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讀書重要嗎?很重要。蘇軾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說明讀書不僅可以增長一個人的知識,更可以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境界。雖然多讀書對于整體提升當代中學生的語文素養非常重要;但是現在很多中學生普遍不愿讀書,即使偶爾讀書,也是被動的讀書。要想讓廣大中學生達到“自得讀書樂,不邀為善名”的讀書境界,我們必須善于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采取切實有效地方法讓他們樂于閱讀,主動閱讀,廣泛閱讀;真正達到悅讀的境界。
【關鍵詞】“悅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悅讀”需要言傳身教
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熱愛讀書,讓書籍成為學生的精神食糧,讓讀書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而要想學生熱愛讀書,并讓閱讀逐漸成為學生的生命方式;教師對學必須要言傳身教,讓自己成為學生閱讀的典范。
教師要在讀書方面有明確而具體的目標要求:規定自己每天都要讀書,并做到有計劃,有進度,有內容,有心得,有體會。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將自己讀過的好書,推薦給學生,和學生一起分享。這樣做既能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的范圍,免除學生挑選甄別書籍的麻煩,替他們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更關鍵的是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同學們看自己的老師如此“好讀書,讀好書”,也會慢慢喜愛上“悅讀”。
二、“悅讀”需要多管齊下
老師要教育學生對于不同的書,可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多管齊下。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認為“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有的書只要粗略瀏覽,了解其中梗概,也就是做到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而對于有些經典,則要通讀,細讀,精度,反復讀,也就是做到朱熹說的“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此外,學生對于不同的書可以作不同的選擇。古今中外的書籍浩如煙海,讀書要根據時代社會的需要和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及喜好加以適當選擇。培根說:“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則能使人精確。”
這樣采取多管齊下的方法來對待閱讀,既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率,也可以讓中學生掌握閱讀的主動權。讓學生成為“悅讀”的主人,感受到自主選擇書籍和讀書方法的意義。
三、“悅讀”需要潛移默化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讀書對中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的形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培養中學生的“悅讀”習慣,要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愛上閱讀。
班級可以設立圖書角,讓它成為博覽群書的陣地,讓圖書流動起來。圖書角里既可以有韓寒、郭敬明等當今備受學生喜歡的人的書,也應當有魯迅、巴金、高爾基、海明威等著名作家的著作,還必須有《上下五千年》《古文觀止》《論語》等國學經典。這樣可以為班級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真正走進書籍中去,與作者交流,與書中的人物溝通;領略書中精彩的故事,感悟書中蘊含的哲理。
四、“悅讀”需要學以致用
僅僅讓學生通過讀書增長學問是不夠的,還要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學生發現讀到的知識能夠服務于現實、服務于社會時,讀書的樂趣將會激增。學生會真正認識到“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現實功用,通過“悅讀”完成從小我到大我的轉變。
充滿智慧的培根不僅是知識淵博的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他極其注重書本理論知識與現實實踐經驗相結合。培根告訴我們,知識本身并沒有給人們使用它的說明書,打開它的鑰匙在于書本之外,這把鑰匙就是實踐,不身體力行就沒有辦法將書本的知識變為自身的能力。學以致用型的讀書會讓學生在讀書的現實功用中充分體會“悅讀”的樂趣。
當今的中學生不管是語言方面還是行為方面,無論是文化知識方面還是思想認知方面,都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缺陷,而這些不足和缺陷,都可以通過讀書實踐而得到改善和彌補。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把讀書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調查、實習等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中去,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他們處事能力。讓他們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有用之才,而不是“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書呆子,更不是“腹內空空如草莽”的腐朽木。
古人說“傍百年樹,讀萬卷書”,“悅讀”可以排遣心緒,也可以修飾自我,更可以增長才干。孤獨寂寞時,“悅讀”可以消遣。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處世行事時,知識意味著才干。翻閱經典的知識書籍,聆聽先哲們的諄諄教誨,感悟大師們的人生智慧。
如果想讓中學生真正體會到漢代劉向曾說的“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的讀書重要性,切實學習到孔子讀書“韋編三絕”的精神;教師不僅要充分引導學生用心閱讀,還要“寓讀于樂”,做到毛姆所說的“為樂趣而讀書”。讓學生在“悅讀”中與大師們進行心靈的交流與碰撞,在讀書的快樂中學習先哲們的智慧,從而引領自己的人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體驗到從未有過的讀書的喜悅,他們的學習生活也會天天充滿陽光。
參考文獻
[1]劉慧,周英,等譯.論人生(中外名家經典隨筆·新版)[M].武昌: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
[2](英)培根.培根論人生/培根作品[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4.
[3]陶文鵬.唐宋詩詞名家精品類編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詩集[M].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
[4]張洪,齊熙,等.朱子讀書法者[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
[5](英)毛姆.毛姆讀書隨筆[M].劉文英,譯.上海:文匯出版社,2014.
[6](漢)劉向撰,程翔.說苑譯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9.
(編輯:郭恒)