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2016年底,最引人關注的新聞恐怕是美國總統大選。其博人眼球的關注點,不是競選者對施政綱領的詮釋和精彩的現場辯論,而是跌宕起伏的情節,以及峰回路轉的結局。而整個IT業都注意到的是:由于被黑客攻擊,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郵件遭到了泄漏,這也最終成為第一塊倒下的骨牌。希拉里失去了總統的工作,換來了更多人對網絡安全進一步的重視——互聯網安全不僅僅會影響到一個人、一個企業的信息安全,甚至會影響一個國家的走向和世界格局的改變。
互聯網的安全問題自從斯諾登事件以后,就已經引起了各個國家的足夠重視:不僅都相繼成立了國家級的網絡安全部隊,而且都在某種程度上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和戰術部署。隨著各國在這一領域投入的日漸增加,圍繞維護網絡空間主權權益、網絡疆域保護的博弈也進入白熱化:通過新型信息技術發動網絡攻擊,爭奪網絡空間話語權、控制權的斗爭日趨激烈。
“我們現在強調的網絡空間主權和安全,與原來通常所說的網絡安全或者信息安全,范疇上大大地擴大和延伸了。可以理解為,網絡空間是一個立體的概念,原來的信息安全,或者網絡安全是一個平面的概念。”何政,亞信安全董事長在2016年年底,亞信安全成了一周年的媒體溝通會上談到目前網絡安全大環境時認為,隨著中國把網絡安全提升到國家主權安全的高度,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已經不再僅僅是保障中國企業信息安全那么技術層面的問題,更多的,是在網絡環境當中,為中國爭取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從而贏得更持續、更大的發展空間。
1993年成立的亞信,在2000年就進入到了安全領域。經過10多年的積累,亞信事實上已經擁有了包括大數據管控在內的30多項產品,由于產品定位在運營商層面,因此雖然當時亞信安全領域的產品在在運營商市場占的比例不小,但是如果希望全面進入安全領域,服務更多不同類型的企業,亞信顯然還存在很多技術上的短板。于是在2015年9月亞信科技正式收購了趨勢科技在中國的全部業務,包括核心技術及知識產權100多項,成立了獨立的安全技術公司——亞信安全。
依托亞信固有的運營商定制化服務優勢和原趨勢科技產品標準化優勢,在收購完成的第一年,亞信安全定制了更加符合自己的“定制化+產品化”業務模式——亞信的行業化能力與趨勢科技的技術能力,在亞信安全得到進一步的整合:以網絡安全態勢感知中心為平臺,為運營商、政府和金融領域用戶提供更具行業特色的內容安全和身份認證解決方案。
“2016年亞信安全在政府、企業、運營商、金融、研究機構、互聯網、教育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全年實現了54%的高增長率。”亞信安全CEO張凡認為,面對互聯網世界里永無止境的“貓鼠游戲”,亞信安全將更多的著眼點放在更長期的技術和產品規劃上。“2017年,是亞信安全2+4戰略的全面落地的一年,在這一年,亞信安全將全面推出七大系列的全新產品。“
借助亞信科技在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和應用,亞信安全所關注的“網絡空間”安全不僅僅是產品級,更多是技術領域的突破和創新。
之前,在亞信安全曾經推出利用大數據對安全作出預判的的態勢感知技術(包括網絡的態勢感知、業務風險的態勢感知、運營風險的態勢感知)。而面向未來,“為了應對未來越來越‘聰明的威脅,我們的應對策略是通過構建3C+AI的產品戰略迎接不斷演進的威脅挑戰,3C包括云安全(Cloud)、APT安全戰略(Cyber),和終端安全戰略(Consumerization),AI即人工智能。”張偉欽,亞信安全CTO表示,亞信安全未來將通過利用全球的網絡威脅數據資源,結合大數據、智能算法與專業的風險分析平臺,使用多種高度仿真的機器學習算法來判斷一個文件是否可信,并通過對文件執行前后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使用機器學習技術進行雙重檢測,迅速探測不斷變化的威脅并做出響應。
隨著互聯網技術對于人類秩序的不端滲透和改變,對于網絡安全,無論多重視,都不過分,因為互聯網安全都正在成為最大的信息安全威脅——無論對于個人還是企業,甚至對于一個國家,網絡安全已經成為除了疆界以外更大范圍的安全邊界。而對于亞信安全來講,是否能夠成為中國網絡安全的國家代表隊,2017將是關鍵的一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