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嘉賓合影
9月1日下午,一場名為“杭州味道”的畫展在杭州國大城市廣場國大·恒廬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浙江畫院、浙江省中國人物畫研究會主辦,國大城市廣場、國大·恒廬美術館協辦,分為四個板塊的內容——老杭州的風景、過年小子、孩童時的游戲和兒時的生活情景。
池沙鴻筆下的杭州風景,都是杭州老底子的樣子,基本上都是杭州曾經有,而現在再也看不到的樣貌,如老城站、老鼓樓,更有的直接在杭州城中消失了,如浣紗河。生于杭州、長于杭州的池沙鴻回憶了自己童年時杭州的生活,杭州小伢兒的成長、樂趣,用自己的筆墨講述了一則則饒有趣味的杭州故事,既是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也讓更多的新杭州人了解了老杭州的生活與味道。細細品賞,你會被畫面上的孩童游戲深深吸引進去,更會忍俊不禁地會心一笑——是的,這就是我的孩提生活。
“說起畫老杭州風貌,畫我小時候的生活場景,是比較早的事了,在2003年浙江畫院迎春雅集上,畫師們合作了一幅長卷,我畫了倆小孩放炮仗,題為‘過年小子’。很多朋友看到都覺得很新鮮很有趣。于是我開始在畫作中回憶自己在武林門的童年時光,也不時寫一些文字。起初畫了一些表現春節的,放炮仗、剪窗花、買新衣、堆雪人、打雪仗、鬧元宵等等記憶中小時候的生活場景。因為都是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的時候也非常有趣,陸陸續續畫了很多,有男伢兒、姑娘兒、潮潮伢兒(杭州方言,意思是成群結隊的小孩子兒),有我們玩的游戲、生活中的趣事,內容很多。”池沙鴻這樣說道。
浙江畫院院長孫永說:“我跟池沙鴻一樣,都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在觀看這次展覽作品的時候,撲面而來的是一種親切感,是兒時的味道。池沙鴻畫面中的那些游戲其實我小的時候也玩過,但是若不是他的作品提醒,我幾乎已經忘記了,他作品中的那種天真爛漫、風趣詼諧,把我一下子帶回了三四十年前。”

放學路上下大雨 2010年 池沙鴻

作業做完再玩球 2010年 池沙鴻
池沙鴻,1956年生于杭州,祖籍浙江臺州。1982年2月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浙江畫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浙江省中國人物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