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
摘 要:根據新課改對于中學語文教學的要求,教師現在面臨的主要課題就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完善語文作文教學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引導學生更有目標、更有經驗地提高書面語言水平,也能為未來寫作能力的持續培養打下穩固的基石。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自由寫作;教學模式
培養中學生書面語言的應用能力是新課標語文中的頭等大事,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視度,尤其是學生語言表達這一塊。但當前,語文作文教學面臨的困境是,至今為止作文教學依舊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沒有好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任務,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及實踐成果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初中語文教學常見問題
1.作文教學效率低
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會通過講解一篇范文來教授寫作方法,加深學生對寫作的認識。即使老師在講臺上講得汗流浹背,學生也依舊無法將課堂上學習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就使得作文教學課程難以開展,學生與老師不能達到共識。
2.學生寫作過程被動
寫作氛圍壓抑是課堂寫作的一大弊端。講課的基本步驟就是老師先講解一篇典型范文中用到的寫作技巧和方法,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寫作,自主寫作時教室里是鴉雀無聲,基本不會有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現在,隨著形勢的發展,很多教育的題材打著抒發學生道德情懷的旗號日趨政治化,作文選題確實是“高大上”了,但是學生的思維卻因此受到禁錮,學生很難將生活與政治相結合,更別說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了。持有這種觀點的不僅僅是教育部門,就連家長乃至于社會都認為作文中的思想情感與學生的思想道德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生怕出現什么負能量的語句,變得小心翼翼,長此以往,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便大打折扣。
3.“教”和“學”都有片面性
這兩種教學方式是最常見的,一是教師以自己的審美為評判標準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宰者;二是學生之間相互傳閱然后做出評價,挑選一些學生認可度高的作文在班級內部傳閱學習。前者是老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教師的評價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學生不能完全靠教師的評價對自己的寫作水平進行估量。后者是學生是課堂的主角,但是學生因為自身能力的限制給出的評價不是太成熟,并且完全讓學生主宰課堂,缺少教師的指導也是不太可行的。
二、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1.要求學生進行分段式寫作
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為他們制定因人而異的寫作計劃,或者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案,引導學生逐步提升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這個周期可以按照課時來劃分,也可以按照學期和學年來計劃,讓學生在每一次寫作的過程中都能認識到自己上一次寫作的不足,從而完善自己這一次的寫作。隨著一步一步地優化,學生的寫作水平逐漸提高,寫作熱情也日趨高漲。
2.自由寫作才能擴大進步空間
寫作本應是一個非常自由的過程,而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所以想要提高寫作水平就應該沖破題目、文體、內容的限制,不抑制學生發揮的欲望,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的個性不能在作文里表達出來就容易千人一面,就容易出現缺乏情感和內容雷同等問題。所以教師應該盡量少限制學生的寫作內容,讓學生自由發揮,寫心中所想。
3.明確寫作課的內容
作文課應該在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自由討論之間切換。教師需要系統地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引導,讓學生真正地投入到討論的過程中。比如,如果定下了一個題目,教師可以先就題目本身的深層含義進行講解,還可以根據題目向其他知識拓展,然后可以鼓勵學生自由地發言,來講述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身邊類似的故事,既豐富了師生的見聞,又讓學生樂在其中,使寫作變得更加的有趣生動。
4.師生共同創造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
這是一個多元化時代,教學模式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更加多元化。教學模式多元化不僅是指教師的授課方式多元化,還指教學成果的多樣性。如果教師只是根據固有的教學方式按圖索驥地教學,就會與緊跟時代潮流的學生出現脫軌現象,長久下去只會使教學模式與現實的學生發展脫節。所以只有摒棄原先固有的教學模式才能同時發揮學生和老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僅可以老師評作文、學生改作文,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來互相批改,說出自己與別人的優缺點,共同進步,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習慣和寫作方式。
以上幾種方法是本人在查閱相關資料和采訪了數名老師和學生后得出的結論,相信其中一定可以找到較為普遍的規律。具體問題還是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探索,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教學,找到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加以指點,一定能使作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袁星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5(9).
[2]王茂林.初中語文教學的聽說訓練思路構建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5(24):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