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菡
【摘要】作為教師,不可避免地甚至不由自主地要思考到底該如何利用好選修課,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文章就是結合自己在《先秦諸子選讀》中的教學實踐來略談一下對選修課課堂實施的一些淺陋的認識和思考。
【關鍵詞】講授;探究;賞析;辯論;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2003年4月教育部重新修訂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語文的課程結構和內容都作出了重大的修改和調整。新課程把高中語文課程劃分成了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部分,我們在具體的教學工作過程中,必修課要有必修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選修課要有選修課的教學目的和對策。但對選修課的授課方式、方法卻沒有一個基本的、較為清晰的操作模式。作為教師,不可避免地甚至不由自主地要思考到底該如何利用好選修課,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下面我結合自己在《先秦諸子選讀》中的教學實踐來略談一下對選修課課堂實施的一些淺陋的認識。
新課程選修課程《先秦諸子選讀》分為《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和《韓非子》七個單元。每個單元前有關于人物生平及思想的簡介,每一篇課文都代表著這個人物的一種重要思想,在課文之前有對這種思想的介紹以及相關的拓展介紹。如果是按照必修課中文言文的教學思路,那么課堂安排的重點應該是對文言字、詞、句的學習和講解,做到字字句句落實。但這樣的話,就會把選修課上成了必修課,一本書下來,學生不僅對選修課喪失學習興趣,也完全失去了選修課的價值。所以我們要給學生足夠的活動空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且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
一、創新型探究式教學
在信息化和網絡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等多媒體的平臺和媒介,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文環境,給學生提供相關研究資料、網站、書籍等,讓學生通過網絡先自行閱讀、探究,然后提出疑難問題,最后通過對話、探究,達成共識。譬如墨子,對學生來說是相對陌生的,因此腦海中就沒有什么既定的印象,他們往往可以提出很多自己的見解來,在討論探究的過程中能迸射出很多火花。同時教師也可以提供相應的研究話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索,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例如《論語》和孔子,他們在初中就已經接觸過了,從小也從各種途徑聽到過很多相關的故事和名言,這樣就可以給他們一個研究話題,我曾讓他們探討過孔子和他的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需要在熟悉的人物和篇章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探討,才能提煉出屬于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教學方式,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二、賞析相關音像資料,加深認識
《先秦諸子選讀》所選的篇章,大多故事性不強。對學生來說,要通過理解這種理論性的語句或是寓言式的文章來了解人物的思想會有一定的難度。那么用直觀的音像資料來幫助教學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講《墨子》的時候,就給他們放了電影《墨攻》,他們對“非攻”這一觀點馬上就能理解了。在觀看電影之后,我要求他們對比課文,寫出自己的觀后感,有效訓練了他們的思考及表達能力。
三、組織辯論會
先秦諸子中有很多觀點是相對的,學生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認知。例如孟子和荀子同屬儒家,但他們的“性善論”和“性惡論”一直以來就是互相拉鋸的觀點,很值得一辯。又如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到底哪種思想更應該是我們生活的選擇。
四、做好作文素材積累
對很多學生來說,寫作文無話可說,是因為素材積累不夠豐富。而《先秦諸子選讀》就很適合讓學生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當中的很多寓言故事以及名言警句,又或是諸子本身的生平經歷,都是非常好的作文素材。我讓學生把這些都分類整理好,有意識地要求他們運用到作文中去。這么做的效果很不錯,因為經過課文的學習,他們都對人物和故事有一定的理解,通過多次的朗讀和背誦,很多名言警句他們也張口就來,并不需要刻意也能記得很牢固。
五、文言字、詞、句的積累
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讓學生多朗讀,好的篇目還要背誦記憶,熟讀記憶中文言文的語感自然就加強了,文言文閱讀的能力也會慢慢提高。既然是文言文,文言字、詞、句的積累就是一個很常規的工作。文言文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常常練習、常常記憶才能熟練掌握的知識,這樣的方式正適合。
雖然學生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開拓了眼光和視野,初步了解了先秦諸子散文的文字魅力,提高了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但是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我仍會有一些疑問。
如何處理高考語文對選修課的沖擊。課改后的高考其實變革不算大,受“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不少學生和家長最擔心的就是選修課的實施會影響高考的升學率,所以不少教師有時候將選修課的教學方法等同于必修課程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利于學生感知中外文學的魅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更談不上學生個體的自我發展。
如何創建合理規范的教與學的評價體系。選修課是新增設的課程,沒有別的參照,所以選修模塊的測試試卷大多照搬了現行高考試卷的模式。這樣的考查模式和選修課的課程開展模式有一定的沖突,該如何找到一個切合點,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中語文必修課程是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的保證,體現了高中生發展中共性的一面;而選修課程的目的則在于滿足高中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使他們有更多課程學習的選擇機會,獲得個性的發展。因此,必修課具體,針對性強;選修課重思維延伸和拓展,思考性和探究性強,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所以也可以這樣說,高中語文新課標的選修課在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創新,發展多向思維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不同新課標課型的特點和目標,我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思考摸索和總結,才能不斷探索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