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提問教學法是最常見的教學方式之一,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本文主要從教學提問設計目前存在的問題、教學提問設計創新的準備以及教學提問設計創新的方式等三個方面來談一談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提問;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更要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一定的溝通交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其充分發揮學習思考的主觀性。教學提問是一個師生互動的環節,既要考驗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了解程度,也要考驗教師對教材的合理安排能力。教學提問設計必須合理恰當,才能夠在課堂中真正發揮出作用。
一、教學提問設計目前存在的問題
提問法是最常用、最簡單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通過提問的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集中學生在課堂的注意力,同時還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但是目前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基本上在課本中就能夠輕松找到答案;也有的教師設計問題數量比較多,一個接一個,使得學生真正思考的時間比較少。還有的在問題的反饋以及回答的評價這方面比較欠缺,有的教師考慮教學時間的有限,經常只是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學生的回答,而并沒有具體評價。
二、教學提問設計創新的準備
要靈活運用提問的方法,教師首先應該做到了解教材內容,深入分析教材。對于教材內容的拓展研究,教師應該大量閱讀相關的材料,做好課前備課,充實課堂內容。其次平時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只有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才能夠設計出真正符合學生需求的題目。最后,教師應該做好教學反思,詳細分析所設計的教學題目以及學生的回答反饋情況,以便在之后的教學中進行改進。
三、教學提問設計創新的方式
(一)與日常生活相聯系
語文課文不僅僅是名家之作,更重要的是與我們日常生活相關聯。因此,教學提問要從生活感受出發,使得學生與文章作者產生一定的共鳴。教師可以設計與平時生活相關的問題來導入課文,例如文章《陳太秋與友期》,學生學習文言文時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導入問題,如在平時生活中,遇到不守時的人,你會如何做呢?另外,教師也可以設計與日常相關的問題來升華文章的主題,使得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感情。例如文章《在山的那邊》,教師可以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談談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二)逆向思維提問法
我們經常會說道,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學生們習慣按照作者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很少會考慮到作者的行文安排是否具有合理性。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設計逆向思維的問題,使得學生換一種思維方式思考文章。比如課文《敬畏自然》,可以設計問題為“文中處處洋溢著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對本文的觀點有質疑嗎?
a.畏懼自然是否意味著不求進步、無所作為?
b.作者有沒有否定現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c.人類不可以改造自然?”
又比如課文《臺階》可以設計問題為“我認為這篇課文是可以刪除一部分的,大家認為是哪一部分?”
(三)環環相扣提問法
有的教師所涉及的教學問題比較疏散,學生不能夠連貫地將文章串聯起來。如果所設計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也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例如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設計問題:
a.課文主要記敘了什么事情?b.這件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發生的原因是什么?c.“我”為什么“一時拿不定主意”?后來又為什么跟著伙伴們去爬山了呢?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當時“我”是怎么想的?e.后來“我”又是怎樣脫險的?脫險以后“我”有什么感覺?
(四)啟發式提問法
語文教材內容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啟發性,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教會學生做人與做事。可以從文章中具有哲理性的語句出發,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課文《我的信念》中“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 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一句,教師可以由此提出問題:“講究現實的人”是什么人?“夢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從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這樣的“夢想家”?從而深入體會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課文《再塑生命》中設計問題“莎莉文老師應該教會海倫許多東西,為什么海倫只寫了‘認識文字、了解大自然、理解愛三件事呢?”幫助學生思考海倫只寫這三件的深刻用意。
(五)重視問題的反饋評價
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問題,一方面要與文章內容緊密相連,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學生實際的接受程度。教師應該盡可能給予每一個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不僅僅從個人的觀點來評價學生的回答,也可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之間進行評價分析。教師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但不一定必須要求學生與自己的參考答案完全一樣,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發散性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問題。通過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反饋,有助于改進教案設計,同時也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四、小結
教學提問的設計既要能夠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掌握,也要能夠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問題的設置既不能過于簡單、過于復雜,也不能過多。提問式是最基礎最簡單的教學方式,通過提問,既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能夠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其作用,就要創新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的設計,一是提問設計要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從生活的點滴出發,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作者的用意;二是逆向思維進行提問,鍛煉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質疑;三是環環相扣式進行提問,將文章主要內容提煉出來,讓學生跟著作者的行文安排一點點了解文章的主旨;四是進行啟發式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五是要重視學生回答問題的反饋情況,不斷改進教學問題的設計。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