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虎
摘 要: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眾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順應時代潮流的新的教育模式。高中生物是一門實驗性、綜合性、現實性都較強的課程,但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沒能發揮應有的課程效用,教學質量逐年下降。如何創新高中生物的教學模式,促進高中生更好地掌握這一課程是學校和教師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1-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31
高中生物教學是高中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分文理科的省份,生物課程作為高考的重要指標之一,它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了。生物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和物理、化學相比,它的地位比較尷尬,學校的教學資源以及教學設備都沒能向生物傾注過多,這就使得高中生物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教學質量也隨之下降。鑒于當前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高中生物教師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教學內容上多下功夫,實施探究性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促進生物教學效率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中基礎教學任務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現階段,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顯現出很大的弊端,一方面,學校相關的教學資源薄弱,教學設施不完全;另一方面,高中生也沒有對生物學足夠重視。這不僅不利于人才的培養,也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但同時,高考制度的改革使生物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創新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模式勢在必行。教育工作人員要轉變生物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創新性改革模式,加大改革力度,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優化教學內容。
一、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學生不重視生物學習
首先,受國家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生物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遠比不上語文、英語、數學等,生物學科在學生的意識中處于劣勢,許多學生甚至認為生物是“副科”。其次,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很難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合適的條件。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高中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氛圍,使學生對生物學習缺乏興趣,沒有投入過多的熱情,對知識掌握片面,斷章取義。最后,生物教學以其課程的綜合性強調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看重學生的主觀積極性,但是生物課程知識點繁多并且晦澀難懂,學生學不懂就更不愿意接觸這門課程,不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訓練和知識的掌握。因此,即使目前推行綜合考試,生物教學也沒有一個合理的地位,不能發揮本身的教學效用。
(二)教學知識更新緩慢,教學理念落后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生物領域的科學研究成果逐年更新,但是高中課本的生物知識更新緩慢,沒有走在時代的前沿。即使生物課本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和改革,但是高中生物教師的教案卻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仍然沿用幾年前的教案。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師對課程的理念認知出現偏差,沒有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教學,只重視理論教學而不重視實驗教學,教學理念落后。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知識不完善,教學方式和手段單一,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生物教學實驗條件陳舊,實驗設備不完善
生物實驗操作在生物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是鞏固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是很多學校不開展實驗教學,或者實驗設備陳舊,實驗器材不完善,不能滿足生物課程教育實踐的需要。教師只能通過播放電影、理論講解等方式向學生傳授實驗知識,創新能力極差,也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
二、高中生物教學的創新性改革模式探索
(一)創新教育方法和教學理念
靈活的教學方法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觀念,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將教師和學生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突出學生參與的教學重點。不僅要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還要注重實驗教學,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流程,自己動手操作并分析實驗數據。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增強學生的探索意識,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有更深理解和把握。
(二)拓展學生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中生物教學要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習的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教師在上課時要引導學生的思維,將生物教學更加生動化、具體化,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主動打開探索生物的大門。還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生物的態度,糾正學生對生物學習的偏見,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學生的態度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才能保證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三)加強實驗教學,完善實驗器材
國家要增加教育資金投入,幫助高中引進各種先進的實驗設備和器材,滿足學生完成課本基本實驗的需要。學校也要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不能只重理論而忽視實踐,同時也要做好實驗室的安全防護措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動手,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還有利于學生對其他方面的思維發散,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模式還存在種種弊端,需要國家和教育工作者根據現階段的教育現狀以及國家的社會發展形勢合理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性改革。不僅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的魅力,學習最新的生物知識,有利于自身的發展,也有利于國家的教育建設,培養社會需要的全方位發展人才。
參考文獻:
[1] 淺談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方引泉. 生物技術世界. 2016(4).
[2]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研究[J]. 李耀慧. 生物技術世界. 2016(5).
[3] 高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實踐內容的有效融合對策[J]. 丁如兵. 學周刊. 2016(23).
[ 責任編輯 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