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梅
摘 要:把小學數學領域的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延伸、重組與提升,同時,把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在小學數學領域的教與學中拓展和加深。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與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整合的途徑和方法是教學中要思考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整合;途徑;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1-00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30
綜合實踐活動與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的整合,就是在先進教育理念指導下,把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內容、學習方式以及評價遷移到生本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把小學數學領域的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延伸、重組與提升,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在小學數學領域的教學中進行拓展和加深。
一、利用課前收集信息開展整合實踐活動
“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我們利用課前收集信息開展整合實踐活動的目的,這也是教材為教師開展整合實踐活動提供的契機。如五年級上冊學習“數字編碼”,讓學生從報刊、網絡、書籍中收集含有數字編碼的信息,有的是關于汽車車牌編碼的,有的是關于門牌號編碼的,有的是關于路燈桿編碼的,有的是關于身份證編碼的,有的是關于郵政編碼的,有的是關于商品上的條形碼編碼的……從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每一位學生的愛好,學生利用這些自己獲得的信息來學習時,興致勃勃。雖然課本中要求學習的只有身份證編碼和郵政編碼的意義,但是學生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也研究了其他編碼的含義,拓寬了知識領域。
二、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整合實踐活動
數學學習就是數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有很多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的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建立清晰的概念。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讓學生親手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框架模型,在操作和觀察中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和十二條棱,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因為它具備長方體的所有特點,除此之外,它還有自己本身的特點——六個面完全相同,十二條棱完全相等。還有的學生制作了特殊的長方體,這樣的長方體有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其他四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的活動中很快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開展“我當小老師”的整合實踐活動,如教學“分數的產生和分數的意義”時,重點要求學生進行講解。要求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知識點,可以是例題也可以是課后習題,根據講解內容制作課件。要求:人人參與,可小組合作完成。精心準備。在家里練習講給家人、朋友聽,檢驗一下他們是否能聽明白,開學后講給同學和教師聽,并進行“優秀小老師”評比。學生對這項活動非常感興趣。有的小組研究分數的產生,有的研究分數的意義,有的研究分數單位,還有的研究生活中的分數。課上還可以利用幻燈片進行細致講解。通過該整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有了當教師的職業體驗,同時實踐能力和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課后開展實踐活動,體現知識的應用價值
知識的價值在于應用,能夠有效地設計課后實踐作業,將會對課堂中所學知識起到催化提升的作用,真正實現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教學目的。這一活動也是新課標教材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途徑之一。這就需要教師抓住整合實踐活動開展的載體——即教材中的整合點進行挖掘。如教學“觀察物體”后,讓學生站在講臺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學習小數乘除法后完成“取暖費小調查”實踐作業。
四、適當開展小課題研究
在小學高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開展更高層次的整合實踐活動,即開展小課題研究。教師不提供給學生現成的結果,而是給學生學習探究的問題、專題,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發現結論。小課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小課題的研究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形成、創新能力的發展很有幫助。因為學生在完成小課題時,往往要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通過思維的碰撞,摩擦出創新的火花。在教材中,隱含著許多可以讓學生進行研究的小課題。比如設計建造一個面積為36平方米的花圃;創編一個與“位置”有關的小游戲;調查人民幣為什么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等面值。
再如:我們開展的取暖費小調查活動。在學習小數乘除法后就有學生提到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取暖費的計算。每年11月15日前后每家每戶都要交納取暖費。每年的取暖費繳納都是各個家庭中的一件大事,作為家里的小主人,現在已經有能力關心這件事。教師通過發校訊通,請求家長配合,在家長提供有效數據的前提下,學生能夠科學準確地計算家里取暖費應繳納多少。同時,了解一下其他地區的取暖費繳納規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指導學生測量室內外溫度,上網調查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帶領學生到相關部門采訪,寫出新聞報道。通過對社會熱點問題“取暖費”的調查研究,學生不但形成了從自己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數學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還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五、結語
總之,從生本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出發,通過研究抓住綜合實踐活動與生本理念二者之間的整合切入點,在生本理念指導下,開展一系列適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具有數學學科特色的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兵.生本視域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與實施[J].家教世界(創新閱讀):2013(12):58.
[2] 王海霞.引入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4):214-215.
[ 責任編輯 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