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奪++王滿棠
摘 要: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為顯著特點的部隊信息化轉型,給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如何破解信息即時與觀念滯后、信息含量高與官兵素質弱、網絡虛擬化與建設經常化等矛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為部隊信息化轉型建設提供堅強保證,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 政治工作 創新發展
習主席強調:“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網絡環境實現了信息資源數字化、工作方式智能化和信息傳輸即時化,也為構建“網絡政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更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新途徑。
一、思想觀念要適應信息環境新變化
當今時代,信息傳媒形式日益多樣,各類信息傳播渠道更多、速度更快、聲音更雜,在給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對政治工作把好輿論導向,政治工作者排除雜音、抗擊干擾,官兵鑄牢軍魂、辨別是非等能力要求更高,也對轉變思想政治工作觀念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傳統思維定勢和工作模式中走出來,不斷增強服務保證作用。要確立四種觀念。主動作為的觀念。要自覺強化科學技術是戰斗力的思想認識,主動學科技、用科技,自主開發研究信息政工的軟件平臺,創新活動形式,拓展研究領域,不斷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水平。開放育人的觀念。通過借助社會資源育人,建立軍地共育機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注重開展“大政工”,學習信息化知識,教育官兵辯證看待網絡熱點事件,不能盲目跟風,也不能一味拒絕。依靠官兵的觀念。官兵是打贏的主體,通過提高官兵的信息科技素質、改善官兵的信息化生活、學習和工作環境,充分調動官兵干信息化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統籌協調的觀念。政治工作創新發展是部隊信息化轉型的重要部分,必須融入軍事、后勤、裝備等方面的深層改革,做到全面加強、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二、內容手段要適應信息平臺新發展
信息網絡平臺在教育網絡化、信息共享化、建設一體化方面的快速發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跟上信息化轉型建設步伐,加快向信息化的“全面轉型”。要拓展政治工作新內容。在堅持傳統有效做法的基礎上,加強一體化聯合訓練、網絡訓練、對抗訓練、基地化訓練,以及反恐維穩、應急救援訓練中政治工作特點規律的探索實踐,逐步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政治工作內容體系,使訓練中政治工作與軍事訓練的發展進程同步,在更大的空間、更廣闊的領域發揮作用。要積極借鑒現代科技和軍事訓練改革成果,加快政治工作軟件開發,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和政治工作網及局域網,逐步實現工作實施網絡化、政治教育電教化、信息交流快捷化、平時演練實戰化。要開辟政治工作新途徑。注重發揮各種優勢,調動多方力量,放寬眼界,延伸思路,長遠思考,全面謀劃。注重爭取地方經濟發展給訓練和戰備可能提供的力量,發揮全國雙擁模范城評比的杠桿作用,推動和協調地方政府出臺士兵安置、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優惠政策。利用地方媒體展示練兵成果、有選擇地邀請地方領導參觀大型軍事演習、協調政府和人民群眾慰問訓練演習官兵,把人民戰爭的優勢引向練兵場,激發和調動官兵練兵熱情。軍地協作把好兵員質量關,解決適齡青年中素質高的覺得當兵沒出路,素質低的想到部隊找出路的問題,從源頭抓起,把有文化的人招進來,提高戰士科技素質的基點,縮短部隊再培養的周期。 要探索政治工作新手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創新的投入,改善基層信息傳輸、音像播放等設施條件,提高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注重借助信息網絡、大眾傳媒,尤其是用好用活政工網,用官兵喜聞樂見的形式做好教育宣傳、心理咨詢,人才培養等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提高輻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緊緊抓住軍事訓練基地化、模擬化、網絡化的特征,緊跟訓練內容、組訓形式、配套保障等重大變革,把改進和創新政治工作的方法手段作為提高訓練中政治工作效益新的生長點。
三、作戰功能要適應信息戰爭新趨勢
信息化條件下,政治、經濟、外交、法律、輿論、心理和文化等非軍事因素對戰爭的制約越來越明顯,打贏未來信息化局部戰爭,要更加自覺和主動的在平時加強政治工作作戰功能建設和實踐。建好用好基本平臺。主要是三類平臺。①“三戰”平臺。旅團成立適應信息化條件下作戰需要的“三戰”力量,建立與指揮信息系統功能兼容、互聯互通的“三戰”指揮平臺。配發和革新“三戰”器材,提高信息化、功能化、力量化水平。②網絡平臺。加強政工網的日常維護、升級改造。將“上政工網”列為繼收聽廣播、收看新聞和讀報之外的“第四個半小時”,每天固定半小時上網時間,提升官兵信息化素質。開發網上作業、網上練兵等技術軟件,組織網上比武、網上對抗等活動形式,提高網絡練兵效益。③政治工作信息化平臺。建立戰時政治工作指揮所,配發專用方艙,配套通信網絡等系統,實現信息采集、處理、運用一體化,指揮實時化,使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同步快節奏運轉。建立健全基本機制。主要有三種機制:①戰斗精神培育機制。政治工作作戰功能發揮,應把培育戰斗精神作為基本內容,將其納入教育規劃,構建長效機制,引導官兵樹立真打實備的觀念,強化敢打必勝的信心。在傳統方式基礎上,廣泛運用廣播、錄像、電視、網絡等現代手段,激發練兵熱情。②獎懲激勵機制。針對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的新形勢、新特點,不斷豐富獎懲形式、合理增設獎勵項目,與軍事訓練相合拍。比如,可建立有各級特色的勛章、榮譽章、紀念章等獎章體系,形成表獎制度。③選人用人機制。選人用人是最根本的導向。以指揮軍官考評體系為基準,科學整合軍官素質認證、正營職干部雙考等機制,培養選拔做戰時政治工作的明白人。明確各級基本職責。做到三個明確。①明確黨委領導抓的標準。針對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的特點,明確組織領導機構的組建形式、主要任務、基本職責、標準要求,拓展規范黨委議軍議訓的內容,切實發揮統一領導作用。②明確部門合力抓的方法。政治工作作戰功能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構建以政治機關為主,軍事、后勤、裝備、管理各方面力量參與的戰時政治工作領導小組,相互配合、協調運轉,發揮機關的綜合職能作用。③明確基層組織抓的形式。規范營級黨委、連隊黨支部、團支部、軍人委員會發揮政治工作作戰功能的形式方法,黨委、支部重點把準方向,發揮干部、黨員、骨干先鋒模范作用;團組織針對團員青年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調動訓練積極性;軍人委員會組織軍事民主、獻計獻策活動,強化主人翁意識。
參考文獻
[1]習主席軍隊和國防建設重要論述讀本.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2016
[2]趙建民等.《師旅團政治工作能力與實踐》.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
[3] 岳忠強.《軍隊政治工作學》.國防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