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霞
摘要:本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守土有責的論述為出發點,提出領導干部要做到為官有為,首先要讓權利回歸本色,還政于民、致身于國;其次要建立科學的人才激勵機制,提高領導干部的責任監督意識;最后要破除“官本位”思想,達到在朝美政,在野美俗。
關鍵詞:領導干部 守土有責 公權力 制度
中圖分類號:D2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2-0171-01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做省委書記的時候對領導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里面有一點叫“守土有責”,他講到何為領導干部?說得直白一點,組織上讓我們當領導干部,就是派我們在這里站崗放哨,這叫守土有責。他舉了一個例子,清朝的時候,一個四品的守錢塘大堤的塘官,卻享受跟知府一樣高的待遇,上級對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不能決堤。如果決了堤,不等皇帝來找他算賬,他就得跳塘自盡了。所以說領導干部要居此位、盡其責,做到守土有責。
一、讓權力回歸本色
(一)公權力的本色
公權力就是我們政府的權力、我們的公共權利。公權力來自于人民,是人民賦予的,所以行使這個權力必須依照人民的意愿,不能違背人民的意志,這是基本前提。
公權力通常通過公務員和政府雇員實施,公務員和政府雇員在實施這個權力的過程中,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確保權力不被濫用。個別領導干部違紀違法、貪污腐敗,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個人謀福利,為家庭謀福利,這就是濫用公權力。所以要嚴格限制公權力,回歸公權力的本色,即讓權力在法制的軌道內使用,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關進黨紀國法的籠子里。
(二)公務員的本色
首先一點就是要嚴于律己,不搞特殊化。比如現在公車改革規定除了必要的工作需要保留公車以外,不允許再通過各種途徑私車公用。但有的領導干部確實拿了公車補貼又從下屬單位調車私用,這就是不嚴格要求自己、搞特殊化的一種表現。其次,社會成員在看待公務員的時候要保持平常心,把他們看做人民群眾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講到,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平民意識,不要把自己視為人民的老爺。我們民族主義的先驅孫中山先生,也一再呼吁天下為公,就是提倡做官要為人民服務。作為人民的公仆,要為百姓做事,為國家服務,為社會盡責,為民族效力,這是公務員的基本職責,也是公務員的本色,所以要讓公務員回歸本色。
二、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提高責任監督意識
科學研究發現,領導干部的能力有時需要靠制度去激發和調動。只要制定科學的制度,就能夠激發領導干部的能力,調動其潛能,例如獎懲分明的監督機制;但是如果制定的制度不科學,反而會對其能力起到制約和抑制的作用。其次,制度對領導干部能力的提升具有導向作用。其實能力本身是個中性詞,并不包含價值判斷。求真務實是一種能力,投機取巧也是一種能力,究竟這種能力朝哪個方向發展,全在于制度引導。如考核評價領導干部只注重GDP的話,那就會導致數字出官,官出數字。所以領導干部要做到守土有責,必須有科學健全的制度機制來作為保障。
由此要建立適合的人才激勵機制,要處理好發展的創新性和分配性的關系。當前我們國家經濟進入一個新時期,如何通過創新來為經濟發展增加內生動力,這是我們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經濟發展的創新性,要求我們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創新要跟得上,同時也要求分配性要跟上,因為分配性直接關系到創新性的激勵機制。所以要改革官員的收入結構,要著力解決基層干部的收入低問題。通過工資改革,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使基層干部無后顧之憂,更積極更專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破除“官本位”思想,在朝美政,在野美俗
要推動我們國家政府的建設,杜絕個別官員不作為,實現為官有為,首先必須破除官本位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逐步消除教育機構、科研機構和醫院的行政級別以及一些企業中存在的官本位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直接侵蝕了我們整個社會,影響了社會資源的動力。比如教育過多強調行政級別,會挫傷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會引導優秀人才不專心干教育、干科研,而去謀取行政職位,進而影響到科技創新。醫療機構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一些官員本身雙肩挑,既做不好科研,也做不好管理工作。所以破除官本位的體制機制,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夠發揮本職作用至關重要。
其次要做到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盾髯印と逍А防锩嬗芯湓挘骸叭逭?,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美政”是指為社會制訂出各種精準的禮儀規范、政治和法律制度等,使社會秩序安定,使百姓生活得富裕。“美俗”則是指不斷進行自我修養,從而提高道德品質,從而率先垂范、以身作則。那么放在我們當下,就是要號召領導干部在位的時候要為老百姓做事,為國家服務,為社會盡職,為民族效力;不在位的時候,要作為一個道德的化身和模范,引領社會的潮流和習俗,在嚴于修身、嚴于律己、嚴以用權的基礎上做到守土有責。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