動全民閱讀的實現而開展的所有引導閱讀、激勵閱讀的各項活動的統稱。狹義的閱讀推廣主要指圍繞某一主題開展的具體閱讀活動,如圖書館組織的讀書征文比賽等;廣義的閱讀推廣包括以閱讀為中心延伸出來的各類文化活動和事業,如“我為盲人說電影”等[1]。呂字才指出:“圖書館閱讀推廣就是讓本地區每一位具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加入閱讀行列,讓閱讀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培養市民利用圖書館的意識,以促進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2]。圖書館要想使本地區每一位具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加入閱讀的行列中,就需要對其中有閱讀困難的特殊群體給予特別關愛,提供特殊服務,采取獨特方式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圖書館為特殊群體提供特殊服務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而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人員編制、財政經費極其有限,為特殊群體提供特殊服務深感力不從心。文化志愿者的出現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成為其解決人力資源問題最為行之有效的途徑。
1.2 研究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模式有助于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能
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是指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資源為社會提供非營利、非職業化的援助,協助圖書館無償為民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人員[3]。由于圖書館文化志愿者來自四面八方,而且多是利用業余閑暇參加服務活動,較之圖書館工作人員提供的專業服務,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有較大差別,有其特殊性。因此,研究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的特點,探究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模式,提高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服務效能,促進文化志愿服務與圖書館專業服務相互配合形成立體式聯動,對促進全民閱讀落實到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模式探究
圖書館文化志愿者大致可以分為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志愿者、特殊群體家屬志愿者、特殊群體的互助型志愿者以及大、中專學校的學生志愿者等。圖書館應根據各類文化志愿者的特殊性,探究其服務特點、探索其服務模式,從而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1 對文化志愿者實行大數據管理,充分發揮志愿者的專業知識技能
圖書館文化服務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因此,對志愿者的專業技術信息實行大數據管理,有助于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最大限度地發揮志愿者人力資源作用。例如:黔南州圖書館為了使特殊教育學校的特殊學生參與“書香黔南”閱讀推廣活動,就精心策劃了“特殊學生古詩詞朗誦會”,而舉辦這樣的朗誦會需要具有特教技能如能歌善舞、懂盲文的文化志愿者參與,圖書館便可通過志愿者技能數據庫搜索到相關文化志愿者,大大節省了圖書館員的工作時間。
2.2 對特殊群體家屬志愿者實行拉幫結對的幫扶責任制
特殊群體在參加閱讀推廣活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殘障人士家屬組成的志愿者群體已經完全融入殘障人士的現實生活中,對殘障人士有更多的了解與體貼,同時,他們平時與其他殘障人士也有或多或少的交往,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圖書館可以與之約定相對固定的服務對象,這有利于提高殘障人士的出行安全系數。黔南州圖書館自2008年成立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以來,每年都堅持舉辦都勻市盲人大型閱讀推廣活動。在每次活動舉辦之前,圖書館盲人閱覽室都會聯系盲人家屬志愿者,確定家屬志愿者負責的服務對象,發放幫扶對象責任表,明確家屬志愿者的服務內容。如:出行接送,表演節目或領獎時上、下臺的攙扶等。幫扶責任制的實施確保了閱讀推廣活動的順利進行。
2.3 對特殊群體的特殊志愿者進行專業培訓
圖書館文化志愿者中有相當部分來自特殊群體,雖然他們自身也是受助對象,但他們自強不息,渴望作為志愿者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圖書館對特殊志愿者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一方面,可提高他們的專業服務技能;另一方面,能夠促進特殊志愿者更深入開展閱讀,使圖書館閱讀推廣得到進一步深化。例如:黔南州圖書館在都勻市肢殘人士散文朗誦大賽獲獎人員中挑選文化志愿者開展“我為盲人讀散文”“我為盲童說電影”等活動,受到特殊教育機構及特殊學生的熱烈歡迎,在社會上贏得廣泛尊重與贊賞,形成了互幫互助的社會新風。
2.4 對青年學生志愿者進行上崗前的培訓
青年學生缺乏對特殊群體的了解,尤其對殘障人士的特殊需求了解更少。因此,圖書館應對首次參加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的青年學生志愿者進行相關業務培訓,使其在服務過程中能夠在細節上給服務對象更多的關懷。
3 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溝通途徑探究
3.1 通過交流平臺拓展志愿者業余文化生活
圖書館文化志愿者大多是利用業余時間無償提供文化服務,自愿是前提條件,因此,圖書館需要建立一個互動交流平臺。一方面,交流平臺可供圖書館發布各項閱讀推廣服務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及服務對象等;另一方面,交流平臺可供志愿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報名或選擇自己有時間參加的活動項目。例如:黔南州圖書館通過“自強友誼長存”微信群發布活動方案,并公布接龍報名表;文化志愿者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活動項目后,將報名接龍表復制下來,粘貼在自己的微信對話框中,然后將自己的名字及報名序號填寫好再發送回微信群中,以方便下一位接龍報名志愿者繼續填報。
3.2 通過交流平臺使志愿者深入了解服務對象
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成功開展,離不開廣泛的群眾基礎。圖書館員及圖書館文化志愿者通過交流平臺可以深入了解服務對象的所思、所想、所需,與服務對象交心,使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及志愿者的服務方式更貼近服務對象的需求,從而使圖書館提供的服務能夠獲得更大的滿意度。
4 圖書館文化志愿者管理方式探究
4.1 通過交流平臺聯系服務對象并接受其對活動成效及對志愿者服務質量的評價
圖書館通過交流平臺可以依據接龍報名表為志愿者建立服務積分體系,同時可以通過交流平臺及時了解服務對象對志愿者服務情況的滿意程度。獲取服務對象對每次活動成效的評價,從而客觀公正地評選優秀志愿者,形成可操作的激勵機制。
4.2 依托特定企業創建的志愿者團隊,對志愿者實行企業化管理
由于受人員及經費的限制,圖書館很難創建完善的激勵機制以穩定志愿者隊伍。筆者認為,如果圖書館能夠與特定企業(指注重向社會提供文化救助,創建有文化援助團隊的企業)創建的志愿者團隊建立聯動機制,將有助于圖書館對文化志愿者實行立體管控。一方面,圖書館通過交流平臺對文化志愿者的志愿行動實行松散式管理,建立可操作性激勵機制;另一方面,企業通過自身可持續性激勵機制對志愿者服務質量實行企業化管理。如黔南州圖書館與貴州省夢之翼商貿有限公司創建的“夢之翼愛心志愿者團隊”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圖書館在每次舉辦大型閱讀推廣活動時,夢之翼愛心志愿者都踴躍報名參加,該團隊為黔南州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成為黔南州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人員保證。
5 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的持續發展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
圖書館如何進一步完善文化志愿服務激勵機制,保持激勵機制的長期有效性和高效性,是圖書館文化志愿者能夠保持服務熱情及閱讀推廣活動得以持續深入開展的關鍵。筆者認為,完善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激勵機制的關鍵在于政府能否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形成頂層設計、企業加盟、圖書館運作三方面合力,從效益、效率及價值三方面對圖書館文化志愿者的奉獻精神給予高度評價與充分認可。只有這樣,圖書館才能借助文化志愿者的志愿服務保障閱讀推廣活動得以深入持久發展。
6 結語
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提供優質閱讀服務,是圖書館的工作職責。而圖書館廣泛、深入的閱讀推廣活動需要依托廣大文化志愿者的支持與參與;圖書館拓展閱讀推廣活動內容、創新閱讀推廣活動形式需要借助廣大文化志愿者的專業技能。因此,圖書館唯有攜手廣大文化志愿者以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各種閱讀活動吸引廣大群眾踴躍參與,才能使圖書館閱讀推廣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旺盛生命力。目前,公共圖書館亟須完善文化志愿服務管理機制,在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訓及激勵等方面不斷完善,形成系統管理,努力為文化志愿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圖書館閱讀推廣事業成為熱愛圖書館工作、愿意為圖書館事業奉獻的廣大文化志愿者的“第二職業”。
參考文獻:
[1] 張懷濤.閱讀推廣的概念與實施[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1-5.
[2] 呂字才.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1.
[3] 董璐璐.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服務模式的探討[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3(16):197.
(編校:馬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