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涵
教學標準體系是人才培養的基本準繩
徐 涵
教學標準體系是衡量教育質量的標尺,無論哪種教育類型,其人才培養都離不開教學標準體系的支撐。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是由相互聯系、相互協同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教師教學標準和學業評價標準四個核心要素構成的一個系統,是規范職業院校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更是推動我國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突破口。但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存在著理論研究不足和實踐應用混亂的現象,主要體現在:一是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缺乏系統的理論研究,解釋力不強,造成實踐層面困惑難解;二是缺乏國家對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現有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教師教學標準和學業評價標準各自為政,彼此間缺乏內在的聯系;三是缺乏科學且規范的教學標準的開發框架及技術手段與方法,致使在職業教育實踐中教學標準亂象叢生;四是沒有建立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開發、認證與修訂機制,致使職業教育教學標準落后于教學實踐的發展要求。因此,加強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迫在眉睫,其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在:
在學理層面,系統、全面地研究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的基本理論問題,提出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的基本理論框架,為國家層面進行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提供理論依據。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運用系統論、協同學、文化社會學、管理學、職業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采取多視角、跨學科相結合的研究范式,對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的基本內涵、構成要素及其內在關系以及教學標準體系在人才培養中的主要功能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整體性和系統性視角著重回答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是什么”的問題,有效廓清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中的蕪雜概念,建立明晰、科學的概念體系和理論框架,為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提供理論依據。這是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首先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在實踐層面,為制定教學標準體系提供規范的開發指南與技術指導。在分析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基本理論問題的基礎上,著重回答該教學標準體系“如何建設與運行”的問題,主要包括開發理念與原則、組織架構及主體、內容框架、開發技術與方法、認證與修訂程序等,為國家、省和職業院校圍繞專業開發具體的教學標準提供系統且規范的開發指南與技術指導,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高效、可靠的問題解決方案。這是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所)
品讀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經濟生活與政府治理的各種變化,引發人才需求規格的變化。就從事生產、建設、服務與管理一線的從業人員而言,人才規格主要傾向是:其一,知識儲備與知識結構需要適應性調整。其二,職業技能的需求格局將經歷一個揚棄與調整的過程。主要是與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相適應的傳統技能被保留、創新與整合的過程,以及與新興產業相關的技能嵌入職業技能系統框架的過程。其三,從業者的態度構成與取向趨于合作性、效率感與探索創新。其四,從業者的思想觀念與智慧需要多維、多元的包容性。其五,從業者傾向于高技術技能與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天津職業大學教授高文杰分析。
一是專業對口程度,二是技術難度和頂崗工作含金量,三是頂崗期間企業的系統指導。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郭建如教授研究認為,頂崗實習每增加一個維度,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會隨之提高。
聲音
評《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引領下的宜興中專創造教育實踐》(2017年第3期,作者:樊玉成、繆朝東)
職業教育是為企業培養技能人才的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提升學習興趣,這有利于其走上工作崗位后勝任新時代的工作。
——江蘇省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熊亞楠
評《工匠精神興,則企業師徒制行》(2017年第3期,作者:查國碩)
當前,我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轉型,以培養一線勞動者為己任的職業教育對此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在職業技能、職業素養、職業理念等不同層面將工匠精神內化為深層次的文化形態,夯實教育基礎,使工匠精神成為引領職教改革的風向標。
——江蘇省金壇中等專業學校 徐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